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釋西周金文中的“厷”字(1)

陳劍:釋西周金文中的“厷”字(1)

ID:32609733

大小:28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3

陳劍:釋西周金文中的“厷”字(1)_第1页
陳劍:釋西周金文中的“厷”字(1)_第2页
陳劍:釋西周金文中的“厷”字(1)_第3页
陳劍:釋西周金文中的“厷”字(1)_第4页
陳劍:釋西周金文中的“厷”字(1)_第5页
资源描述:

《陳劍:釋西周金文中的“厷”字(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釋西周金文中的“厷”字陳劍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殷墟甲骨文和早期族氏金文中的厷字,早已爲于省吾先生和唐蘭先生所釋出。見《甲骨文字釋林·釋厷》(中華書局1979年)、《古文字學導論》(齊魯書社1985年版增訂本)第209頁。近年發現的戰國楚系竹簡中,也有不少从厷的字。但西周普通金文中的厷字卻久不爲人所識,舊多誤釋爲“右”。本文試就一時所見的五條材料略加考釋,可能還不能包括目前已見西周金文中的全部厷字。1.毛公鼎:賜汝……金車,(雕)“(雕)”的釋讀請參看冀小軍:《說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字——

2、兼談字在金文車飾名稱中的用法》,《湖北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朱、虎冟熏裏、戹(軛)、畫、畫、金甬、逪衡、金、金豙、(約)、金簟弼、魚(箙);馬四匹,攸(鞗)勒、金鉤“鉤”字的釋讀請參看吳振武:《焂戒鼎補釋》,《史學集刊》,1998年第1期。、金膺;朱旂二鈴。2.番生簋:賜……車,電軫、(雕)、朱、虎冟熏裏、逪衡、戹(軛)、畫、畫、金童、金豙、金簟弼、魚(箙);朱旂旜金二鈴。3.三年師兌簋:賜汝……金車,(雕)、朱虢(鞹)、虎冟熏裏、戹(軛)、畫、畫、金甬;馬四匹,攸(鞗)勒。4.多友鼎:甲

3、申之晨,搏于(?),多友折首執訊……或(又)搏于龔……追搏于世,多友或(又)折首執訊……5.師詢簋:王若曰:師詢,丕顯文武膺受天命,亦則□□乃聖祖考克先王,作厥,用夾詔厥辟,奠大命……前三器“戹”前一字,自來均釋爲“右”,似無人提出異議。但賞賜“右戹”,實在是難以理解。首先,車軛是分不出所謂“左”和“右”的。8考古發掘的商周車馬坑及隨葬車馬器的墓葬已經爲數不少,出土的車軛實物或整體爲銅製而半管狀軛肢中納以圓木(如《濬縣辛村》圖版叁拾柒),或整體爲木製而加以銅飾(包括銅軛首、軛頸、軛箍、軛鉤等部件)。

4、其形狀大體均作“”形,即“人”字形而左右上鉤,完全對稱,因而分不出“左軛”、“右軛”來。又如長安張家坡西周車馬坑,一車二軛或四軛,出土時軛尚叉於馬頸,而左右軛形制均相同,看不出有什麽區別。見《灃西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關於軛的形制可參看張長壽、張孝光:《殷周車制略說》,載《中國考古學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又或以金文“戹”字作“”爲說,以爲或可據軛頸上用以穿過繮繩的孔的朝向分出軛的左右。其實從出土實物看,穿過繮繩的孔跟兩軛肢並不在一個平面上

5、,二者各自所在的平面是垂直的,因此它對於區分軛的左右並無意義。“”這個形體實際是車軛的正視形跟側視形的結合。類似的例子又如西周金文“俎”字作“”(三年壺),同時畫出俎面和俎腳,實爲正面俯視形跟側面平視形的結合。這實在是很有意思的現象。其次,在目前所見到的西周冊命金文中,記賞賜物品有“戹”的另外只有彔伯簋說賜“金戹”,即銅製或以銅作裝飾的車軛。毛公鼎和番生簋賞賜規格均高於彔伯簋,三年師兌簋亦與之略相當。陳漢平先生《西周冊命制度研究》定毛公鼎、番生簋二器器主爲“公或孤之爵位”(295頁),定彔伯簋、三年

6、師兌簋二器器主爲“卿一級”(296頁)。學林出版社,1986年12月。而彔伯簋記賜“金戹”,不言左右;毛公鼎等器卻載僅賜“右戹”,似規格反較彔伯簋爲低。這也不能不使人懷疑所謂“右戹”的釋法。前人已經注意到了“右戹”之說的矛盾,並有一些解釋。例如,孫詒讓云:“二吳說咸有根據(引者按:指吳式芬、吳大澂釋“”爲“戹”之說),唯此文右戹則與車制微啎。凡乘車常制,咸有左右兩軛,以扼兩服馬之頸,不得偏舉右軛而不及左。其小車駕一馬者,或止有一軛,則又當居輈前正中,不得左右。且一軛乃賤者所乘,亦非金路之制,是二吳說

7、於此文有不可通者。疑‘右’乃冶鑄之誤也。又以篆形及車制參互較覈,頗疑以爲耴之異文……”。見《金文詁林》6547頁張之綱引。按孫氏“疑右乃冶鑄之誤也”,已經接觸到問題的實質,即所謂的“右”字有問題。但他或疑“”當爲“耴”之異文則非,後來他自己在《名原》中已放棄,徑依釋“戹”之說。今人或引《周禮·春官·序官》證“駕御馬車時諸右職之重要”,推測“西周時代駕車之右馬與左馬當有不同,右驂與左驂當有不同,故冊命賜物中特別賜予右戹”。《西周冊命制度研究》第246頁。或引《廣雅·釋詁》“右,比也”、《尚書·牧誓》傳

8、“比,並也”,謂“是‘右戹’即衡上左右相並之軛也”。黃然偉:《殷周青銅器賞賜銘文研究》,收入其所著《殷周史料論集》,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10月。又有學者謂“右即佑,助也”、“佑軛,幫助車與馬聯繫起來的軛頭”。洪家義:《金文選注繹》第427又457頁,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諸說或無據,或強爲曲說,均難以徵信。多友鼎“折”前一字,舊亦釋爲“右”。多讀爲“有”,存在兩點疑問:第一,西周金文中“右”字常見,有方位詞左右之右、動詞輔佑、保祐、導佑等多種用法,但從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