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雷电颂》表格式教案

7《雷电颂》表格式教案

ID:41450573

大小:21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5

7《雷电颂》表格式教案_第1页
7《雷电颂》表格式教案_第2页
7《雷电颂》表格式教案_第3页
7《雷电颂》表格式教案_第4页
7《雷电颂》表格式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7《雷电颂》表格式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科语文授课时间授课班级八(5)课题《雷电颂》(第一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了解作品背景是把握本文的前提。2、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3、体会象征含义。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的想像,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4、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能力目标1、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情感目标4、理解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

2、思想感情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1、朗读理解内容与思想。2、体会象征含义,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教学难点1、课文的思想内容,象征含义。2、品味语言的抒情效果,理解作品内涵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教学方法朗读讨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与本课相关的图片、音频等资料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作者和作品简介一、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利用书籍或网络,了解屈原,了解郭沫若,了解《屈原》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接触戏剧。2、课前初读:要求学生通读课文2-3遍,弄懂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二、导入民俗导入: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

3、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三、作者、人物介绍: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出国人。传为湖北秭归人。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北,于是作《离骚

4、》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学生课前准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想学生结合配套介绍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戏剧知识介绍写作背景品。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

5、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屈原的伟大人格深深感染着无数后人,比如汉代的政论家贾谊写过《惜誓》《吊屈原赋》,现代诗人郭沫若也是对他无比敬仰的一位,他创作了五幕历史剧《屈原》。塑造了我国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他具有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三、戏剧知识介绍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2、戏剧的种类: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

6、独幕剧、多幕剧等。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4、戏剧的基本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3)、人物的高度集中。5、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四、介绍《屈原》话剧在《屈原》一剧里作者始终把屈原这个人物放到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用不断激化的戏剧冲突,把人物一步步推上矛盾的顶峰,使人物性格在矛盾高潮时得到最鲜明、最强烈的展现。五幕剧中矛盾冲突是直线上升的:第一幕:屈原家……;第二幕:后宫……;第三幕:屈原家……;第四幕:

7、城外……;第五幕:尾声……。《屈原》全剧就是这样通过矛盾的不断激化,塑造出一个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崇高的道德情操,无私无畏的爱国志士的形象。五、写作背景教师说明《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

8、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学生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