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00450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7
《听课改先进校经验介绍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听课改先进校经验介绍有感听课改先进校经验介绍有感 原本,我对课程仅仅是表面上的理解,只限于它的定义。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对课程,一直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通过学习,我对课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幸听取了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校长、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校长高峰,潍坊市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分别就“构建幸福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所适应孩子的伟大学校”和“发现课程”所作的专题报告。 在为期一天的
2、报告中,高峰校长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途径生动地诠释了一位校长的教育情怀和角色定位,并在长期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幸福教育课程体系”,他还对该体系的主要框架、构建的策略及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赵桂霞校长充分发挥她曾在潍坊市教科院当副院长的优势,将课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行动研究,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并将研究的成果再转化为具体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她强调,课程是推动学校改革的有效载体,改造学校,必须从改造课程入手。 听了二位专家的报告,特别是赵桂霞校长的“发现课程”,让我感触颇深。她是一位很能干的女校长,同时也是一位好老师,她的报告语言精练,抑扬顿挫,精神饱满,富有激
3、情,她的确是一个教育专家,她真正了解教育,了解学生,了解学校,她的气质,她的知识水平让我敬佩,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好校长。 经过一天的充电,我对课程有了新的认识。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就决定了办什么样的学校,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发展远景和办学追求,需要建构先进的课程体系,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正如高峰校长所说的,在校长的眼中,所有的课程都是校本课程;在校长的心中,校园的一切皆为课程;在校长的身上,散发的一切气息即课程。其实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校长,每个老师都应该以这种眼光,这种态度来审视课程,好的课程建设与开发,是要我们广大教师用心去发现的。课程离我们并不遥
4、远,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要像赵校长那样,善于从教育实践中,从问题中发现课程,从而构建课程,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课程。有些时候我们的确做了,可是我们没有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没有将一些体系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比如,我校开展的美术科幻画,创办的书香校园,青年教师拜师活动等等,都是我们的特色,可是如何将特色课提升到特色课程的高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要认识到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制定目标和任务: 1、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突破前规;要从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转变认识;要从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的特点和
5、学科的横向联系上进行探讨。 2、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探索与特色课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探索课程管理运作规范,形成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及管理工作机制。 二、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分工明细,各尽其责: 1、学校建立课程管理的组织运行系统。 开发和实施学校课程,既有决策问题,又有执行问题,必须明确和理顺两者关系,建立有效的组织网络,进行了明确的职责分工,保障学校课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2、校长(包括分管校长)负责有关学校课程的决策问题。中层组织主要负责执行问题。基层组织主要负责具体实施。 3、学校建立课程计划执行的监督检查制度。 三、要结合本校学
6、生情况,开发特色课程 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对于课程的开发,最终还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首先要考虑孩子的的学习兴趣。 加大选修课或者兴趣小组的比例,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选择性和学习兴趣。各种选修课程的安排相对不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而是根据专业需要和教育的不同阶段,分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修课和选修课程间相互渗透,形成主体交叉,有利于课程的发展和各课程的相互贯通。 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开发教师课程: 我们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列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原则,制定和实施我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采用校内外培养并举,
7、以校内培养为主的策略,加速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鼓励一部分中青年教师在投入教学时,给予时间上和精力上的保证。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发挥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教学研究活动,将老教师的作用与中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学校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校本教研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