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雷电颂教案

7.雷电颂教案

ID:36159550

大小:21.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6

7.雷电颂教案_第1页
7.雷电颂教案_第2页
7.雷电颂教案_第3页
7.雷电颂教案_第4页
7.雷电颂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7.雷电颂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雷电颂》教案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雷电颂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葛颖/巩义市市直第四初中八年级语文组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理解、分析人物,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2、教材分析: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就是引领学生进入到课文中,与课文中的人物心灵沟通;语文是有声的文学,朗读是诠释语文的最好方式。朗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而且还能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如果说文字是一种心灵的创造,那么朗读就是一种再创造。聆听优美真情的朗诵表演,感悟文字的真情倾诉,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陶醉其中,并且激发自己内心的真情共鸣和朗诵欲望。《雷电颂》这篇课文运用呼告、反复、排比等多种修

3、辞手法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强烈的爱憎情感。教学本课,朗读是最好的教学手段。本课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二单元是抒情文单元,所选的是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主题分析:《雷电颂》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散文诗来教学,它是屈原这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写法分析:这篇散文诗,想象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雪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象征的

4、表现手法,独特的抒情方式,浪漫的语言风格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学情分析①学生反馈:《雷电颂》全篇是屈原的内心独白,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课文,对于屈原不顾一切呼唤风雷电的行为觉得不可思议、无法理解;其独特的抒情方式、象征的表现手法、不凡的语言效果、深沉的思想情感,学生掌握、领会有一定难度,这时,老师可适当给学生介绍屈原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从而体会文章的感情;②学生需求:散文诗具有散文的形式美和诗歌的韵律美,八年级的学生青春浪漫,喜欢读诗写诗,老师应该把优美的

5、诗篇呈现给他们,引领他们走向诗的国度;③学生不足:学生平时的朗读很难真正投入自己真实的感情,朗读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念书”,无法融入到课文中去感悟人物情感,更难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了。目标:(1)朗读课文,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3)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听一读一赏一读: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悟、理解。2、针对目标2、3,设计两个问题,

6、通过学生的有感情朗读,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形成朗读、思维、说话多维交流。调动学生各种器官的感受,理解课文及人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凝聚着万般的忧愁,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二、介绍作者:郭沫若:原名开贞,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诗集《女神》;历

7、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介绍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主要作品:《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等,收在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里。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却被张仪、南后之流卑鄙地陷害,连遭放逐。在含冤莫白的情形下,仍然关注祖国和人民。后楚国首都郢为秦兵所破,自投汩罗江而死。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爱国诗人。三、介绍背景《雷电颂》选自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

8、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最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发动“皖南事变”,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的高潮。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了“借古讽今”的作用。《屈原》全剧分为五幕:“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第五幕展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