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8293
大小:466.33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3-10-30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泸县第五中学2023年春期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共6页,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第I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长发和卷发B.狗的长毛和白毛C.果蝇的白眼和红眼D.玉米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答案】C【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抓住“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三个特点来判断各选项。【详解】A、人长发和卷发不属于同一种性状,故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B、狗的长毛和白毛不属于同一种性状,故不是相对性状,B错误;C、果蝇的白眼和红眼符合相对性状的定义,故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D、玉米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不符合同一种生物,故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2.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细胞的普遍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B.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C.“老年斑”的出现与色素积累有关D.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时,细胞中的酪氨酸酶不能合成,导致白发【答案】D【解析】【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 、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不等同个体衰老,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详解】A、在个体发育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细胞的衰老,因此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是不同步的,A正确;B、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是细胞衰老的表现之一,B正确;C、衰老细胞中由于色素积累,出现了“老年斑”,C正确;D、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时,细胞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头发变白,D错误。故选D。3.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均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可逆【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点,回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结合选项内容分析答题。【详解】A、无论是成熟个体还是幼嫩个体,细胞的增殖都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和磷脂,因此都含有磷元素,B正确;C、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如精细胞和卵细胞的直接接触,C正确;D、细胞分化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D错误。故选D。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B.光反应的产物之一氧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C.光反应产生的H+和NADP+结合形成NADPHD.NADPH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本身不具有能量【答案】D【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有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和色素,故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A正确;B、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其中氧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B正确;C、光反应产生的H+和NADP+结合电子形成NADPH,C正确;D、NADPH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本身具有能量,D错误。故选D。5.正常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下列关于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完成了中心体的复制B.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而DNA数目不加倍C.细胞分裂末期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D.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40条【答案】A【解析】【分析】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细胞中,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详解】A、玉米是高等植物,无中心体,A错误;B、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但DNA数目不变,B正确;C、玉米是高等植物,在细胞分裂末期,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将细胞质分开,C正确;D、正常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加倍,为40条,D正确。故选A。6.下图甲表示酶促反应,而图乙表示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20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图甲中c和d是同一种物质,则a可能是麦芽糖,但一定不是蔗糖 B.图乙中的曲线④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完全水解C.如果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温度最高D.如果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酶浓度最高【答案】C【解析】【分析】有关酶的知识点: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酶的特性: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最高,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永久性的失活)。3、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以加速反应的进行,酶的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据图甲分析,a代表反应底物,b表示酶,cd表示生成物;分析图乙,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的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则反应速率①>②>③。【详解】A、图甲中c和d是同一种物质,则a可能是麦芽糖,将麦芽糖水解形成2分子的葡萄糖,但是不可能是蔗糖,因为蔗糖酶将蔗糖水解形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A正确;B、根据题意中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20mmol/L,则曲线④表明,物质a在2min内完全水解,B正确;C、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①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最快,但并不一定是最高温度,C错误;D、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酶促反应速率最快,由于酶浓度与酶促反应成正比,则曲线①酶浓度最高,D正确。故选C。7.下列有关遗传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B.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C.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若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D.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表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是表型的内因,表型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 【详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粗绒,短绒与长绒,A错误;B、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表型个体的现象,B错误;C、表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表型一般相同,如果环境不同,其表型可能不同,C错误;D、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和a,D正确。故选D。8.如图表示基因型为RrYy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其中各种雌配子的数量相等,各种雄配子的数量也相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F1中纯合子占1/4,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占1/2B.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F1的基因型有16种C.F1表现出的各种性状既与细胞中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又与环境有关D.该亲本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RrYY:1Rryy:1rrYY:1rryy【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基因型为RrYy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能产生4种配子,说明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图中过程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和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详解】A、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RrYy自交后代中纯合子为1/2×1/2=1/4,基因型和亲本相同的占了1/4,不同的占了3/4,A错误;B、雌雄配子各有4种,所以结合方式有16种,子代基因型有9种,B错误;C、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F1表现出的各种性状既与细胞中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又与环境有关,C正确;D、该亲本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RrYy:1Rryy:1rrYy:1rryy,D错误。故选C。9.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卵原细胞,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答案】D【解析】【分析】在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并且由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的基因型相同,由第一极体分裂产生的两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相同。【详解】一个基因型为TtMm的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如果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次级卵母细胞为TTMM,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ttmm,由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由第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两个极体为tm,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其原因不包括是( )A.减数分裂形成雄配子的染色体具有多样性B.减数分裂形成雌配子的染色体具有多样性C.雌雄配子的结合具有随机性D.有性生殖生物更易受到环境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配子种类的多样性和受精的随机性,使得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2、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种族的繁衍。【详解】AB、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导致雌性和雄性配子都具有多样性,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的原因之一,AB正确;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使后代具有多样性,C正确;D、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性与环境没有必然的关系,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D错误。故选D。【点睛】 11.支原体是一类能引起人体肺部和生殖道感染的原核生物,其结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支原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核糖体是支原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支原体无染色体,其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与人体细胞相比,支原体最显著的特征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答案】A【解析】【分析】1、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为DNA。2、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详解】A、支原体为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为DNA,故支原体的遗传物质为DNA,遗传物质主要是DNA是针对大多数生物而言的,对于支原体而言,遗传物质就是DNA,A错误;B、支原体具有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正确;C、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为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支原体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正确;D、人体细胞为真核细胞,支原体为原核生物,因此与人体细胞相比,支原体最显著的特征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正确。故选A。12.在健康人体细胞中,下列与“方向”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K+可在神经细胞膜两侧双向移动,且均需转运蛋白和ATPB.遗传信息在DNA与RNA间可双向传递,但场所不同C.糖类和脂肪可双向转化,且转化能力相当D.ATP的合成与分解可双向进行,但场所不一定相同【答案】D【解析】 【分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详解】A、K+外流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ATP,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ATP,A错误;B、健康人体中没有RNA向DNA的逆转录,B错误;C、糖类可大量转化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错误;D、ATP的合成场所为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分解场所为所有耗能的部位,D正确。故选D。13.下列关于表观遗传,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遗传中,其基因发生了改变,所以使表型发生改变B.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C.同卵双胞胎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而出现个体差异D.表观遗传的形成只与DNA的甲基化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如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表达。【详解】A、表观遗传中,其基因中碱基序列没有发生改变,而是基因表达改变了,使表型发生改变,A错误;B、表观遗传现象是由于基因表达改变使性状改变,普遍存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B正确;C、同卵双胞胎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遗传物质相同,通常基因甲基化存在个体差异,C错误;D、表观遗传的形成与DNA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有关,D错误。故选B。14.下图为某果蝇(=8)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细胞内的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B.戊时期同源染色体数是乙时期的两倍C.丙和戊时期只能为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后期D.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中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图:染色体和DNA含量都为n,为精子、卵细胞或极体;乙图:染色体数为n,DNA和染色单体数为2n,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丙图:染色体数和DNA数都为2n,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者是体细胞;丁图:染色体数和DNA数都为4n,为有丝分裂后期;戊图:染色体数为2n,染色单体和DNA含量都为4n,为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详解】A、甲可为精细胞或精子或卵细胞或极体,乙可为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丙可为体细胞或减数分裂Ⅱ的后期,丁为有丝分裂后期,戊可为有丝分裂前、中期,或为减数分裂Ⅰ的前、中、后期。DNA复制发生在间期,A正确;B、乙时期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丙可为体细胞或减数分裂Ⅱ的后期,戊可为有丝分裂前、中期,或为减数分裂Ⅰ的前、中、后期,C错误;D、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A。15.鸡的芦花与非芦花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只芦花公鸡和一只芦花母鸡杂交,子代鸡中芦花:非芦花=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A.芦花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公鸡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D.该等位基因在亲代公鸡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一只芦花公鸡和一只芦花母鸡杂交,子代鸡中芦花:非芦花=3:1,可判断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详解】A、一只芦花公鸡和一只芦花母鸡杂交,子代鸡中芦花:非芦花=3:1,可判断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A不符合题意;B、若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代公鸡是杂合子;若该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亲代公鸡仍是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C、无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子代鸡中都可能出现芦花:非芦花=3:1,C符合题意;D、根据子代性状及比例,无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该等位基因在亲代公鸡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下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动物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DE段的一个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B.图2中的细胞①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相应片段的互换C.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2条X染色体D.图2中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答案】C【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图2表示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象表明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细胞质进行不均等的分裂,产生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详解】A、图1中DE段着丝点已经分裂,没有染色单体,A错误;B、图2中的细胞①中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而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C、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如果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则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如果处于减数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过程中,则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C正确;D、图2中细胞②着丝点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卵细胞,D错误。故选C。17.图是某同学构建的基因表达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表示基因,其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B.图中②表示转录,该过程是以基因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C.图中③表示翻译,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D.图中④表示tRNA,一个tRNA能携带多种不同的氨基酸【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翻译是mRNA以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详解】A、图中①表示基因,其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A正确;B、图中②表示转录,该过程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B错误;C、图中③表示翻译,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C错误;D、图中④表示tRNA,一个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D错误。故选A。 18.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过程有a、b、cB.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C.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细胞质D.健康的人体内不会发生d和e过程【答案】C【解析】【详解】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表示DNA的复制,b表示转录,c翻译,A正确。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原料氨基酸由转运RNA运输,B正确。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在细胞核,因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错误。只有病毒体内才存在d(逆转录)和e(RNA)自我复制的过程,D正确。故选C。19.下列关于不同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分析,错误的是()A.乙、丙可能为伴性遗传病B.丁图中父亲和母亲一定都是杂合子C.甲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丙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答案】D【解析】【分析】甲图无中生有,患者为女性,为常染色体隐性病;乙图无中生有,患者为男性,只能判断为隐性;丙图女患者儿子正常,不是X染色体隐性病,不是伴Y遗传,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病或X染色体显性病;丁图有中生无,有个没有病的女儿,为常染色体显性病。【详解】A、乙图无中生有,患者为男性,只能判断为隐性,可为常染色体隐性病或X染色体隐性病;丙图女患者儿子正常,不是X染色体隐性病,不是伴Y遗传,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病或X染色体显性病;故乙、丙可能为伴性遗传病,A正确;B、丁图有中生无,有个没有病的女儿,为常染色体显性病,丁图中儿子、女儿均有正常人,故父母一定都是杂合子,B正确; C、甲图无中生有,患者为女性,为常染色体隐性病,C正确;D、丙图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母亲为杂合子,D错误。故选D。20.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子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即红花:白花比例接近9:7;又由于“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该杂交相当于测交,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由此可以确定该对表现型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并且A_B_表现为红花,其余全部表现为白花。【详解】A、由分析可知,白花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_bb、aaB_、aabb,即F2中白花植株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A错误;B、由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得到的F1(AaBb)自交,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错误;C、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白花比例接近9:7,是9:3:3:1的变式,故控制红花与白花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由A、B的分析可知,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有5种,而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只有4种,D正确。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60分)21.某地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随着气温升高和干旱加剧,当地农业研究所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枸杞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和_____。(2)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的水分供应不足会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从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高温处理会_____(填“增强”或“减弱”)这种影响。(3)植物果实的发育要经历青果期到成熟期的过程,在青果期,随着干旱胁迫加剧,果实中糖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不断降低,而在成熟期,轻度干旱时果实中糖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最高。据此推测,若要提高枸杞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和_____。【答案】(1)①.温度②.干旱程度(顺序可换)(2)①.水分供应不充足,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NADPH减少,C₃的还原减慢进而使净光合速率下降②.增强(3)①.在青果期保证水分供应充足②.在成熟期进行轻度干旱处理【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实验实验目的是研究气候变化对枸杞生长的影响,自变量是干旱程度和温度,因变量是枸杞的净光合速率。【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该实验实验目的是研究气候变化对枸杞生长的影响,自变量是干旱程度和温度,因变量是枸杞的净光合速率。【小问2详解】水分供应不足,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减慢,产生的O2和H+减少,使NADPH和ATP的合成减慢,进而导致C3还原减慢,而高温会增强这种影响,从而导致枸杞净光合速率下降。【小问3详解】在青果期,随着干旱胁迫加剧,果实中糖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不断降低,为提高青果期果实的产量和品质,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在成熟期,轻度干旱时果实中糖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最高,所以成熟期可以进行轻度干旱处理,有利于成熟期果实中糖等营养物质的积累。22.在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其他研究者又利用豌豆做了人工杂交实验,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要实现甲和乙的杂交,母本植株需要在_____________时期进行人工去雄,之后进行套袋隔离。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豌豆具有以下特征: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采用______________研究方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其过程为:提出问题→提出假说→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得出结论。(3)甲为黄色圆粒(YyRr)豌豆,乙为绿色皱粒豌豆。若种子A是黄色圆粒豌豆,发育成的植株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甲为纯种黄粒普通型豌豆,乙为纯种绿粒半无叶型豌豆,F1自交后代类型及数目如下:类型黄粒半无叶型黄粒普通型绿粒半无叶型绿粒普通型数目4131251141421根据结果初步判定,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选填:“符合”、“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若要进一步证明上述观点,可选用F1和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来加以验证,当后代出现___________的结果时,则可支持上述观点。【答案】(1)①.花蕾期(花未成熟)②.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2)①.严格的自花传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②.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③.假说—演绎④.演绎推理(3)YR、yR、Yr、yr(4)①.符合②.绿粒半无叶型③.绿粒普通型:绿粒半无叶型:黄粒普通型:黄粒半无叶型=1:1:1:1【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推出预测的结果,再通过实验来检验,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可以认为假说是错误的。【小问1详解】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若要实现甲和乙的杂交,母本植株需要在花蕾期(花未成熟)时期进行人工去雄,之后进行套袋隔离。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小问2详解】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豌豆具有以下特征:严格的自花传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研究方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其过程为: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小问3详解】若种子A是黄色圆粒豌豆,则基因型为YyRr,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发育成的植株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分别是YR、yR、Yr、yr。【小问4详解】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根据结果初步判定,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绿粒和半无叶均为隐性,若要进一步证明上述观点,可选用F1和表现型为绿粒半无叶型的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来加以验证,当后代出现绿粒普通型:绿粒半无叶型:黄粒普通型:黄粒半无叶型=1:1:1:1的结果时,说明F1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配子,否则为只有两种配子,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23.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与模板链未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此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下图是某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酶A、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两种酶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细胞中同时存在酶A、B、C的细胞有________(填选项)。A.神经细胞B.精原细胞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D.受精卵(3)在动物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的场所有________。过程①中,多肽链合成时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________(用“甲”“乙”及“→”表示)。一个mRNA上可同时连接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R环结构的RNA—DNA杂交体中,形成的碱基的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RNA—DNA杂交体形成后,mRNA不易与模板链分离,推测该片段可能含有较多的________(碱基对)。【答案】(1)①.RNA聚合酶②.DNA聚合酶③.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2)BCD(3)①.细胞核、线粒体②.乙→甲③.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4)①.A—T、U—A、C—G(或G-C)②.C—G(或G-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过程①表示翻译;过程②表示DNA复制,其中酶C表示DNA聚合酶,酶B表解旋酶;右侧形成信使RNA,表示转录,酶A表示RNA聚合酶.【小问1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酶A为RNA聚合酶,酶C为DNA聚合酶;这两种酶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因此造成这两种酶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小问2详解】神经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进行DNA复制,能进行转录和翻译,不存在酶C(DNA聚合酶),存在酶A(RNA聚合酶)、酶B(解旋酶),其精原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和受精卵均能进行细胞分裂,能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因此同时含有酶A(RNA聚合酶)、酶B(解旋酶)、酶C(DNA聚合酶)。故选BCD。【小问3详解】②是DNA复制过程,在动物细胞中,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能进行,因此在动物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①是翻译过程,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先进行翻译的核糖体上的肽链更长),多肽链合成时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乙→甲;一个mRNA上可同时连接多个核糖体,这样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小问4详解】根据DNA和RNA含有的碱基种类可知,R环结构的RNA-DNA杂交体中,形成的碱基的配对方式是A-T、U-A、C-G(或G-C)。C-G之间有3个氢键,而A-T、U-A之间含有2个氢键,因此C-G含量越高,分子结构越稳定,所以RNA-DNA杂交体形成后tmRNA不易与模板链分离,推测该片段可能含有较多的C-G碱基对。【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转录,要求考生识记DNA复制和遗传信息转录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24.某种蝴蝶(ZW型)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雌性蝴蝶只有黄色,雄性蝴蝶有黄色、白色两种。口器的长短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选择纯合黄色长口器雌蝴蝶和纯合黄色短口器雄蝴蝶杂交,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和a控制的性状不同,本质上是两基因的____________不同;基因A/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2)口器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颜色与口器长短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3)亲本雌蝴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让F1雄蝴蝶与母本回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按图示中F2形式书写)。【答案】(1)①.脱氧核苷酸(碱基)排列顺序②.在减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A和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①.长口器②.是(遵循),控制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而控制口器长短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3)①.aaZBW②.黄色长口器雄:白色长口器雄:黄色长口器雌:黄色短口器雌=1:1:1:1【解析】【分析】对于此类题目,需要两对性状分开来看。亲本黄色和黄色杂交,F1都是黄色,F2雌雄蝴蝶中黄色和白色之比为1:1,说明黄色为显性,也说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雌性蝴蝶只有黄色,雄性蝴蝶有黄色、白色两种,子代又出现了白色,说明亲本雌性的黄色为aa,雄性的黄色为AA,F1都是Aa。亲本长口器雌性和短口器雄性杂交,F1雌性都是短口器,雄性都是长口器,表现出了性别间的不同,可以证明基因在Z染色体上,因子代雌雄表现型完全不同、亲本为纯合子,则亲本基因型为ZbZb×ZBW,可判断父本为隐性。【小问1详解】基因之间的不同,本质上是两个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分离定律发生减数分裂时,在减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A和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小问2详解】 通过亲本与F1代的表现型分析,F1代雌雄之间表现型完全不同,可推知其父本长口器为隐性。由分析可知,控制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而控制口器长短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颜色基因的基因型雌性为aa,雄性为AA;亲本口器基因型为ZbZb×ZBW,故亲本雌蝴蝶基因型为aaZBW。F1雄蝴蝶基因型为AaZBZb与母本aaZBW回交,子代Aa:aa=1:1,雌性都为黄色,雄性黄色:白色=1:1。对于口器来说,雄性都是长口器,雌性出现长口器:短口器=1:1,故子代黄色长口器雄:白色长口器雄:黄色长口器雌:黄色短口器雌=1:1:1:1。【点睛】本题考查通过表现型判断基因的位置,以及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需要熟知遗传规律的实质,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能力。25.请回答下面有关实验的问题:(1)用洋葱根尖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将细胞分散开可以进行________等操作;在该实验中,若只跟踪分生区的一个特定细胞,则无法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其原因是________。(2)以下是几位同学进行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情况:甲同学从解离液中取出材料,立即染色,实验效果很差;乙同学将已染色的材料立即盖上盖玻片观察,看不清细胞;丙同学将制好的玻片直接用高倍镜观察,花了很多时间,找不到细胞。请分析:①甲同学实验效果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同学看不清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周期为12个小时,显微镜下统计各时期的细胞数目如下:间期880个,前期67个,中期18个,后期和末期共35个。则间期所占时间约为________(单位为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4)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下列因素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________。①取材时间 ②根尖培养温度 ③解离时间④载玻片厚度 ⑤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答案】(1)①.解离、压片②.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2)①.没有进行漂洗,影响了染色效果②.没有滴加清水和进行压片,细胞重叠③.应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3)10.6h(4)①②③⑤【解析】 【分析】“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持续时间最长,故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由于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故不能观察到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小问1详解】用洋葱根尖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捣碎根尖、压片等操作的目的都是将细胞分散开;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不再继续分裂,因此在该实验中,若只跟踪分生区的一个特定细胞,则无法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小问2详解】装片的制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①甲同学从解离液中取出材料后没有经过漂洗就立即染色,这样会影响染色效果,导致实验效果较差。②乙同学将已染色的材料立即盖上盖玻片观察,没有滴加清水和进压片处理,这会导致细胞彼此重叠,不易观察。③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应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原则,即应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而丙同学将制好的玻片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因此难以找到细胞。【小问3详解】间期所占时间为12×880÷(880+67+18+35)=10.6h。【小问4详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