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多元解读尊重个性理解

崇尚多元解读尊重个性理解

ID:9924733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5

崇尚多元解读尊重个性理解_第1页
崇尚多元解读尊重个性理解_第2页
崇尚多元解读尊重个性理解_第3页
崇尚多元解读尊重个性理解_第4页
资源描述:

《崇尚多元解读尊重个性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崇尚多元解读尊重个性理解所谓的多元解读,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的方式及结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多元解读是指对文本的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是指阅读个体对文本有多种的情感体验。“多”是指理解的角度多,层面多,背景多,文化差异多,还包括不同个体的不同解读和同一个体在不同环境和阶段的不同解读等。     教学目标就是一座“灯塔”,它指引着你的教学方向,你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来执行的。在阅读过程中,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对文本不同程度的做到了多元解读,然后才制定出可行的教学目标。但是我认为,这只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那不代表学

2、生的理解。如果教师针对某一个问题,非要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去理解,那就是“请君入瓮”了。     而个性解读在于“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有自己独到的,不同于一般现有的主流的解读,他指向的是与众不同,是特立独行。这种个性化的理解或许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许没有得到普遍性的接受。它仅仅是一种独特的解读存在而已。比如我前年在上《去年的树》这课中,我也是抓住了讲诚信、重友情等方面,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但是,在说感受的时候,学生也谈到了环境保护的问题。我应该鼓励他,而不是因为这个问题不在我预设的目标之内我就否定它。我觉得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那才是学

3、生最真实的感受。同一教学目标。多元解读文本一篇教学案例首先是由教师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然后教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目标设定。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并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然而,在教学过程的执行中,由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对文本的理解就不同,感受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同一个教学目标,多元解读文本。这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看法,多元解读文本中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唯一结果”的。即便是像《去年的树》中那样,学生谈到了环保问题,应该鼓励表扬学生能从其他角度看问题,同时告诉学生保护环境不是编者要重点突出的

4、价值取向,学生多元解读文本的积极性仍然不会遭到挫伤。记得那次教《桂花雨》一文,有个片段我至今记忆犹新,课文描写的是儿时在家乡摇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当讲到摇桂花时,我抓住文中人物展开,让学生说说母女各自的快乐。甲同学说:“我体会到女儿很快乐,桂花打在身上就像密集的小雨点一样很好玩;乙同学说:“我感受到了母亲的快乐,摇下来的桂花多,可以卖很多钱……。”你有这样的快乐吗?有个学生马上就站起来说:“今年我家的梨丰收了,梨上市的那段日子,我们一家三口整天忙碌,在果园里围着梨树转,爸爸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到我家来吃梨。我最爱干的劳动就是和他们一起爬

5、树摘梨。让学生品出各自独特的感受来,对文本多元解读进行了一次很好的诠释。积分3515 威望419 教育币935 贡献720 学分0 来自洮南市 1#我对文本解读的体会我对文本解读的体会          顺其自然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要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要有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三要有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其中解读文本是基础,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一、    感性的解读,品出人文内涵“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感性地解读课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让生动的人物形象、缤纷的生活场景、起伏的故事情节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一个个鲜活

6、的元素。如《桂花雨》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摇桂花,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事实上,我们还可以用感性的眼光审视这篇课文。摇花乐不仅是作者的快乐,也包含母亲的快乐,这种乐是逐渐提升的,对于作者来说,摇花乐是一种童年的游戏之乐,对于母亲来说,摇花乐是一种乡里乡亲的助人之乐。摇花乐展现的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场面,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再画出描写摇花乐的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乐,思乡之情不讲自悟。感性地解读文本,如《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篇很美的散文,课文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

7、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接着话题一转,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疲惫”之劳形,有如世外桃园;结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通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学生感悟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清纯的美、天然的美、圣洁的美。感性的阅读,能让人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视觉,从而真切地触摸作品的人文内涵。二、    艺术的解读,品出文学之味语文课文充盈着艺术之美。品读课文,我们要能品出文本中的“文学艺术味”来。《我的长生果》一文,把长生果比喻成书,他是人们的营养品(精神营养

8、),文中用了大量比喻,描写生动、具体,写的很好。例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