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译性的不同程度

论可译性的不同程度

ID:9152056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9

论可译性的不同程度_第1页
论可译性的不同程度_第2页
论可译性的不同程度_第3页
论可译性的不同程度_第4页
论可译性的不同程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可译性的不同程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可译性的不同程度陈丹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翻译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可译性是毋庸置疑的。木文从认知科学的视角考察可译性,认为不同的文本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译文离完全理想的译文会产生一定距离,不能同时在语义和句法层面充分再现原文,不能完整地表现译文原型的特征,因而可译性就有所不同。各种类型文本的可译性是处于完全可译和完全不可译中间的连续统,按照其可译性的强弱依次为:科技文本、政法文木、影视文木、文学-哲学文木、广告文木等等。关键词:可译性;认知;原型;文本类型;不同程度;一、引言可译性是自古至今都讨论的一个话题。可译性(translatability)的定义

2、为:用来讨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从一种语言把单个的词和词组或者整个文木翻译到另一种语言的术语(ShuttleworthandCowie,2004:179)。然而,对于可译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者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丫不同的结论。在翻译的种类和翻译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现代,在翻译理论快速发展的今天,着实有必要结合科学的理论探讨可译性。对于翻译可译性的探讨,可以追溯到但丁,但丁认为文学作品不可译(谭载喜,2013:42-44),洪堡也认为语言差距大而不可译。与之相反的是布鲁尼,认为语言可译,同样,歌德也认为文学作品具有可译性(同上:44,105,109)。语言哲学家

3、奎因(WillardVanOrmanQuine),在其对于意义能否确定的探讨中,提出了原始翻译(radicaltranslation)的概念和步骤(Quine,1960:28-30),并且认为翻译具有不确定性(Quine,I960),该观点被翻译学者皮姆(Pym)解读为是关于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的理论(ShuttleworthandCowie,2004,75)。语言哲学家戴维森(DonaldDavison)对奎因的观点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原始阐释(radicalinterpretation)(Baghramian,1999:168),认为意

4、义能确定,并且戴维森的“不确定性概念没有奎因的那么极端”(ShuttleworthandCowie,2004,75)。上述语言哲学家针对意义能否确定的讨论,启发了翻译研究:不可译性VS可译性。同时,不少翻译研究学者也探讨了不可译性,国外学者如卡特福德(Catford)>达贝尔奈特和维内(DarbelnetandVinay),以及波波维奇(Popovic)。卡特福德区分了两种不可译性: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达贝尔奈特和维内详细区分了英法的语言差笄,认为正是这种差笄造成了翻译不可能。波波维奇也区分了两种不可译性,分别涉及语言元素和表达意义的关系(Bassne

5、tt,2004:37-41)o国内有些学者持不可译论(杨衍松,2000;王宾,2001),有些学者认为翻译具有相对可译性(刘传珠,2000;唐述宗,2002;田庆芳,2007;蔡龙权,2008),有学者不置可否,认为没有绝对的可译性或者不可译性(李锦琴,冯文坤,2006),也有学者提出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互补的(钟明国,2010)。当然,也有承认可译性的,如赞宁(罗新璋,陈应年2009:88;普明伦,2013:47)。面对卷帙浩繁的翻译实践,可译性是毋庸置疑的。对待这个问题较冇智慧的是本雅明,他避开丫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这个讨论不清楚的问题,探讨丫某些作品的可译性中,原

6、文内在意义的体现,原文的可译性程度所决定的译文能够实现的形式(Benjamin,2012:76,82)。具有同样思路的还有一个学者,卡特福德,他认为可译性看起来是一个渐变群,而非边界分明的二元对立,进而指出不可译出现的两种情况:语言困难导致的不可译和文化困难导致的不可译(Catford,1965:93-94)。本雅明和卡特福德的探讨其实都是对可译性问题研允的推进。顺着本雅明和卡特福德的思路,本文将探讨“哪种类型的文本具有多大程度可译性?”而本文正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二、原型理论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原型(prototype)是指“范畴的

7、核心成员,或者该范畴屮的一群核心成员”,或者是指“范畴屮概念屮心的图式表征”,甚至是更为抽象的“对原型的心理表征”(Taylor,1995:59-60)。原型的要点为:第一,“原型是范畴中典型成员,是与同一范畴成员有最多共同特征的实例,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第二,“原型是范畴成员的图式性表征”(李福印,2008:98)。范畴中原型的重要特征在于,“原型是范畴的典型实例,其他成员是由于它们与原型之间存在着能被感知的相似性而归入同一范畴的,相似性的程度也有差异”(Langacker,1987:371,转引自李福印,2000:99)。国内外学者已将原型理论用于翻译研宄

8、(Sne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