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894659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1
《「埔里」名称由来-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线上服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埔里的平埔族群黃美英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hmying@ncnu.edu.tw一般所知埔里盆地的「平埔族群」,主要是從清代道光年間(1820年代)陸續分批集體移墾埔里的。此後歷經一百七十餘年,埔里地區由於各種不同來源的移民人口,以及異族通婚的結果,演變至今日複雜而多元的人口和聚落特徵。早期的原住民--埔裡社與眉裡社清代文獻的描述,埔里地區仍屬於「水沙連」(Sarian彰化一帶平埔族人稱居於內山的生番為水沙連)生番地界,「水沙連」一詞涵蓋廣大地區,且隨著漢人的開發而認知有所不同。康熙年間的記載,半線(
2、今彰化)以東的內山通稱「水沙連」,約包含目前的埔里、信義、魚池、國姓、水里、集集、名間、鹿谷、仁愛等鄉鎮。道光27年(1847年)閩浙總督劉韻珂前來視察,當時的水沙連南起集集入山,北到南投,大約是目前的埔里、魚池、國姓。他記錄這個地區一些部落的名稱,他的〈奏勘番地疏〉云:「查水沙連內山係總名,而田頭、水裡、貓蘭、審鹿、埔裡、眉裡六社附於中。」,在這些部落中,位於目前的埔里盆地者為埔裡、眉裡兩社。因此,平埔族群未移入埔里盆地在之前,主要住民為埔里社的「埔番」與眉裡社的「眉番」,兩者以眉溪為界,埔裡社
3、屬於布農族系統,位於溪南枇杷城附近。眉裡社屬於泰雅族系,位於溪北牛眠山與史港坑中間靠山之地。郭百年事件之影響嘉慶十九年間(18156年)發生的「郭百年事件」,是導致中部平埔族群遷移埔里的直接因素。姚瑩的〈埔里社紀略〉對此事件記載詳細:彰化縣民郭百年、陳大用結合水沙連隘丁以及台灣府門丁,假借已經死亡的生番通事土目的名義,向台灣府表示無法發出番餉,眾番無法生活,要將祖先留下水裡、埔裡兩處埔地,出租給漢人耕種。知府允許他們的要求,由陳大用出面承墾。於是郭百年等率眾千人前往埔裡社,築土城,佔地從事開墾。埔
4、番不服,雙方抗爭月餘。後來,郭百年等詐稱罷墾,官兵即將撤回,希望埔番能夠入山採鹿茸貢獻官兵。然後趁埔番不備,大肆焚殺,埔社人逃離。同時官兵聽說埔番有以物殉葬的風俗,乃挖掘番塚百餘枚,取得埔番陪葬之物,並掠奪埔番牛隻數百頭。嘉慶二十一年(1817)台灣總兵武隆阿北巡,得知此事,枷杖郭百年,拆毀土城,撤回水裡、埔裡二社佃耕,埔社人才搬回。埔社人歷經郭百年事件後,有鑑於勢單力薄,為對抗漢人和內山「生番」,於是在邵族水社番的引介下,於道光三、四年(1823-1824)間,招平埔族人遷入,共同約定,不准雇用
5、漢人經營。此舉開啟中部平埔族群大舉遷移埔里之先聲,也埋下埔眉番式微之危機。熊一本的〈條覆辦番社議〉提及,:「道光三、四年間,慮被漢人佔奪,招引熟番,開墾自衛,熟番勢盛,漸逼生番他徙。二十年來,熟番已二千餘人,生番僅存二十餘口」,根據光緒三年的記載,熟番更增至六千餘人。平埔族人的入墾,造成埔里盆地南方的埔社人喪失主導地位,而位居盆地北方的眉社人則拒絕平埔族開墾其土地。道光二十七年,平埔族人率眾強佔眉社人的土地,以少許的酒、布、鹽騙取他們的土地,或迫他們訂定契約,交出埔里盆地北邊世代居住的土地,平埔族
6、完全成為埔里盆地新的主人。而埔、眉社人部分被迫同化,部分遷往內山,混入內山族群。日治初期,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於1897年間(明治三十年)在埔里調查,獲得上述一些史料,並採訪到眉社、埔社二位女性的口述資料。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鳥居龍藏到埔里調查,得知「埔番」僅剩五人,母語已失傳。「眉番」僅剩三人,後繼乏人。平埔族群的移墾與聚落建立自道光三年(1823)開始,陸續遷移埔里的平埔族群竟達三十餘社,包括來自苗栗的道卡斯族(Taokas)、台中東勢的巴宰族(Pazeh)、大肚沙鹿的拍瀑拉(Papora)
7、、彰化的巴布薩(Babuza)、南投嘉義的洪雅(Honaya)五大族群;平埔族反成為埔里盆地的主要人口,其勢力已凌駕原居之埔番、眉番。6入墾埔里的平埔族五大族群,以「打里摺」(番親)的觀念結合,合力進行拓墾的工作。入墾初期開墾的範圍,僅限於埔里盆地之南半部,尚未遍及整個埔里平原,亦即僅限於埔社番地,眉社仍不願招納外來墾民。遷移之初,平埔族的聚落在於茄苳腳一帶,第二批陸續來者,形成批杷城、鹽土等幾處聚落,以其接近埔社舊址,與埔社番共同居住。隨後陸續遷來者,其拓墾區域也隨之向外擴展,建立其他新的聚落,
8、並往眉溪北岸之眉社番地推進,聚落之分佈才擴及整個埔里平原。隨著拓墾範圍擴大所形成的新聚落,不同來源族群的混居情況更為明顯。遷移初期所建立的聚落名稱多採用原鄉舊社名,如巴宰族的大湳、烏牛欄、阿里史,道卡斯族的日南、房里,拍瀑拉的水裡城,巴布薩的大肚城等等。後來形成的聚落或族群混居情況較明顯的番社,則漸採新居地之地形或景觀命名,例如牛睏山、蜈蚣崙、生番空、白葉坑、水頭等等。平埔族群的式微咸豐年間漢人移入漸多,形成一街肆,取名「埔里社街」。光緒四年(1878)築土城,改名為「大埔城」。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