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简《诗论》与《诗·杕杜》探析——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松动及其影响

上博简《诗论》与《诗·杕杜》探析——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松动及其影响

ID:9596186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3

上博简《诗论》与《诗·杕杜》探析——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松动及其影响_第1页
上博简《诗论》与《诗·杕杜》探析——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松动及其影响_第2页
上博简《诗论》与《诗·杕杜》探析——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松动及其影响_第3页
上博简《诗论》与《诗·杕杜》探析——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松动及其影响_第4页
上博简《诗论》与《诗·杕杜》探析——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松动及其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博简《诗论》与《诗·杕杜》探析——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松动及其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博简《诗论》与《诗·杕杜》探析——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松动及其影响【内容提要】上博简《诗论》及《诗·dì@①杜》篇,谓是篇与“雀(截)服”有关,并谓是篇的“情xī@②”达到了极至。就《诗·dì@①杜》的内容看,关于其主旨的释解,朱熹的“求助”说比序、笺的“刺时”说为优,而王安石、姚际恒等的求助于宗族、兄弟之说又胜于朱熹之说。简文的“雀(截)”可读若绝,所谓“雀(绝)服”,指超出了“五服”的亲族关系,意与“绝族”相当。《诗经》诸篇常表现“复我邦族”的呼唤,是对于同族兄弟友情的盼望。《诗论》两简关于《dì@①杜》篇论析,深入指出了走出宗族者失去兄弟间的怡怡之

2、乐所产生的幽怨情绪,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逐渐松动而造成社会巨变的景况。【关键词】上博简/社会结构/《诗论》/兄弟【正文】    一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简有两处提及《诗·dì@①杜》者,分别见于第20号简和第18号简,简文谓:  吾以《折(dì@①)杜》得雀(截)服……。  《折(dì@①)杜》是情xī@②之至也。  马承源先生将“折”字释为“dì@①”字的“传抄之误”(注: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是正确的。关于简文《折(dì@①)杜》之所指,有三种说法:第一,马承源先生

3、以为即《小雅·鹿鸣之什》之《dì@①杜》篇;第二,专家以为简文之《dì@①杜》即《唐风》之《dì@①杜》篇,如廖名春先生释第20号简文谓“《小序》:‘《dì@①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注: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这里所提到《小序》之文,正属于《唐风·dì@①》,可见廖先生将简文提到之篇定为属于《唐风》者;第三,周凤五先生和李零先生则将此篇定为属于《唐风》的《有dì@①之杜》篇,而非《dì@①杜》篇(注:周凤五:《〈孔子诗论〉新释文及    三  从周公制礼作乐,开

4、始大规模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以降,到了春秋后期,宗法制度下的一般宗族已经有了五六百年的发展历史。宗法制保证了宗族的不断分化繁衍。春秋时期社会上,就某一宗族而言,超出五服关系的族人日渐增多,特别是有些士人率先走出了宗族的藩篱,而不再是从属于自己姓氏的宗族的一员,而成为社会上独立的个体。这种变化意味着宗法制度的趋于没落,宗法观念趋于淡薄。春秋时期社会结构尽管依然是大大小小的宗族盘根错节居于主导地位,但它却显示了松动迹象。如果说在严密的宗法制度下,几乎没有不属于宗族的人员为社会一大特征的话,那么,在春秋时期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个体的(而不是某一宗族的)“人”。  关于当

5、时社会成员的复杂面貌,我们可以从《管子·问》篇窥见一些情况,《问》篇是一个社会调查提纲,其所调查的内容有:  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问乡之良家,其所牧养者几何人矣?问邑之贫人债而食者几何家?问理园圃而食者几何家?人之开田而耕者几何家?士之身耕者几何家?问乡之贫人何族之别也?……外人之来从而未有田宅者几何家?国子弟之游于外者几何人?……外人来游在大夫之家者几何人?  当时在城邑(“国”)中居住的和在乡野居住的一些人已经不知道自己原来属于何族,所以要弄清楚他们是“何族之子弟”、“何族之别”。卿大夫之家和乡野地区的富人已经在让外来的贫人为其“理园圃”,他们“牧(收

6、)养”的人数已经不少,所以要调查依附于他们的到底有多少人。有些人离开了自己原来居住的都邑而到别处谋生(“游于外”),所以要调查这样的人有多少。《国语·齐语》曾载有管仲与齐桓公论如何治理齐国的问答,管仲关于治理民众的建议主要有两项:一是“四民(士、农、工、商)者,勿使杂处”;二是“定民之居”“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过去以为这些就是春秋初年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情况,现在看来,这应当是战国时期人们,特别是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对于齐国情况的追述,其中虽然不乏齐桓公时期的情况,但其主要者可能是战国

7、时期齐国社会情况的反映。《管子·小匡》篇关于“定民之居”的问题有这样的说法: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士农工商的杂处与齐国竭力推行的伍鄙制度都表明战国时期齐国宗族的势力和影响正在衰退,正由于四民“杂处”,所以齐国才具备了实行伍鄙制度的社会基础。在周代诸侯国中,齐国是工商业发展较早且较好的国家,社会结构的松动自然比其他国家快些。  春秋时期最初走出本氏族的大多属于士阶层。在孔子弟子中,受业之后不回到原来的宗族而是赴卿大夫之家为家臣者不在少数,可以说

8、他们凭藉自己的知识谋生,已经与原来的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