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64820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痤疮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药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痤疮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药物孙秘书任慧霞山东大学药学院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济南250012)摘要:对痤疮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药物作一综述。关键词:痤疮;治疗药物;发病机制ThepathogenesyandtherapymedicineofacneSUNMi-shuRENHui-xiaSchoolofPharmacy,ShandongUniversity,InstituteofBiochemicalandBiotechnologicalDrug.(Jinan250012)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sthepathogenesyandtherapymed
2、icineofacne.Keywords:acne;medicine;pathogenesy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疾病,易发生于颜面、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症状,常伴有皮脂溢出、炎症、严重者常遗留瘢痕,是皮肤科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和环境污染等影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发病年龄也拓宽,病程延长,多为持久性痤疮,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就其发病机理和用药进行综述以供参考。1.发病机理痤疮是多因素引起的皮肤病,临床根据发病过程的主要因素分类-如下:1.1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文献报道[1
3、],人类细胞色素P450ⅠA1基因有两种(M1和M2)变异,其中M2突变体在痤疮病人中的过度表达是痤疮发病的一个分子标记,与痤疮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细胞色素P450ⅠA1是参与维生素A、内源性视黄醇及其代谢产物互相转化过程中最活跃的酶。维生素A及其代谢产物视黄醇等是维持上皮细胞功能正常和皮脂腺形成的物质基础,缺乏维生素A易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而形成痤疮。1.2微生物感染范志莘等[2]研究表明,微生物异常在痤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常见微生物有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糠枇孢子菌等,其中丙酸杆菌的影响较为严重且最为多见,尤其在非炎性痤疮中丙酸杆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细菌,而在
4、炎性丘疹性痤疮中上述细菌的检测率无显著差异。抗生素治疗对炎症性痤疮有效,而对非炎性粉刺几乎无作用。另有学者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参与了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它与酒渣鼻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1.3内分泌因素雄激素主要有睾酮(testosterone,T)、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脱氢异雄酮(dehydroisoandrosterone,DHIA)和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AD)。在间质细胞的线粒体内,胆固醇经羟化、侧链裂解形成孕烯醇酮,再经17-羟化并脱去侧链,形成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aster
5、one,DHEA),并进一步转变为睾酮。实验研究发现[4],痤疮患者血清中睾丸素、硫酸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二氢睾酮、游离睾丸素水平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高。雄激素在皮脂腺内代谢的主要途径是: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前体DHEA、DHEA和AD以性激素结合蛋白为载体经血液循环进入皮脂腺细胞,经细胞内各种代谢酶的级联作用产生活性雄激素T和DHT,雄激素和细胞核内的雄激素受体相结合,激发相关基因的转录,引起相应生物学效应而形成痤疮。1.4过度免疫反应痤疮的炎症反应也常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痤疮的炎症多表现为痤疮丙酸杆菌致炎作用的放大或缩小[5]。Jappe等[6]证明了痤疮丙酸杆菌除了有
6、抗原活性,还有超抗原和丝裂原活性。体内迟发性超敏反应试验也证实痤疮患者存在着痤疮丙酸杆菌的细胞免疫增强,该种细胞免疫反应进一步表明痤疮的炎症与免疫息息相关。41.5其他痤疮的形成除与以上因素有关外,还与遗传、饮食、性格、精神等因素有关。2.治疗药物2.1抑制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药本类药物化学结构主要为维A酸类(包括异维A酸、阿达帕林、他扎罗汀、维胺酯等)。除抑制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外,还可以减少皮脂分泌。2.1.1异维A酸:可暂时抑制皮脂腺功能[7],使皮脂的分泌减少80%一90%,缩小皮脂腺的腺体,减少上皮细胞角化及毛囊皮脂腺口的角质栓塞,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及溶酶体酶释放,
7、降低痤疮丙酸杆菌的密度,改变淋巴细胞功能,兼有抗炎作用。适用于重度痤疮,尤其适用于囊肿型痤疮。是治疗囊肿性痤疮的有效药物。本药还可调控与痤疮发病机制有关的炎症免疫介质以及选择性地结合维A酸核受体而发挥治疗作用。在用药时应注意本药避免与维生素A及四环素等同时服用,避免太阳光及紫外射线的过度照射,不宜同时服用其他角质分离剂或表皮剥脱性抗痤疮药。2.1.2阿达帕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第三代维A酸类药物[8]。能选择性结合于对皮肤角质细胞增长与分化有调节作用的维A酸受体,从而调节毛囊、皮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