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

儿童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

ID:44029708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儿童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_第1页
儿童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_第2页
儿童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_第3页
资源描述:

《儿童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脑梗死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患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偏瘫、癫痫等症状,经头颅CT扫描已经确诊,研究患儿的CT表现并与临床症状相结合。结果:脑叶梗死4例,占15.4%,基底节区梗死22例,占84.6%,16例伴豆状核钙化。伤后2个月CT复查18例,病灶均呈软化灶。结论:CT扫描对儿童外伤性脑梗死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关键词儿童外伤性脑梗死CT儿童颅脑外伤主要引起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脑损伤等,脑外伤后出现缺血性脑梗死较为少见,随着CT的广泛应用,外伤

2、性脑梗死的诊断率将会明显提高,现将我院经头颅CT检查确诊的儿童外伤性脑梗死32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2月〜2010年12月资料完整的儿童外伤性脑梗死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7.5岁。采用GEHipeedNX/i型双排螺旋CT机,常规进行横断面头颅CT扫描,层厚5〜7mm,连续扫描,发现病变后再进行薄层扫描。临床表现:8例神志清楚,12例出现偏瘫,10例出现癫痫,2例有短暂的昏迷,持续时间为1〜3小时。其中偏瘫患儿中,完全性瘫痪3例,不完全性瘫痪9例,同时伴有嗜睡6例。结果本组病

3、例CT初次检查时间在伤后1〜6天,发生于基底节区脑梗死22例,占84.6%,CT扫描表现为小斑片状低密度影;脑叶梗死4例,占15.4%,1例发生在颖叶,2例发生在枕叶,1例发生在小脑半球,CT扫描表现为片状低密度影。本组均无中线移位。伤后1个月内CT复查30例,低密度影缩小或趋于软化,2个月后CT复查18例,病灶均呈软化灶。讨论儿童外伤性脑梗死也称为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的深穿支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脑深部梗死灶,其直径一般为10〜15mm,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及脑干[1]。其发病机制与动脉内膜损伤及血管痉挛有关,头部外伤时,头颈部

4、突然的伸屈活动,造成颈部血管的牵拉,使血管壁挫伤或内膜受损。一方面直接形成创伤性血栓;另一方面可反射性的引起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本身为血栓形成提供可能[2]。同时,因为血管损伤、痉挛或血栓形成产生缺血改变,损伤的血管壁可成为延缓形成血栓的部位。血栓扩大或血栓脱落,栓塞了基底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从而引起脑梗死,特别是小儿由于脑发育不健全,加之血管纤细、植物神经发育尚不健全、自我调节能力差等生理解剖特点,轻微的外伤性打击,就可引起基底节-内囊区血供来自豆纹动脉、穿支动脉及前脉络膜动脉的闭塞而发生脑梗死[3]o从解剖上看,这些血管远离大动脉主

5、干,走行长而迂曲,对血液动力学变化特别敏感,易受缺血影响,从而容易发生梗死。儿童外伤性脑梗死,多见于婴幼儿,临床表现和CT结果与腔隙性脑梗死相似,但有明显的外伤史,病史较轻,但CT征象及临床症状明显,本组病例中脑梗死灶多位于基底节区,占84.6%oCT检查发现梗死灶的最佳时间是伤后1〜6天,动态CT检查不仅可以发现梗死灶,而且可以观察梗死灶的变化过程。因此,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使儿童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率明显提高。CT扫描和追踪观察对儿童外伤性脑梗死诊断有重要价值。本病经及早诊断治疗,预后良好,CT扫描对儿童外伤性脑梗死的诊

6、断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参考文献1沈言修.腔隙性脑梗死CT与临床关系[J].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87,20(2):105.2林宜生,漆松涛,林庭凯,等•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4):342-344.3刘宏良.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1,16(4):233-2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