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8285
大小:352.04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3-10-30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泸县第五中学2023年春期高一第二学月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共6页,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检测某动物组织细胞时,发现其酶的催化效率极低,细胞萎缩、细胞核体积变大,则该细胞正在进行()A.细胞衰老B.细胞分裂C.细胞凋亡D.细胞分化【答案】A【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而细胞分裂、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都不具备这些特征,BCD错误,A正确。故选A。2.下列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D.纯合子与杂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答案】B【解析】【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者都是隐性基因的是纯合子;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称为杂合子。【详解】A、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A错误; B、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B正确;C、若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为杂合子,C错误;D、纯合子与杂合子杂交的后代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D错误。故选B。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圆粒和黄粒B.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C.兔的长毛和黑毛D.大麦的高秆和小麦的矮秆【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详解】A、豌豆的圆粒和黄粒符合“同种生物”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狗的长毛和黑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大麦的高秆和小麦的矮秆不是同一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B。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胎儿发育过程中,指间细胞消失是基因决定的B.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结果C.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及细胞坏死都是受基因直接控制的D.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诱导细胞凋亡,自噬过程主要依靠溶酶体的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详解】A、胎儿发育过程中,指间细胞消失是基因决定的,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B、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可以形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B正确;C、细胞坏死是种种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损伤和死亡,不受基因直接控制,C错误;D、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诱导细胞凋亡,自噬过程主要依靠溶酶体的作用,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细胞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D正确。故选C。 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B.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C.所有生物的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都不同步D.“自由基学说”认为衰老是因为端粒损伤【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都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详解】细胞分化的过程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使一个或一种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A错误。衰老细胞的细胞大小、结构、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B正确。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和死亡,对多细胞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不是同步的,但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错误。端粒损伤是“端粒学说”,不是“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学说”是指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反应中产生了自由基,D错误。6.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A.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B.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C.后期有着丝点分裂D.分裂末期在细胞中部不能形成细胞板【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在有丝分裂的后期都进行着丝点分裂,在末期染色体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A、B、C均错误;在有丝分裂末期,植物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细胞板向周围扩展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直接缢裂成两个子细胞,D正确。7.图为某一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物为一种植物B.该细胞中含有8个DNA,8条染色单体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含有细胞壁,但不含中心体,属于植物细胞。该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图示细胞没有中心体,含有细胞壁,属于高等植物细胞,A正确;BC、该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含染色单体,B错误,C正确;D、图示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B。8.以植物为实验材料,在无致死现象且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关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及其证明,错误的是()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让F1进行自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让F1进行测交,若子代出现1:1的表现型比,则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亲本杂交,F1只出现高茎,则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答案】D【解析】【分析】按照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杂合子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离。【详解】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A正确; B、F1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原因是F1产生两种1:1的雌配子,和两种1:1的雄配子,且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因而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C、让F1进行测交,子代出现1:1的表现型比,原因是F1产生两种1:1的配子,隐性个体产生一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因而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正确;D、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亲本杂交,F1只出现高茎,不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错误。故选D。9.一般来说,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器有( )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高尔基体④中心体⑤内质网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和线粒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故A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下列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的是()A.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性状的现象属于性状分离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不一定属于等位基因C.体细胞中形状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D.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最早从F1发现了不同于融合遗传的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4、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表现型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详解】A、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性状,该现象属于性状分离,A正确;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不一定属于等位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B正确; C、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C错误;D、融合遗传主张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最早从F1的性状发现了不同于融合遗传的现象,D正确。故选C。11.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卵细胞含有四分体B.卵细胞形成过程发生了2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C.精细胞需要经过变形形成精子D.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数目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卵细胞形成的过程: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精子形成的过程: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详解】A、联会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形成一个四分体,卵细胞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不存在四分体,因此卵细胞不含四分体,A错误;B、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别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了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因此卵细胞形成过程发生了2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B正确;C、精细胞经过变形才形成精子,此过程中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C正确;D、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而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4个精子,形成的子细胞数目相等,D正确。故选A。12.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为8条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含有2条染色体,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C错误;D、根据四幅图所处细胞分裂的时期,可排序为①③②④,且图中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因此可能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13.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已知该种植物可进行自花传粉,A、a,B、b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乙基因型为:aabbB.由结果推测植株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1:1:1:1C.植株甲自交后代仍是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植株甲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详解】A、由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可知,Aa:aa=1:1,说明植株乙是aa,Bb:bb=1:1,说明植株乙是bb,故植株乙的基因型是aabb,A正确; B、有题意可知,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杂交,属于测交,故后代基因型比例也是植株甲产生配子的比例,AB:Ab:aB:ab=1:1:1:1,B正确;C、植株甲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3×3=9种,表现型=2×2=4种,C正确;D、植株甲自交后代中,纯合子为AABB、AAbb、aaBB,aabb,各站1/16,故纯合子共占4/16=1/4,D错误。故选D。14.科学家将人体皮肤细胞诱导形成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可以分裂、分化为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等多种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细胞是一类保留着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B.皮肤细胞和由它诱导形成iPS细胞的蛋白质完全相同C.iPS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后,染色体数量不变D.iPS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存在差异【答案】B【解析】【分析】胚胎干细胞:(1)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即囊胚期的内细胞团)。(2)特点: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ES细胞可不断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以进行某些遗传改造。【详解】A、干细胞是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A正确;B、将人体皮肤细胞诱导形成“iPS细胞”,“iPS细胞”和皮肤细胞的作用不同,二者的蛋白质也不完全相同,B错误;C、iPS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后,其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因此,染色体数量也不变,C正确;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iPS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存在差异,D正确。故选B。15.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以上比例可知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B.作为亲本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都为杂合子C.亲本紫茎缺刻叶会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D.子代绿茎缺刻叶有2种基因型【答案】C【解析】【分析】设茎颜色基因为A、a,叶片性状的基因为B、b;两对性状分别分析,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即紫茎:绿茎=1;1,亲本基因型为Aa和aa;缺刻叶:马铃薯叶=3:1,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且缺刻叶为显性。【详解】A、亲本都是缺刻叶,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缺刻叶是显性,A正确;B、设茎的颜色基因为A、a,叶片性状的基因为B、b,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亲本基因型为为Bb和Bb,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B正确;CD、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即紫茎:绿茎=1;1,亲本基因型为Aa和aa,茎的颜色显隐性未知,若紫茎为显性,绿茎为隐性,则亲本紫茎缺刻的基因型为AaBb,绿茎缺刻的基因型为aaBb,AaBb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子代绿茎缺刻叶有2种基因型(aaBb、aaBB);若紫茎为隐性,绿茎为显性,则亲本紫茎缺刻的基因型为aaBb,绿茎缺刻的基因型为AaBb,aaBb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子代绿茎缺刻叶有2种基因型(AaBb、AaBB),C错误,D正确。故选C16.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间质表型细胞的过程称为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科研人员利用EMT的关键阶段成功诱导小鼠乳腺癌细胞转化为无害的脂肪细胞,并且完全停止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乳腺癌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时其基因表达未改变B.人类接触致癌因子的作用就一定会产生癌细胞C.EMT诱导产生的脂肪细胞仍可以进行核DNA的复制D.乳腺癌细胞在经历EMT时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可塑性【答案】D【解析】【分析】1、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2、癌细胞的特征:(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降低,导致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小,易于扩散转移;(4)失去接触抑制。 【详解】A、癌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表达出脂肪生成因子等与脂肪生成有关的物质,基因表达情况发生改变,A错误;B、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人体的正常细胞有可能发生癌变成为癌细胞,B错误;C、EMT诱导产生的脂肪细胞完全停止增殖,因此无法进行核DNA的复制,C错误;D、乳腺癌细胞经EMT可诱导成为脂肪细胞,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可塑性,D正确。故选D。17.下图是“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示意图,甲、乙两个桶中分别装有标记D、d的两种小球各30个。下列相关实验及结果的表述错误的是()A.甲桶、乙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B.小球D代表雌配子,小球d代表雄配子C.两桶中的小球随机组合代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多次抓取的组合类型数量比约为1DD:2Dd:1dd【答案】B【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桶、乙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在雌雄生殖器官内可以形成相应配子,且甲桶中的配子D:d=1:1,乙桶中的配子D:d=1:1,分别在甲桶和乙桶中摸出一个小球随机结合是模拟的是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的过程。【详解】A、甲桶、乙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在雌雄生殖器官内可以形成相应配子,A正确;B、甲桶、乙桶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即:若甲为雌性生殖器官,则甲桶中的D和d小球都表示雌配子,乙桶中的D和d小球都表示雄配子,B错误;C、两桶中的小球随机组模拟的是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D、甲桶中的配子D:d=1:1,乙桶中的配子D:d=1:1,根据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特点,多次抓取的组合类型数量比约为1DD:2Dd:1dd,D正确。故选B。18.摩尔根用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 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且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若要通过测交实验验证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下列测交组合能验证的是()A.F1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B.F1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C.F1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D.F1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答案】C【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许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现象。人类了解最清楚的是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伴性遗传。【详解】A、测交为与隐性个体进行杂交,F1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不是测交实验,A错误;B、F1雌果蝇(XBXb)与白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雌雄中表现型比例相同,无法验证在X染色体上,B错误;C、F1雄果蝇(XBY)与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后代雌性为红眼(XBXb),雄性为白眼(XbY),可以验证基因在X染色体上,C正确;D、F1雄果蝇(XBY)与红眼雌果蝇(XBXb)杂交不是测交,D错误。故选C。19.如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黄身基因与白眼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该图是摩尔根和学生绘出的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由图示可知,控制果蝇图示性状的基因在该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果蝇的黄身和棒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详解】A、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所以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A项正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项正确; C、黄身基因与白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项正确;D、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属于非等位基因,D项错误。故选D。20.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独立遗传,且基因A、b、C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下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纯合子代的概率为()A.63/64B.1/64C.31/32D.1/32【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A_bbC_的个体能将无色物质转化成黑色素。【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图可知,基因型A_bbC_的个体能将无色物质转化成黑色素。因此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纯合子代AAbbCC的概率为:1/4×1/2×1/4=1/32,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21.图1是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细胞结构,图2表示该细胞内部分细胞器的物质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与图1相比,发菜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结构④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容易被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结构⑤代表的是________。(3)图1分泌物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的过程中,经过的具膜结构依次为________(填标号)。(4)图2中的A和C分别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可分离得到各种细胞器。【答案】(1)没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①.碱性②.核仁(3)②⑦⑨(4)①.①线粒体②.③核糖体③.差速离心【解析】【分析】分析图1可知,①是线粒体、②是内质网、③是核糖体、④是染色质、⑤是核仁、⑥是核膜、⑦是高尔基体,⑧是细胞核,⑨是细胞膜,⑩是细胞质基质;图2中,A细胞器含有脂质、蛋白质和核酸,说明该细胞器含有生物膜和核酸,动物细胞中应为线粒体;B细胞器只含蛋白质和脂质,说明该细胞器含有生物膜,动物细胞中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C细胞器只含蛋白质和核酸,不含磷脂,说明不含生物膜,应为核糖体。【小问1详解】发菜为原核生物,与图1真核细胞相比,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小问2详解】图1中结构④染色质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结构⑤代表的是核仁;【小问3详解】图1分泌物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的过程中,经过的具膜结构依次为②内质网⑦高尔基体⑨细胞膜; 【小问4详解】图2中的A和C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线粒体③核糖体,采用差速离心法可分离得到各种细胞器。22.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当光照强度大于6klx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2)当光照强度为4klx时,该植物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是________mg/100cm2/h,此光照下,该植物根尖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3)据甲图分析,适当增加外界环境中CO2浓度,理论上c点将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变”)。(4)在图甲c点,突然停止光照,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5分子的含量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5)由图乙可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_点。向该密闭的玻璃温室中充入14C标记的14CO2,在植物体内最先检测到含有14C标记的化合物是________(不考虑14CO2)。【答案】(1)CO2浓度(2)①.12②.线粒体、细胞质基质(3)左移(4)减少(5)①.h②.C3【解析】【分析】1、分析图甲:纵坐标表示净光合速率,a点表示呼吸作用速率;b点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c点表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点对应的光照强度表示光饱和点。2、分析图乙:曲线表示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定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曲线下降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而图中f、h两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刚好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小问1详解】当光照强度大于6klx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其净光合速率不变,此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小问2详解】 植物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代表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因此当光照强度为4klx时,该植物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是6+6=12mg/100cm2/h,植物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该植物根尖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小问3详解】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光合速率提高,更少的光照就能达到光补偿点,因此理论上c点将左移。【小问4详解】当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还原C3形成的C5减少,CO2和C5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5分子的含量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是减少。【小问5详解】从图乙中可以看出,f~h段CO2不断减小,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会释放氧气,h点以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会从外界吸收氧气,所以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h点。暗反应中,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故在植物体内最先检测到含有14C标记的化合物是C3。23.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⑤⑥⑦细胞的核基因相同,但细胞内_____(填分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从而导致这三种细胞出现了形态、结构、功能上的差异。(2)过程b是_____过程,⑤⑥⑦三种细胞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3)衰老和凋亡是细胞_____(填“正常”或“不正常”)的生命历程,关于细胞衰老的原因目前主要是_____学说和_____学说。(4)对于人体来说,在a、b、c三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有_____。【答案】(1)RNA和蛋白质(2)①.细胞分化②.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①.正常②.自由基③.端粒(4)a、b、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细胞分裂过程,该过程细胞的数目增多,但细胞的种类不变;b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细胞的数目不变,但细胞的种类增多;c表示细胞衰老、凋亡过程。 【小问1详解】⑤⑥⑦细胞均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因此细胞中的核基因都相同,但⑤⑥⑦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细胞中的RNA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从而导致这三种细胞出现了形态、结构、功能上的差异。【小问2详解】过程b增加细胞种类,表示细胞分化过程,⑤⑥⑦三种细胞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小问3详解】衰老和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关于细胞衰老的原因目前主要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小问4详解】对于人体来说,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细胞衰老都是正常的生命历程,对人体都有利。【点睛】本题结合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分裂和细胞衰老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衰老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4.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是由三个等位基因A、A-、a决定的·这三个等位基因决定的性别与显隐性关系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基因性别显隐性关系A雄性A对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A-雌雄同株a雌性(1)自然条件下,该植物雄性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雌性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雌雄同株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2)自然状态下,要获得纯合雌雄同株植株,且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不同,可采用的亲本组合有(用基因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子代中有1/4是雌株,则父本的表型可能为____________,母本的表型一定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AA-、Aa②.aa③.A-A-、A-a(2)①.AA-×A-A-②.AA-×A-a③.A-A-×A-a(3)①.雌雄同株或雄株②.雌雄同株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A-A-、A-a,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由于雌性个体和雌雄同株的个体都不能产生A基因,因此雄性个体不含AA个体,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自然条件下,该植物雄性植株的基因型是AA-,Aa,雌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a,雌雄同株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小问2详解】自然状态下,要获得纯合雌雄同株植株,即A-A-,需要父本和母本均含有基因A-,且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不同,可以是雄性亲本与雌雄同株的个体杂交,也可以是两个雌雄同株的个体杂交,所以亲本基因型可为AA-×A-A-、AA-×A-a、A-A-×A-a。【小问3详解】若子代中有1/4是雌株,即aa出现的概率为1/4,则亲本应均含有a,亲本基因型可能为Aa×A-a或A-a×A-a,故父本的表型可能为雌雄同株或雄株,母本的表型一定是雌雄同株。【点睛】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25.大豆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控制,请分析表中大豆花色的3个遗传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组合亲本性状表现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紫花白花①紫花×白花405411②紫花×白花8070③紫花×紫花1240413(1)通过表中数据可判断____________花为显性性状,能判断出显性花色类型的组合是____________(填组合序号)。(2)大豆花为两性花,在做上述杂交实验时,首先要对母本进行____________,再进行套袋,然后进行____________,再进行套袋,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组合①②F1中紫花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组合③杂交的后代既有紫花又有白花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4)若将组合③F1中所有个体自交,各植株繁殖能力相同。则F2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答案】(1)①.紫花②.②③(2)①.去雄②.人工授粉③.防止外来花粉干扰(3)①.Aa、Aa②.性状分离(4)3/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大豆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3:1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由于组合②中两表现不同的亲本紫花和白花杂交,子代只有紫花,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组合③中同种表现的紫花杂交,子代有紫花和白花,出现了性状分离,且比例为紫花:白花=3:1,也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小问2详解】大豆花为两性花,在做上述杂交实验时,首先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避免其自交;再进行套袋,然后进行人工授粉,再进行套袋,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小问3详解】由于紫花为显性性状,其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所以根据亲本性状的表现型和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可推测出组合①为Aa×aa,其中F1紫花是Aa,组合②杂交组合是AA×aa,其中F1紫花是Aa;组合③杂交的后代既有紫花又有白花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小问4详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