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43172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2
《论庄子美学的生态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庄子美学的生态意识【】《庄子》是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一朵奇葩,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都可发掘出闪光之处。本文在尊重《庄子》的前提下探析庄子美学的生态意识,分自然生态、精神生态两个角度阐述其生态意识,最后把庄子的终极生态理想归结为“内圣外王—与天合”。 【关键词】庄子;生态意识;超脱 一、以“道”为根本的生态意识 1、“道通为一”的整体生态观 《史记》较客观权威评判了庄子思想,《史记·庄周本传》称曰:“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归本老子之言”,庄子继承老子的“道”论,在其基础上构建属于自身且异于老子“道”论的新“道”观,“庄子与老子在思想体系上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也各有相异
2、之处”,庄、老虽皆以“道”为万物的根本,但庄子更注重“道”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知北游》),“一”就是“道”,“道通为一”、“万物皆一”就是万物皆由“一”产生,即由“道”生发,“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达生》),“道”是万物的本源,万物是一体的,自然界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庄子将对自然的认识提高到万物皆一体的整体高度,破除了当时以“我”为中心的偏见,思想的确先进,足以说明庄子较之老子的高明之处。 2、“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众生平等的生态观 由“道”产生万物的思想发散出来的是众生平等的观
3、念,“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齐物论》)。既然万物皆由“道”产生,则万物平等,以“道”审视整个自然界,则万物无贵贱、美丑、大小、是非、差异、有用无用的区别,它们平等存在于自然界这个整体中。庄子众生平等的观念对儒家以“礼”、“乐”为划分等级标准的森严的等级制度极具冲击力和颠覆性,庄子对儒家的“圣人”之道极为鄙视和痛恨,在《盗跖》篇中庄子怒指“圣人”为盗跖,痛骂其为“天下之至害”。后人以此借题发挥诬陷庄子诋毁孔子,实则不然,通观《庄子》并无庄子诋毁孔子之意,而是援儒入道。孔子为维护封建统治以“礼”、“乐”严格规范等级制度,提出人有贵
4、贱之分、尊卑之别,庄子则站在被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大胆向儒家挑战提倡“物无贵贱”众生平等,比孔子更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 3、“天下有常然”要“顺其自然”“以天合天”,遵循客观规律 “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为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绳索。”(《骈拇》)庄子认为万物有其固定的法则,勿以人为既定的条框规范之,处心积虑改变之以适我之好恶,要听任自然变化,顺应其自然规律。如庖丁解牛之所以从“目视”到“神遇”,从“官知之”到“神欲行”,是因为庖丁“依乎天理”、“固其自然”
5、;梓庆为了制鐻“入山林,观天性”,在制鐻时“以天合天”,以本体的“自然”(主观的要求)合物的“自然”(客观的规律)才能“成,见者惊犹鬼神。”。“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德充符》),庄子坚信天下万物有其固定的法则是具有唯物主义性质的,而庄子却宣扬儒家的天命观主张顺应天命,表面看是提倡顺从自然之道,但意在为厌世、避世、隐世寻求自我解脱的寄托,思想比较消极,以其所处时代背景观之值得理解但其天命观不足为取。 二、庄子超脱的精神生态 1、“缘督以为经”、“材与不材之间”的生态处世哲学
6、 在《养生主》篇中:“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牛,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用庄周的话来说,‘督’就是‘中道’”,“缘督以为经”就是遵循中虚之道,即儒家提倡的“中庸”,庄子认为这样才能保身全生。当弟子问他怎样处世时,庄子在《山木》篇对此做出明确表态:“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庄子虽一生穷困潦倒,但“缘督以为经”的处世哲学成就了其逍遥痛快的一生,他一生都在寻求超脱之道,但“遵循‘中道’,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他想超脱,实在超脱不了。”“庄子的‘缘督以为经’,并非是消极避世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这是一种强调自我价值存
7、在的表露。”如何才能遵循中虚之道,庄子认为要“守一处和”(《在宥》),这是庄子的阴阳两行思想,其意在参悟阴阳变化的原因以“处中”,为如何遵循“中道”提供理论经验。 2、由“无物累”—“齐生死”—“无为”的心灵的超脱 庄子认为人生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被物所累,在《山木》篇中庄子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说:“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意在说明人们为了追求物欲却忘记了自身早已处在危险之中。庄子以此为鉴提出:“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山木》),他一方面提醒人们不要被物欲所役使,另一方面要求“循天之理”,指出“道”在“物”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