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50025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ct在外伤性脑梗死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CT在外伤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关键词】颅脑外伤[摘要]目的:探计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4例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CT表现。结果:根据其临床特点和CT表现将其分为2型即Ⅰ型(30例)轻微外伤型;Ⅱ型(24例)严重外伤型。Ⅰ型见于小儿,特别是婴儿,外伤轻微,CT表现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灶,其中76.6%(23/30)双侧豆状核见点状钙化灶。Ⅱ型多见于成人,小儿少见,有严重的颅脑损伤,CT表现为基底节区或/和脑叶梗死及颅脑损伤的征象,如颅内血肿、脑水肿及挫伤等。结论:CT对外伤性脑梗死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颅脑
2、外伤;脑梗死;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inEvaluationofTraumaticCerebralInfarction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CTfindingsoftraumaticcerebralinfarction(TCI).Methods54casesofTCIanifestationsofTCI,inorheadinjuryandtypeⅡ,severeheadinjury,TypeⅠ(30cases)occurredinchildren,especialininfants,cerebra
3、llacunarinfarctionsinbasalgangliaafteraminorheadinjurynucleus.TypeII(24cases)occurredinadultsorchildrenafterasevereheadinjury,cerebralinfarctionsofbasalganaliaorandbrainlobe,anduseallyplicatedatomas,cerebraledemaorcontusiona;Cerebralinfarction;Tomography;Xrayputer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
4、外伤后的少见并发症。由于其临床表现易被外伤的早期症状所掩盖,故容易漏诊和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收集我院54例外伤性脑梗死且资料完整,对其临床特点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5年6月至2004年9月间CT诊断为外伤性脑梗死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根据头颅外伤轻重程度将54例分为以下两组:第一组为轻微外伤者(30例),年龄3个月~3岁23例(76.6%),4岁~9岁7例(23.4%)。患者为头部摔伤,如床上坠落伤或跌伤,伤势不重,患者均神志
5、清楚或有一过性意识丧失,意识情况按Glasgoin~24h发现偏瘫或肢体无力,6例伴失语,3例伴肢体抽蓄,6例(20%)患儿有呼吸道感染和发热。CT检查时间为伤后3h~5d。26例经内科治疗如降颅压、扩血管、应用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21例痊愈,无神经功能缺损,5例显著进步。另外4例,开颅治疗。第二组为严重外伤者(24例),年龄5岁~81岁,平均37岁。患者为车祸21例,高处坠落伤3例,患者昏迷或有昏迷史,GSC评分均在8分以下,有偏瘫症状19例,5例伴失语,CT检查时间为伤后1h~3d,8例在复查脑CT时发现梗死。24例中,15例为开颅手术清除
6、血肿或去骨瓣减压,9例为内科治疗。经治疗后多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功能缺损,其中肌力全部或大部恢复17例,遗留后遗症5例,因严重损伤死亡2例。 1.2方法使用日本岛津SCT-4500型CT机或MarconiULTRA-Z螺旋CT机检查,层厚和层距均为10mm,部分病例加3mm或5mm薄层CT。 2结果 轻微外伤组CT均再现为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灶,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如图1),大小(0.4cm×0.5cm)~(2.1cm×2.8cm),CT值21Hu~28Hu(平均23Hu),边缘清楚19例,模糊11例,无明显占位效应,无颅内其他损伤和出血。其中2
7、3例(76.6%)双侧豆状核有较对称的单发或多发小点状钙化灶,与梗死灶邻近或位于梗死灶内(如图2)。 严重外伤组CT表现为基底节区梗死灶15例,CT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大小(0.7cm×0.8cm)~(2.0cm×2.6cm),CT值15Hu~27Hu(平均21Hu),脑叶梗死7例,表现为扇形密度减低区(如图3~图4),与大脑前中后动脉或颈内动脉的供血区分布一致,范围较大;2例为基底节区与脑叶梗死并存。24例均有颅内损伤,其中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4例,脑挫伤及脑内血肿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硬膜下积液5例。24例(其中小儿7例)仅3
8、例(12.5%)见双侧豆状核点状钙化灶。 Ⅱ型均为颅脑严重损伤的病例,其发生机制除了与基底节区的解剖生理特点和血液流变学有关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