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张横渠的天人合一论 陈振昆

重建张横渠的天人合一论 陈振昆

ID:8547273

大小:15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4-01

重建张横渠的天人合一论 陈振昆_第1页
重建张横渠的天人合一论 陈振昆_第2页
重建张横渠的天人合一论 陈振昆_第3页
重建张横渠的天人合一论 陈振昆_第4页
重建张横渠的天人合一论 陈振昆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建张横渠的天人合一论 陈振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從整體性的觀點與「一體兩用」的思惟理路,重建張橫渠的天人合一論陳振崑華梵大學哲學系jenkuen@cc.hfu.edu.tw摘要本文作者從整體性的觀點與「一體兩用」的思惟理路,在內聖之學的論述領域裡重建橫渠的天人合一論(涵括天道觀、人性論、修養理論)。在作者的理解之下,橫渠的天人合一論是一個心物一本、天人合一、心性氣合一的整體理論,由此可同時展現橫渠所擴展之整體性的存有視域與生命境界,以及為人性挺立心性道德的主體性,而迥異於以唯心唯物二元對立或以心性主體性為判準來評判橫渠之學為「氣本論」或「天道觀」的現代詮釋。作者首先把握貫串於橫渠之天道觀、人性論與修養

2、論之間,所表現出一個一貫的思惟理路:「一物兩體」或「一體兩用」的辯證思惟理路。再者,在作者整體性的觀點鋪陳下,橫渠建構了一個虛氣相即、神化一體的本體宇宙論。接著,橫渠總合了一個兼顧人性之本然、應然與實然面向,亦即兼具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人性論。最後橫渠建構了一個由心性主體以窮理盡性、盡心成性、誠明感通人性與天道的修養論。在作者的理解之下,橫渠「天人合一」的整體理論具有充分的現代意義。他所開創之虛氣相即、神化一體的本體宇宙論,不僅展現出一個具有物理空間廣度與心靈精神深度的存有學與世界觀,可以成為包容一切物質存在與精神存在,即心物合一的存有理論基礎;橫渠所建

3、立的人性論與修養論,更為現代社會面對全球性的資本物質主義與消費庸俗文化的氾濫,嘗試提供一個足以貞定人性尊嚴的價值理論與自我之生命實踐的途徑。關鍵詞:張橫渠、辯證思惟、天人合一、存有論、人性論、修養論20一、前言:當代儒學學者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省視文化主體之全體大用,有的學者延續宋明理學的理論架構予以回應,有的學者主張回到廣闊的先秦儒學,有的學者奮力學習西方哲學嘗試開展新的可能性。筆者研究唐君毅、牟宗三、勞思光諸學者之哲學思想及追究其思想根源,深知其哲學思辨雖有所取法於西哲黑格爾辯證法、康德之道德哲學與佛教華嚴天台之判教思想,但其思想核心仍然有所根本於宋明

4、理學,特別是明道天人不二之學或陸王心學等等。而回顧宋明理學當初面對佛、道的理論挑戰,回頭從儒家經典出發以建立新的本體論與心性論的理論成果,的確是先秦儒學的新開展。這個歷史經驗的啟發對於當代儒學面對現代歐美文化之衝擊的更新發展是彌足珍貴的文化寶藏。張橫渠雖如同周濂溪與邵康節出入於佛道天道心性理論之間,卻能擺脫道家乃至道教思想之雜,純粹從儒家經典義理重新精心建構儒家貫通天人之天道觀(含本體論與宇宙論)「本體論」又稱「存有論」對應西洋哲學之Ontology。「本體論」較能表現形上之道與形下之器的對比,本體與現象的體用對比;「存有論」較能表現形上之道與形下之器體

5、用相即貫通為一體的實在性。「宇宙論」對應西洋哲學之Cosmology,探究宇宙萬物的形成過程或構成元素。與心性論(含人性論與修養論),由此真正奠立與開啟宋明理學的理論建構以積極回應時代之哲學課題。作為「有宋理學之宗祖」的周濂溪未能真正解決佛、道「體用殊絕」、「天人二本」等理論難題。參閱陳俊民著,張載哲學思想及關學學派,頁五九至六一。然而,審視當代宋明理學研究在詮釋的立場與方法上常常呈現南轅北轍的現象。例如橫渠論「太和」、「太虛」、「氣」與「神化」的天道觀到底是不是一種唯物論的宇宙論?它除了具有宇宙論的內涵之外,其本體論的涵義為何?對於孔孟心性論哲學而言,

6、橫渠的宇宙本體論到底是一種儒學基本精神的偏離,或是儒學存有理論之進一步的發展?還有橫渠論「氣質之性」對於儒家人性論而言是理論的積極發展還是一種偏離?這些課題的一一釐清與評議非本文之篇幅所能全竟其功,然而在釐清與評議這些課題之先,一個基礎的課題在於對橫渠之天道觀、人性論與修養論之整體理論進行一番踏實而確切的理解與評價,此亦正為本文之主要目標。基於以上哲學課題之認知,本文之論述重心嘗試在內聖之學的論述領域裡,從整體性的觀點並透過把握貫串於橫渠之天道觀、人性論與修養論之間,所表現出一個一貫的思惟理路:「一物兩體」或「一體兩用」的辯證思惟理路,貫串其整體思想理論

7、,特別是有關於天道觀、人性論、修養理論。本文之論述範圍限於橫渠貫通性與天道的內聖之學的客觀理解,《宋史‧張載傳》精確地總結橫渠之學:「故其學尊禮貴德,樂天安命,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黜怪妄,辨鬼神。」引自《張載集》,頁三八六。本文限於篇幅與學力,僅就橫渠貫通天道人性內聖之學討論,不涉及禮論等外王學的討論,亦先不涉及橫渠對於佛道本體論心性論所批評之是非曲直。並體會橫渠之思想體系所足以啟發吾人進一步存有反思的基礎,先不涉及橫渠20外王學及禮制之學的部分。因此之故,本文之論述程序,依序安排為「張橫渠所面對的哲學課題」、「天人合一論的思惟理路與理論體

8、系」、「虛氣相即、神化一體的本體宇宙論」、「兼具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人性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