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80746
大小:11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4-29
《《庄子》美学发微:兼论《涵静老人清虚集》 - 天人研究总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莊子》美學發微—兼論《涵靜老人清虛集》戴泓育*道名元本,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生。12/16~18/2016版本〔摘要〕莊子(B.C.369–286)的美學思想本質上是生命的哲學,對中國藝術思想與藝術創造特徵的形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本論文敘述莊子的體道工夫,「心齋」與「坐忘」的經驗狀態,解釋「養性」與「凝神」的主體精神修養,以及在「忘」和「遊」之中,顯現莊子的審美精神。《涵靜老人清虛集》的作者:李玉階(1900-1994),名鼎年,字玉階,道號極初,自號涵靜老人。一面生活、一面修道、一
2、面救劫、一面弘教,秉持「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的無私精神,為天下蒼生祈禱,化延核戰毀滅浩劫。涵靜老人的修道歷程,《涵靜老人清虛集》的生命體悟,恰好與即體即用的道家藝術精神相互吻合,具現「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畫以雅為尚,而以俗為大病,去俗則莫過於接受自然之陶養。在中國藝術活動中,人與自然的融合,乃是中國古代藝術精神中自然意識太深太重所致。只要達到某一境界,便不知不覺與莊子的精神相凑泊。從精神上說,中國古代藝術最高的存在,皆是通往中國生命哲學中的「道」。關鍵詞:莊子、清虛集、涵靜老人、山水畫
3、論、藝術精神18一、前言本文將探討莊子與藝術之間的關係,莊子的道如何與藝術創造、精神修養相連繫。藝術精神藝術精神有三義:第一義是指一具有藝術性格之形上實體;第二義是指具有藝術性格之主體生命精神;第三義是指一切藝術活動之本質。就道相以言道體,那莊子的道就是藝術精神,此藝術精神之本旨,應止於第二義。參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頁346。,乃是自由無限的精神,用這種主體精神,去觀照宇宙萬有現象,不起任何主觀目的性的判斷,體會天地之大美。「藝者,道之形也」〔清〕劉熙載:
4、《藝概‧敘》﹙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頁1。,藝術家通過藝術形式,體悟形而上的道。莊子之道落實於生命體驗上,在本質上與藝術家所呈現出的至高藝術精神完全相合。不同的是:藝術家由此成就的是藝術作品;而莊子由此成就藝術的人生,以達自由無限的精神境界。莊子的美學思想是生命的哲學,是藝術精神。他雖然無心於藝術,然而其對生命精神的擴展,逍遙物外的精神與修養人生的工夫,皆是藝術家欲達之境界。莊子的審美觀照,純然是主體生命精神修養自由無限之致用,無需特定之藝術對象,其思想之美學意義,取決於「道」與「藝術」
5、的同質聯繫上。涵靜老人的修道歷程,《涵靜老人清虛集》的生命體悟,恰好與藝術精神不謀而合。二、藝術主體精神修養藝術的意義不在以主觀特定的審美目的,將對象當作藝術題材去進行造作,而只在開顯對象客觀本原的性相。一切之物只是在道心的寂照中,各顯其自為自在之實相。「此相既是物之在其自己,而不是相對於主體之決定判斷所知所見之相,當然就不是實在所與的對象」。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頁263。中國古代藝術思想並不將本源性的藝術當作是主體憑空之創造,而是經由人的生成而視為天、道
6、、自然。許多藝術家透過各式藝術媒介手段與藝術作品傳達形而上的天、道。而《莊子》的「虛靜」在藝術中主要是天人之際的感發應和,心境空明澄澈,與天、道相應相融,體悟天、道的真諦,與《涵靜老人清虛集》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無中生有虛求實,鼓盪洪濛正乾坤, 十二萬年新世闢,極開無始初紀元。 微微一點光華發,罡正無為育有形, 穆穆仁仁成大化,聖賢仙佛露天真。(〈萬有皆生於無〉)天帝教教史委員會:《涵靜老人清虛集》(臺北:帝教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頁90。 18無中生有,有生於無,以無
7、為本。示現「無形應化有形,有形配合無形」的天人合一精神思想,與天、道冥合。(一)虛靜之修養—「心齋」與「坐忘」道是自然流露而呈顯於萬物,德是物得道而生,亦是道的內在化。從與人相對的萬物來說,德就是物之初,就是萬物的本性。從人來說,這本性是從本心自覺而明,本心就是心之初。從超越實體說是道,從萬物說是德、性、物之初,從認識主體的人說,是常心、心之初。追溯古代天人之間的關係,與佛家的心理過程相似,由「虛靜」而感受應和天地大「道」的過程,由宇宙與主體之心轉化為主體之心與其心指向之客體,此亦由體道之天、人
8、到寫藝之人、文,將天人之間「虛靜」而同一的關係轉變成人心與對象物的關係:無中妙化運坤乾,炁氣絪縕本自然,至理藏玄皆有密,虛無守一復先天。(〈頌道〉)天帝教教史委員會:《涵靜老人清虛集》,頁7。天地乾坤無形運化,一切本於自然。玄之又玄的奧妙宇宙,透過後天「虛無守一」的體道工夫,復歸先天。涵靜老人由與天合德的「虛靜」之心,體悟大道,不僅止於知識的認知,更是身心的體驗,與藝術相近不遠。虛靜而專一是論藝之要旨,《莊子》精深處在於「凝」、「專」導向「物化」,心無旁鶩而真正深入寫藝心理的本質。「莊學『虛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