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18109
大小:6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8
《《道德经》英语翻译的文化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道德经》英语翻译的文化对比研究(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9)《道德经》本身蕴含高深哲学理念,吸引无数东西方学者不断对其做出新的阐释。当代著名学者、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访问学者杨鹏先生2016年于美国出版英译木DaoDeJing,在文化翻译的大背景下,赋予《道德经》新的文化内涵。以往《道德经》英译对比研究多集中在译介历史及其发展过程,或借翻译理论探讨译本翻译技巧策略。本文以杨鹏翻译的DaoDeJing为主耍研究对象,与美国另两大通行版本S.Mitchell的TaoTc?Jing、林语堂翻译的TaoTeChing对比,把研宄重点放在《道德经》深厚文化
2、底蕴的转换上,探究三位译者对《道德经》丰富文化和哲理思想传递的具体差异及形成原因。关键词:《道德经》英语翻译文化对比道德经己有诸多中文修订版,其中最通行的是汉文帝时期何尚公的版本及王弼在此基础上加以校注的版本。现多数《道德经》英译本以王弼版《道德经》为基础译成。杨鹏将王弼版与王弼以前各版进行比较,发现有12处核心差异,如第14章中先前版本为“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王弼版则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虽一字之差,意思截然相反[1]6。杨鹏先生此次出版的可以称为综合版《道德经》,基于当代屮国学者(包括他自身)的研宄著成:2014年杨鹏先生前往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访学,初遇
3、《道德经》英译木,此后阅读近五十种《道德经》英文译木,并细致研究18种更权威的译本,从中发现,近几十年来,尽管大陆不乏重要学者对《道德经》做出不懈探索研宂,但研究范围尚未扩大至当代产生的诸多新《道德经》英文译本。由此杨鹏先生融合最新研究成果,推出《道德经》全新译本。下面以三个方面为着眼点,比较分析《道德经》S.Mitchell译本、林语堂译本及杨鹏译本语言文字背后丰富的文化和哲理内涵。一、具体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道”是《道德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文化负载词之一,由其衍生出自然法则;道是使事物生生不息的力量。林语堂扎根于中国本土,对“道”字作如下阐释:“Beforethe
4、HeavenandEarthexisted,therewasstandingalone,changingsomethingnebulous:Silent,isolated,not,eternallyrevolvingwithoutfail,worthytobetheMotherofAllThings.Idonotknowitsname,andaddressitasTao.”(25章)道被译为Tao,先天地而生。S.Mitchell也认识到道为世界本原:“InthebeginningwastheTao.Allthingsissuefromit;allthingsret
5、urntoit.”(52章)同时强调道与西方创世论的不同:“Allthingsarebornfromit,yetitdoesn,tcreatethem.(34章)万物由道产生,却非道所创造,S.Mitchell对道及其内涵的翻译体现出译者由西方视角对东方文化的审视,对道家核心思想与西方“上帝说”差异的深刻认知。林语堂的Tao和S.Mitchell的theTao都大体还原了道的中文发音,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道这一文化词汇富有的东方祌秘色彩,仴Tao”这一译法终宂是东方哲学被西化后的洋产物。杨鹏指出,哲学上的道本是虚无的,“道”字本身没有绝对的含义;固化道字翻译的做法是不可
6、取的。中文中“道”没有爆破音,英文“Tao”是爆破音,相较而言译为“Dao”发音上与中文契合度高,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文的原汁原味。“朴”是《道德经》屮另一频繁出现的文化负载词,如“见素抱朴”,“素”原义是未染色的生丝;“朴”为未加工的原木,引申为“本性”。在寻找英语对应词时,三位学者译法也是有区别的。林译木中“素”、“朴”这一对意思相近的词语翻译为“embracethyoriginalnature”(19章).“thyoriginalnature”,很好地解释了“朴”的本质含义,意义传达上是准确的。S.Mitchell大抵出于“素”和“朴”的理解上与屮国本土文化存
7、在一定隔膜,译本中省略了该句的翻译,造成了该章节语义的不完整,是一种缺憾。杨鹏译木拎出该句,并译为“expresssimplicityandembracethenatural”(19章)[2]20。这里以“simplicity”喻指生丝天然、不粉饰的状态;“thenatural"是?樽匀恢?本真。“素”、“朴”的精准理解翻译,打破了西方读者接触屮国哲学文化的障碍,传递了原词的文化意义。二、对老子施政理念的不同阐释第五章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是说,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一视同仁,任由万物自然运作而不加干预;圣人不会因仁慈而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