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高二政治同步辅导教材(第38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锡教育http://www.wxjy.com.cn高二政治同步辅导教材(第38讲)主讲教师:谈传定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级教师)教学内容: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一、教学目标提示(一)识记:实践概念的两层含义。(二)理解:1、掌握一个基本观点,即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并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释;2、懂得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统一在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中。虽然在学习或研究时人们把它们加以区分,但在实际活动中是统一的,不应用这一特征去否定另一特征;3、比较理解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区别的关系;4、把握一条基本原理,即实践对社会发展起决
2、定作用,特别是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5、理解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这条基本原理,并能通过列举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二、重点难点突破(一)、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1、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是因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的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是实践的第二个特征,也是最能表现实践本
3、质的特征。因为实践的第一个特征是客观物质性,也是自然界、社会、规律、运动等普遍具有的特征。实践的第三个特征是实践的社会性、历史性。从抽象意义上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的东西也很多,如人具有社会性,认识具有历史性。可见,实践的第一、第三个特征都不是实践单独具有的,都还不能充分体现实践的根本特征。(二)准确理解生产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生产实践也叫生产劳动、生产斗争,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活动。2、生产实践是人类最早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3、生产实践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生产活动决定着
4、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人类起源的历史表明,劳动是人类产生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实践创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人类未来全面发展的实现,归根到底要取决于生产劳动的高度发展。第二,生产实践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关系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并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三,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只有当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才可能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4、我们之所以应该树立劳动观点,之所以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
5、展社会生产,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1、在实践决定认识中,来源和动力更为重要、更为根本和起基础作用,目的和标准是在来源和动力的基础上的引申和发展。2、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这个观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世界上的客观事物种类万千,但并不是任何事物都同时进入认识的领域,成为认识的对象。科学研究的任务一般说来也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及其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实践的发展必然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迫使人们去研究、去解决
6、,以满足人们的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的发展就成为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第二,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创设必要的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实践为认识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包括实验仪器、工具及各种资料等;而实验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应用,就大大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从而使人们能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认识世界。第三,实践使认识发展的可能不断地转化为现实。(四)全面把握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的关系502/03学年度同步辅导教材版权所有不得转录无锡教育http://www.wxjy.com.cn1、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是有区别的。
7、实践的第一个特征是指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它是相对于人的主观意识或认识而言的。我们之所以说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因为构成实践的三个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实践的第二个特征是指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相对于其他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而言的。我们之所以说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其原因在于实践的主体是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2、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是有联系的。表现在:第一,这个关系实质上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主观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的反映,依赖于客
8、观。第二,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当然,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的。因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