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6339
大小:415.4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3-10-30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21级高二下第2学月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1.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以下对各学派描述匹配正确的是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②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③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A.儒;墨;法;道B.墨;法;儒;道C.儒;法;墨;道D.道;法;墨;儒【答案】C【解析】【详解】①出自儒家学派孔子,②出自法家韩非子,③出自墨家墨子,④出自道家老子,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材料主要体现了董仲舒A.“大一统”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C.天人感应思想D.“三纲五常”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王者必受命而后王”“通以己受之于天也”可知,董仲舒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君主一统天下,故选B;大一统思想是政治上的统一和文化的统一,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信息与“三纲五常”无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王者必受命而后王”“通以己受之于天也”,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对于天文现象,朱熹说:“日月之说,沈存中(沈括)笔谈中说得好,日食亦非散光,但为物掩耳”。对于潮汐的现象,朱熹说“潮之迟速大小自有常。旧见明州人说,月加子午则潮长,自有此理。沈存中笔谈说亦如此。”由此可知A.自然现象的解释受理学影响B.科技与理学不完全冲突C.传统科技注重理论规律探索D.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朱熹认可沈括科技著作中对日食、潮汐等天文现象的分析,体现了科技与理学不完全冲突,B项符合题意;朱熹对天文现象的认识未体现理学信条,A项错误;传统科技重视经验总结,C项排除;朱熹关于日食等天文现象的认识不能说明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形成,D项错误。4.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口号,同一时期的顾炎武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后的王夫之则要求“不以天下私一人”。这些主张和要求A.否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基于对宋明理学的继承C.折射出强烈的个体意识D.否定了古代君主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黄宗羲反对专制君主,顾炎武提出新的天下观和王夫之要求“循天下之公”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主张折射出他们强烈的个体意识和文人士大夫社会责任感,C选项正确;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人没有跳出儒学的范畴,没有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三人对宋明理学的基本态度是批判和反思,B选项不符合题意;三人反对专制的君主,但并不否定君主制度,D选项错误。5.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同时还列举了很多“非中国”(中原以外)之物。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重实验,轻理论B.重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C.重民生,轻生产D.注重引进外来先进技术【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可知《齐民要术》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以前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说明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重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故选B;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对实验的重视,排除A;我国古代科技重视实践,所以不可能轻视生产,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6.唐朝时,士大夫最爱金碧辉煌的壁画,壁画规模宏大,用色流光溢彩,而到了宋代,上流社会流行淡雅的水墨画,在尺寸之间展现文人意趣。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宋代绘画风气转变的因素是A.朝廷实行“强干弱枝”政策B.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主流C.市民文化的影响扩大D.科举考试影响到文化取向【答案】B【解析】【详解】理学相比之前的儒学,有两个明显的取向,一个是更加追求哲理,二个是追求对欲望的克制,反映在绘画上就会使绘画更加追求意境、用色更加克制及淡雅,B项正确;题干未提及国家政策,排除A;题干反映的是文人意趣,显然和市民文化关系不大,而且市民文化反而不追求淡雅和高远的意趣,排除C;科举制并不考绘画,因此并不能导致文化取向转变,加之唐代也存在科举制,因此这一制度不能作为两朝画风转变的原因,排除D。7.《史记屈原列传》云:“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离骚》A.抨击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黑暗B.继承《诗经》浪漫主义精神C.与《诗经》的创作手法一致D.其精神实质来源于《诗经》【答案】D【解析】【详解】司马迁认为《离骚》兼有《国风》《小雅》的特征,即《离骚》的精神实质来源于《诗经》,D正确;《离骚》创作于战国时期,排除A;《诗经》风格是现实主义,排除B;《离骚》和《诗经》的创作手法并不一致,排除C。8.魏源认为土“夷”专指“残略性情之民,未知王化者言之”,而洋“夷”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魏源的这一思想A.恪守着“天朝上国”的观念B.主张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C.与当时主流社会思想相吻合D.利于士大夫接受“师夷”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源的这一思想将土“夷”和洋“夷”做了区分,夸赞洋“夷”,这一思想没有改变对周边少数民族即土“夷”的歧视,在当时“天朝上国”观念盛行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少与守旧派的思想冲突,进而让更多的人接受洋“夷”的文明成果,利于士大夫接受“师夷”思想,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将华夏以外都称之为蛮夷,魏源的思想是对传统“天朝上国”观念的突破;B选项正确,魏源是地主阶级改革派,学习西方仅局限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未上升到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层面;C选项错误,这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新思潮,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并不吻合。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9.陈独秀在1919年提出,“最进步的政治,必是把社会问题放在重要地位,别的都是闲文”,若“社会经济的问题不解决,政治上的大问题没有一件能解决的。社会经济简直是政治的基础”。比较他三年前所说的“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可见陈独秀的思想A.从个体伦理自觉向社会经济民生倾斜B.从资产阶级自由思想走向马克思主义C.依然体现了重视国家轻视国民的取向D.强调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同等重要【答案】A【解析】【详解】“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说明陈独秀强调伦理问题的重要性,“社会经济的问题不解决,政治上的大问题没有一件能解决的”说明陈独秀重视社会经济民生问题,材料辨明陈独秀从个体伦理自觉向社会经济民生倾斜,故选A,排除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陈独秀的思想走向马克思主义,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重视国家轻视国民的信息,排除C。10.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用西方文化(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传统,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他率领一批旧时代的人一农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以下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文章是(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阐述的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故答案为B项;A项是李大钊的著作,排除;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表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D两项是新中国成立后,均排除。11.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A.完成了拨乱反正B.推动了工作重心转移C.有利于思想解放D.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答案】C 【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整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了思想动员;1992年的“南方谈话”,解决了市场经济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为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奠定思想基础,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的召开,推动了拨乱反正工作的展开,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但“南方谈话”没有推动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改革开放的开始;“南方谈话”为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奠定思想基础,是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排除D项。故选C项。12.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陆定一在会议上说:“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批评。”这说明A.“双百”方针已成为科学文化工作的指导方针B.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C.当时在科学文化创作领域存在偏激现象D.中共中央认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陆定一的讲话可以看出,当时没有做到“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没有“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这表明当时在科学文化创作领域存在偏激现象,故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于1956年4月提出,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A;B、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故选C。13.1956年,毛泽东首次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做出明确表述:“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之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A.是基于当时社会转型的需要B.强调了政治教育的重要性C.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D.纠正了教育领域“左”的错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我们的教育方针,……使之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可知,我国的教育方针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适应了当时我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需要,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强调了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教育优先发展”,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56年”“我们的教育方针,……使之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联系三大改造完成的背景分析解答。14.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王阳明提出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为遏制伪善流行,特别强调要做到“知行合一”。这反映了二者都A.强调践行美德B.重视智慧发展C.注重等级秩序D.关注理性思考【答案】A【解析】【详解】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是道德修养的关键并特别强调“知行合一”。这反映了二者不仅提倡美德,而且强调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美德,故A正确;重视智慧发展不符合材料中王阳明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注重等级秩序和关注理性思考,故CD错误。15.恩格斯说过:“欧洲在14世纪后以封建制度解体和城市兴起为基础发生了文艺复兴,它以理性、人文主义和科学击破了教会的精神独裁,掀起了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据此可知,当时A.城市的发展是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B.文艺复兴粉碎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C.文艺复兴直接引发了近代科技革命D.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以封建制度解体和城市的兴起为基础,突破了教会精神独裁,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选项正确;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非城市的发展,A选项错误;文艺复兴打破了神学世界观的束缚,但并没有粉碎人们对上帝的信仰,B选项错误;文艺复兴“直接”引发了近代科技革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选项错误。16.原本德意志地区没有统一德语,自从马丁•路德以其家乡的中东部德语,融合了部分北德和南德的方言,把希腊语圣经翻译成德语圣经,统一的书面德语才初步形成。材料表明( )A.路德为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B.宗教改革就是确定“教随国定”原则C.德国要实现统一必须先统一圣经D.路德的行动有利于德国民族意识发展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根据材料“自从马丁•路德以其家乡的中东部德语,融合了部分北德和南德的方言,把希腊语圣经翻译成德语圣经,统一的书面德语才初步形成”可知,路德的行动促进了德国语言的统一,有利于德国民族意识发展,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马丁·路德的行为有利于德国语言的统一,有利于德国民族意识发展,没有体现路德为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路德的行动有利于德国民族意识发展,没有体现宗教改革就是确定“教随国定”原则,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马丁·路德的行为对德国民族意识发展的影响,没有体现德国要实现统一必须先统一圣经,并且表述过于绝对,故C选项错误。17.以魁奈为首的重农主义认为,和物质世界一样,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必然规律和可以测定的。拉美特利直接宣称人是机器,他说:“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这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这表明启蒙思想家A.对理性主义质疑和反思B.力图融合自然与社会法则C.揭示了人类社会规律D.从自然科学中受到了启示【答案】D【解析】【详解】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与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自然秩序,有必然规律和可以测定,宣称人是机器等,体现了自然科学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材料未质疑理性主义,A项排除;融合自然与社会法则属于对材料的曲解,B项排除;材料没有如《共产党宣言》一样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C项排除。18.18世纪法国令人向往,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大大发展了起源于英国的启蒙运动。他们苦苦思索个人权利从何而来,国家权力从何而来,如何处理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核心问题。下列各项中,与这些“核心问题"的思考对应正确的是A.自由平等--社会契约--理性王国B.人民主权--自由平等--以民为本C.天赋人权--开明专制--分权制衡D.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分权制衡【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赋人权思索的是个人权利从何而来,社会契约思索的是国家权力从何而来,分权制衡思索的是如何处理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故D正确;自由平等、人民主权和个人权利从何而来无关,故AB错误;开明专制和国家权力从何而来无关,故C错误。19. 近现代某文学流派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对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现,力图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下列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A.《悲惨世界》B.《战争与和平》C.《母亲》D.《等待戈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雨果的《悲惨世界》和材料中提到的“执着于理想”,要“用美丽理想代替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的浪漫主义风格一致,A选项正确;《战争与和平》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母亲》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等待戈多》是后现代主义,三者均不属于“描绘理想生活”,“美丽幻想”的浪漫主义风格,BCD三个选项错误。20.某一画派“绘画最突出的视觉革命就是抛弃了学院派绘画最为重视的固有色观念,由光的变化来决定色彩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一场色彩的革命”。下列作品属于这一绘画风格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中的“视觉革命”、“由光的变化来决定色彩的变化”、“色彩的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绘画风格符合印象派绘画的特征,《日出印象》属于印象派,C正确;《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A错误;《石工》是现实主义,B错误;《梦》属于现代主义,D错误。【点睛】印象派绘画的特征是注重“光”和“色”。21.梭伦改革宣布之前,这些人借来钱买下了大量的土地,其后不久随着各种债务被取消,他们变成了富人。材料中所述的措施是A.发展工商业B.解负令C.四百人会议D.陪审法庭【答案】B【解析】 【详解】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规定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做抵押,从而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答案为B项;发展工商业推动了雅典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排除A项;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排除C项;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排除D项。22.《商君书·更法》说:“孝公平画(同大臣研讨强国大计),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实施变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由此可知,“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的重要原因是其A.消灭了贵族势力B.立足于人民利益C.实现了移风易俗D.维护了君主权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可知,秦孝公想要通过变更法度来治理国家,通过改变礼制来教化百姓,实现了移风易俗,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所以C正确;商鞅变法直接打击旧贵族势力,“消灭了贵族势力”说法绝对,所以A错误;“立足于人民利益”说法错误,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并不是立足于人民利益,所以B错误;“维护了君主权威”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D错误。23.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遗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这项措施A.打击了地主势力B.平均分配了土地C.消除了民族隔阂D.保证了赋役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因此这项措施保证了赋役需要,故答案为D项;均田制没有触动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没有起到打击地主势力的作用,排除A项;地主和官僚仍然占有大量土地,这项措施没有做到平均分配土地,排除B项;这项措施只是调整了国家与地主、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民族关系,排除C项。24.此法实行后,原本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重利盘剥新政策,蜕变成国家垄断市场、货源、价格,甚至批发与零售也被政府官员所操纵,哪怕想做不大的生意,也要先过政府官员这几道关口。这段文字描述的是王安石变法中的A.市易法B.保甲法C.募役法D.方田均税法【答案】A【解析】 【详解】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是政府直接收售物资,参与交易,以平抑市场物价的一种政策措施,后来蜕变为国家垄断市场的手段,故答案为A项;保甲法是对民众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排除B项;募役法是将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排除C项;方田均税法是丈量田地、确定田赋等第、增加税收的措施,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个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17、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尤以政治制度影响巨大。伏尔泰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美好的制度。”他还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并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且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材料三较晚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鸠、卢梭等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毫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1)根据材料一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风”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探讨两者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答案】(1)同:主张人性解放;发展商品经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异: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构建资产阶级国家蓝图。中国启蒙思想家仍是儒学体系内的批评,未能促进社会转型,而西方启蒙思想则宣告近代社会(或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2)原因: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们的理论建设要求;中国文化自身的吸引力。(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3)态度:伏尔泰尊崇儒学认为儒学是最好最符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认为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共同:批判教会神学与封建专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解析】 【详解】(1)根据“提不出新的社会方,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还是西方的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但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则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2)分别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欧洲的角度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考虑及解答。(3)根据“‘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美好的制度’、‘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可知伏尔泰对儒学表现出一种赞赏态度,认为儒学是最好最符合理性的哲学,而孟德斯鸠和卢梭则批判儒学,认为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他们虽然对儒学的态度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利用儒学来批判教会神学与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然而,在人类文明的朝霞时期,当中华文明同西方文明各古代文明勃兴之后,就自然地波浪式的向外扩展,影响着各自的周边地区,日渐远去日久天长,自然会获得彼此的最初信息。中国和遥远的西方这两种陌生的文明一经接触,就势必引出彼此影响,相互吸收的更大兴趣与需求。——河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任意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中国和西方文化彼此影响,相互吸收。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其基督教的同时也将西方的学说介绍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为中国人打开了观察西方文化的窗口,冲击了某些传统思想,对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具有启蒙作用。大致同时期,中国四大发明传到西方,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新航路开辟。儒家文化传播到西方,推动了西方的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中西文化相互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中华文明同西方文明各古代文明勃兴之后,就自然地波浪式的向外扩展,影响着各自的周边地区,日渐远去日久天长,自然会获得彼此的最初信息”、“中国和遥远的西方这两种陌生的文明一经接触,就势必引出彼此影响,相互吸收的更大兴趣与需求”可拟定观点:中国和西方文化彼此影响,相互吸收。根据题意要求,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其基督教的同时也将西方学说介绍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为中国人打开了观察西方文化的窗口,冲击了传统思想,对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具有启蒙作用。在同一时期,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西方,也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新航路开辟。儒家文化传播到西方,推动了西方的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等等。综上所述,中西文化相互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各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范仲淹在科举改革中实行举人合保,官员稽查,保证应举人在“行实”方面具备一定的应举资格。其所保明的七事,一为“隐忧匿服”,即服丧期间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目的在于保证应举人的孝行。二为“曾犯刑责”,即不要有犯罪记录。三为“不孝不梯,迹状彰明”,目的在于保证应举人的道德质量。四为“故犯条宪,两经赎罚,或未经赎罚,为害乡里”,仍然是保证应举人遵纪守法。五为“籍非本土,假户冒名”。宋代本贯取解,各州府都有一定的解额。精非本土,假户冒名,一是会占有外郡的解额,有失公平;二是行为不端,“假户冒名”本身就是一种欺骗行为。六为“祖、父犯十思四等以上罪”,目的在于保证家庭清白。七为“身是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者”。唐代,工商不得入仕;宋代大为放宽。如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一方面规定:“工商杂类”不得应举;另一方面又说:“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此例一开,实际上就没有什么限制了。——张希清《中国范仲淹研究文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仲淹科举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仲淹科举改革意义。【答案】(1)特点:重视资格审查;强调道德行为守法;放宽工商入仕。(2)意义:弘扬了儒家思想;为朝廷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树立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后世科举改革提供借鉴。【解析】【详解】(1)范仲淹科举改革的特点,根据“范仲淹在科举改革中实行举人合保,官员稽查,保证应举人在“行实”方面具备一定的应举资格”可以看出重视资格审查;根据“二为“曾犯刑责”,即不要有犯罪记录。三为“不孝不梯,迹状彰明”,目的在于保证应举人的道德质量”可以看出强调道德行为守法;根据“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可以看出放宽工商入仕。(2)范仲淹科举改革的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选人标准并联系所学,从弘扬儒家思想、为朝廷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树立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后世科举改革提供借鉴等方面来回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