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语义学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框架语义学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ID:9526785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2

框架语义学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_第1页
框架语义学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_第2页
框架语义学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_第3页
框架语义学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框架语义学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框架语义学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框架语义学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1.引言  翻译是人类发展中一项历史较为久远的活动。人们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试图了解翻译的规律。在上世纪翻译逐渐成为人类知识系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翻译实践大致可以分为文学文本翻译和科技文本翻译,而科技英语文本中译活动伴随着中国对外交流规模的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国翻译实践的主流之一。  早在1988年,Snell-Hornby就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框架语义学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而二十年后框架理论在翻译研究中仍处于边缘位置,利用该理论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将向读者介绍

2、框架语义学理论,并根据框架理论对科技英语翻译进行举例分析,最后提出译者翻译策略。  2.框架语义学的起源和发展  2.1Fillmore的理论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义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概念的理解问题。其中CharlesFillmore提出了场景-框架语义学,后来称之为框架语义学。Fillmore将框架语义学描述为理解语义的模型。理解本身是一个说话人通过文本传达其想法,听话人建立想法的过程。说话人话语中出现的词汇可以通过文本为某个特定的活动构建本文由论文联盟.L.收集整理框架,即激发某个特定的理解过程,而听话人的任务是找出场景对应的框架,即唤起相应的理解过程(Fillmore

3、,1982:112)。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框架的概念转向认知领域的解释。1985年,Fillmore将框架定义为知识的特定统一的结构,或是经验的一致图示化(1985:223)。而最近,他更是将框架视为认知结构知识,作为通过词汇编码的概念。  2.2Kussmaul的理论  Kussmaul(2000a,2000b,2005)为更好地展现译者的创造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建立在场景和框架相互激发关系以及场景具有图像特征的基础上,Kussmaul总结了五种翻译策略。第一种是范畴连接,即将多个概念范畴(框架)融合在同一个场景中。第二个方法叫做场景元素选择,适用于翻译抽象的概念。通过利用场

4、景的图像特征,抽象的概念范畴可以通过合适的场景元素具体表现为详细的场景,如此一来翻译的任务就变成了对场景元素的选择。第三种方法称之为场景扩大,因为场景间没有明显的分际,原文所指示的场景在译文中可以适当扩大,译者在意义表达时可以增加部分细节,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第四种策略是用简单的语言将原文的内容总结、概括,相当于对场景中的标记进行分类,亦可称为场景标注。最后一种策略要求译者用根据原文自创的框架对原文中出现的场景进行表达,称为框架创新。  3.案例分析Kussmaul的五种策略举例:  Kussmaul提出的创新翻译是一种框架理论视角理解下的策略研究,亦可应用于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

5、。以下例子证明了Kussmaul的框架翻译策略对科技翻译研究的可行性。  3.1范畴连接  Theflourishingofappliedopticsinathematicaltechniquesandinsightsofmunicationtheory.Justastheideaofmomentumprovidesanotherdimensioninechanicstheconceptofspatialfrequencyoffersarichneena.BoundtogetherbythemathematicalformationofFourieranalysis,theou

6、tgroporaryemphasishavebeenfar-reaching.Ofparticularinterestisthetheoryofimageformationandevaluation,thetransferfunctionsandtheideaofspatialfiltering.  分析:在原文场景中,存在表达不同概念的不同框架,例如thesecondhalfofthetunicationtheory,momentum,mechanics,spatialfrequency,appliedoptics,Fourieranalysis,imageformation

7、,transferfunctions,spatialfiltering为不同种类的层级性框架。而在本文中,这些框架统一在同一个场景下,成为描写场景的一个部分对应用光学发展的描述。在理解和表达中,译者应多关注这些场景的大环境,使它们同原文的场景相符。在本文中,范畴连接对实现文本的连贯一致格外重要。  译文:20世纪后半叶,应用光学的蓬勃发展实质上是一种复兴。19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不少人将通讯理论的数学与概念应用到光学中。这就好像动量的概念,使我们由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力学;空间频率的概念也使我们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