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肺血栓栓塞疾病(pulmnaryembolism,PE)简称肺栓塞,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栓塞子阻塞后引起的肺循环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达20%-30%,临床漏诊率、误诊率极高。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为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为有创性检查手段,不能用于常规检查。随着CT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MSCT)已成为诊断检查肺栓塞的一线检查方法[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2、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临床疑诊且组MSCT诊断为肺动脉栓塞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0~69岁,平均(50.51±6.54)岁。深静脉血栓5例,心脏疾病3例,外科手术后3例,妇科产后1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血,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其中同时伴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典型肺栓塞三联征患者2例。所有患者D-二聚体检查均为阳性。 1.2检查方法 (1)东软DR胸部正侧位片检查。(2)采用东软(Nuser)双排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两前臂上举,扫描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一
3、次性螺旋扫描,平扫层厚7mm,间隔.7mm.增强层厚3mm,间隔3mm.增强后pitch值均为1.5~1.8:1,重建间距1.5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120mA,矩阵512512,视野350350mm,自主动脉弓扫描至隔上5cm,增强对比剂为碘海醇100ml,经肘静脉高压注射器推注,注射速度2.5-3.0ml/s,延迟时间为15-30s.扫描结束后,数据传送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MIP)、容积重建(VR)综合分析[2] 肺血栓栓塞疾病(pulmnaryembolism,PE)简称肺栓塞,
4、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栓塞子阻塞后引起的肺循环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达20%-30%,临床漏诊率、误诊率极高。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为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为有创性检查手段,不能用于常规检查。随着CT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MSCT)已成为诊断检查肺栓塞的一线检查方法[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临床疑诊且组MSCT诊断为肺动脉栓塞患者12例,男7例,女5
5、例;年龄30~69岁,平均(50.51±6.54)岁。深静脉血栓5例,心脏疾病3例,外科手术后3例,妇科产后1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血,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其中同时伴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典型肺栓塞三联征患者2例。所有患者D-二聚体检查均为阳性。 1.2检查方法 (1)东软DR胸部正侧位片检查。(2)采用东软(Nuser)双排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两前臂上举,扫描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一次性螺旋扫描,平扫层厚7mm,间隔.7mm.增强层厚3mm,间隔3mm.增强后pitch值均为1.5~1.8
6、:1,重建间距1.5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120mA,矩阵512512,视野350350mm,自主动脉弓扫描至隔上5cm,增强对比剂为碘海醇100ml,经肘静脉高压注射器推注,注射速度2.5-3.0ml/s,延迟时间为15-30s.扫描结束后,数据传送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MIP)、容积重建(VR)综合分析[2]. 1.3数据分析 指定两位副主任医师对所有病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动脉栓塞支数用描述学统计方法表示,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标准:P<0.05. 2结
7、果 2.1胸部下侧位片 胸部正侧位片(DR),PR、MIP、VR三种重建方法中,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检出支数无统计学意义,MPR在肺叶动脉、肺段动脉、肺亚段动脉检出支数明显高于MIP、VR,见表1.【1】 3讨论 肺动脉栓塞死亡发生率仅次于恶性肿瘤与心肌梗死,位于人类疾病死亡三大原因之一,病死率达20%-30%[3].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症状不典型,X线平片可作为诊断的筛选方法,但敏感性低;放射性核素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X线肺动脉造影诊断可靠,但具有创伤性,且血管相互重叠,易掩盖小的栓子,
8、临床不能广泛应用;螺旋CT血管造影(CTA)作为一种新的PE诊断方法,不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可观察病变的范围和程度[4].螺旋CT采用滑环技术,扫描时X线管和探测器连续旋转360,同属患者随床恒速移动,一次屏气可获得扫描区域的整个容积数据[5],肺动脉栓塞CT表现有直接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在CT片上看到阻塞血管及栓子存在,间接征象表现为肺野内片状阴影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