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51203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5
《记承天寺夜游.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学习目标: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并背诵课文;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复习导学:(一)1、掌握作者资料本文作者苏轼是 朝人,字 ,号 ,是唐宋“ ”之一。与父亲 弟弟 并称“ ”。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 ”词派的代表。(二)阅读课文,学习下面的问题1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行 ( ) (2)遂至承天寺 ( ) (3).水中藻荇交横( ) (4)盖竹柏影也 ( )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6)相与步与中庭 ( ) 3、翻译句子(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3、:(2)相与步于中庭 (三)、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直接原因: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根本原因:作者被贬闲居,无所事事,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明确: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如果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明确: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明确:皎洁、空灵、清丽、淡雅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
4、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明确: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怎样理解文中的“闲”字?明确:一方面是“身闲”,身为贬官,无所用事;另一方面,是“心闲”,作者能淡泊名利,才能以达观心情,从容流连风景。当堂检测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月色入户( ) 2.念无与乐者( ) 3庭下如积水空明(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 )( )( ) 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默写填空文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 ,用的修辞方法是
6、 ,点明了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二)课文精炼 一、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二、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 答:_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7、。②“念无与乐者”: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闲”。 三、“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四、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五、“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月光,“藻、荇”、是
8、指__竹柏影____,此句运用了_ 比喻_____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