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3043

大小:333.64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5-01-06

上传者:老李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名校联盟9月联考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伟大文明的起源,无不伴随着神话幻想支配的文明奇观:埃及金字塔与斯芬克斯像,巴比伦神庙庙塔,迈锡尼的黄金面具,中美洲玛雅金字塔,等等。对照之下,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既不在巨石建筑方面,也不在贵金属的冶金术方面,而是突出表现在切磋琢磨的玉礼器传承方面。如凌家滩5300年前80公斤巨型玉猪,北方红山文化玉雕神祖像与南方玉雕羽冠神徽之类。还有延续五千多年,至今依然发挥经济作用的西玉东输路线——“玉石之路”。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文明起源期覆盖的地理范围非常广袤,与尼罗河、两河流域和希腊半岛孕育出的偏于一隅的文明古国截然不同。这就需要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中国人能够不分地域、族属、语言的巨大差异,凝聚到一个文化共同体中?化干戈为玉帛,这一句古代熟语已道出此中奥秘,那就是认同到华夏文明特有的最高价值观。如《论语》所记孔子的发问:“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为什么礼神祭祖要以玉器为中介?以玉和帛为至高价值的国教信仰,究竟源于何时何地?项目研究成果表明,此类国家信念体系,建立在中国文明独有的两种物质的互动基础上。从文明的基因构成看,先于青铜时代王权国家,还有一个更早更深远的玉器时代,该时代铸就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注定给文明发生提供不变的价值导向。诸如卞和献玉璞、周公手持玉璧玉圭和祖灵展开现场对话等故事,读书人早已司空见惯,却未能有效反思其所以然。其实,这和一万年来玉文化在东亚大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史前玉文化的点线面传播过程靠什么因素得以实现?靠的是共同的史前神话信仰的认同力量。具体讲,以玉为神,以玉为天,以玉为永生不死的象征,这是一整套神话信念体系。此类观念的跨地域传播,在距今四千年之际覆盖到我国大部分地区。这是一个没有金戈铁马的精神统一的渐进过程。该过程要比秦帝国武力统一中国,早出整整两千年,其重要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不言而喻。以往的国学传统受制于文献史学观,根本无法认识到这一场先于甲骨文汉字而存在的文化整合和凝聚过程。唯有走出已有的书本知识的束缚,跟随第四重证据(考古发现的遗址和文物)不断出现的轨迹,才能走进前文字时代物证符号认知的广阔天地。这就意味着要对大量史前考古遗址和文物进行再学习,并由此展开辨析解读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文本编码与再编码的本土化理论。对“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这个重要命题,现已逐渐形成更为细化的认识推进:璧、琮、璜,加上锥形器和冠形器的完整玉礼体系,早在五千年前的环太湖的长三角地区就已率先完成。良渚文化之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奠定了夏商周玉礼符号的基础。此种认识的递进,又推出基于环太湖地区田野调研的考察记类著作《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2021年),让玉文化先统一中国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细化探讨,揭示出在无文字时代发生过的重大文化传播现象对文明起源的意义。如果要追问为什么史前玉文化的高峰没有出现在中原和北方,却唯独孕育在长三角地区,那一定和一万年前长江流域率先驯化出稻米,并在七八千年前开启养蚕缫丝生产等物质积累优势有关。(摘编自叶舒宪《文明探源的交叉学科视角及方法论创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不像其他文明那样都表现于巨石建筑和贵金属冶金术方面。B.“化干戈为玉帛”这句古语中蕴含的华夏文明价值观把中国人凝聚于一个文化共同体中。C.以玉帛为最高价值的国教信仰源于玉器时代,这个时代神话信念体系得到了跨地域传播。D.玉文化首先孕育于长三角地区,良渚文化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夏商周玉文化也渐渐形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在起源期的覆盖区域上的对比,引出了中国为什么以玉为礼神祭祖的中介的话题。B.文章第二段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语,论证了华夏文明的最高价值观就是“化干戈为玉帛”。C.《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揭示了玉文化的传播对文明起源的意义,以及史前玉文化高峰出现在长三角地区的原因。D.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对比使中国文明的特点更突出,举例则使论证充分而有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在玉文化传承方面表现突出,与史前玉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传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B.西玉东输的玉石之路已经存在五千余年,最初它依靠的是共同的史前神话信仰的认同力量,如今它仍然发挥着经济作用。C. 以玉为神、为天、为永生不死的象征的观念的传播,是精神统一的过程,它在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方面起了很大作用。D.对史前考古遗址和文物进行再学习,予以辨析和解读,有助于人们理解先于甲骨文汉字而存在的文化整合和凝聚过程。【答案】1.A2.D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不像其他文明那样都表现于巨石建筑和贵金属冶金术方面”曲解文意,其他文明的文化奇观不是“都表现于巨石建筑和贵金属冶金术方面”,而是有的表现于前者,有的表现于后者。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引出了中国为什么以玉为礼神祭祖的中介的话题”错误,引出的是“为什么中国人能够不分地域、族属、语言的巨大差异,凝聚到一个文化共同体中”这一话题。B.“论证了华夏文明的最高价值观就是‘化干戈为玉帛’”错误,论证的其实是玉帛有至高价值;而且“化干戈为玉帛”只是蕴含着华夏文明的最高价值观,但它本身并不是最高价值观。C.“以及史前玉文化高峰出现在长三角地区的原因”错误,原文中“如果要追问”引出的内容不是《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书中的内容。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在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方面”错误,依据“为什么中国人能够不分地域、族属、语言的巨大差异,凝聚到一个文化共同体中?化干戈为玉帛,这一句古代熟语已道出此中奥秘,那就是认同到华夏文明特有的最高价值观。如《论语》所记孔子的发问:‘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可知,以玉为神、为天、为永生不死的象征的观念的传播是在把中国人凝聚到一个文化共同体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摘编自人民网《如何科学认识雾霾天气?》)材料二: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颗粒,而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颗粒。雾与霾的主要区别是水汽含量的多少,当水汽含量>90%时,称为雾;当水汽含量<80%时,称为霾;当介于80%~90%之间时,则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即雾霾。雾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和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有关。当前,随着城市的楼房越建越高,地面摩擦系数会增大,这会使风在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而静风现象明显增多,这对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产生了不利影响。并且,很容易导致城区内高浓度污染。而当逆温层处于一个城市的上空时,因为逆温现象、城市高空的温度要比低空的温度高得多。所以,低层大气温度升高相对缓慢,而污染物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会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会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由于逆温现象,低空的温度会更低,导致污染物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且在低空停留的时间增加,不能及时排放出去,这样的恶性循环就会造成城市上空出现颗粒物沉积的现象,即雾霾现象。(摘编自杨倩等《大气雾霾的成因、危害与治理》)材料三:自2013年出台《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以来,深圳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到2017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较2012年下降26.3%,超额完成了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的任务。到2020年,深圳的PM2.5浓度降低到1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排第6位,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第二阶段标准。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很难实现碧水蓝天。深圳从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自建市以来进行了三次重大的产业升级,从产业升级转型的角度将重污染产业逐步移出深圳,并对相关行业进行改造和升级。此外,2018年深圳市开始布局PM2.5自动监测网络,在全市74个街道完成了全面监测点的建设,形成了“一街一站”的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大气是流动的要素,并不以行政边界为局限,对于区域化的雾霾治理,开展城市群的联防联控十分重要,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主动协调深港、深莞、深惠打造联防联控机制。目前,“深圳蓝”已经成为深圳的一张城市名片。(摘编自郭少青、魏怀龙《雾霾治理:深圳实践与经验借鉴》)4.下列图解,不符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B.高楼→地面摩擦系数增大→风力减弱→静风现象→高浓度污染C.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尤其是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超标的表述,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的结果。B.雾与霾虽然都是气溶胶颗粒,但还是有所区别的:前者主要是由微小水滴和冰晶组成,后者主要是由灰尘等颗粒物组成。C.深圳的大气污染治理经历了多个阶段,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最终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佳空气质量标准。D.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一般很难达到碧水蓝天的标准,但是深圳却做到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他城市治理雾霾的信心。6.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治理雾霾有哪些措施。【答案】4.D5.D6.①尽量减少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等,以便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②控制楼层高度和密集度。 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④对相关行业进行一系列的产业改造、升级与转型等。⑤建立一定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⑥开展城市群的联防联控措施,加强区域协作治理。【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根据原文“由于逆温现象,低空的温度会更低,导致污染物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且在低空停留的时间增加,不能及时排放出去”可以推知,随着高度的增加,污染物颗粒减少,则PM2.5浓度就会降低,而非升高,斜线应为反比例“”。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A.原文为“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本项缺少“通常”一词,故错。B.原文指出,雾是由“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颗粒,句中用的是“或”而非“和”。C.“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佳空气质量标准”错误,应为“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第二阶段标准”。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题目要求“简要说明治理雾霾有哪些措施”,答题时在文中筛选相关做法,并予以归纳即可。根据材料一“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由此可以概括出①尽量减少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等,以便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根据材料二第二段的前几句“当前,随着城市的楼房越建越高,地面摩擦系数会增大……很容易导致城区内高浓度污染”可以概括出②控制楼层高度和密集度。根据材料三第一段“自2013年出台《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以来,深圳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可见政府出台政策对治理雾霾予以支持亦是答案,由此得出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根据材料三第二段“并对相关行业进行改造和升级”可概括出④对相关行业进行一系列的产业改造、升级与转型等,“形成了‘一街一站’的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可概括出⑤建立一定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对于区域化的雾霾治理,开展城市群的联防联控十分重要”可概括出⑥开展城市群的联防联控措施,加强区域协作治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行散记白朗①“别了——这里的山河,这里的原林……”凄切而悲壮的歌声,在我耳边荡漾起来,一阵酸楚突然掠过我的心。多么熟悉的歌呵,好久不唱了,也好久不听见谁唱了,然而,这支歌曲却像永久响在我的耳边似的使我感到格外亲切。如今,尤其是唱自流亡者的口中,又怎能不激起我的共鸣呢?睁着同情的眼睛,在幽暗中我注视着勃的深沉而有点悲凄的表情。他缓缓地掀动着两唇,歌声在喉中颤抖着,回旋着,那如怨如泣的低吟,道出了多少流亡者的苦闷。我不自禁地也随声低唱了。我们现在是身在祖国——身在祖国的车厢中,虽然一样是“逃”,而情形与环境却和两年前的“逃”完全不同。我们是曾经唱着这支歌子别了我故乡的一切的呵!天色渐渐地晦暗下来,异常拥挤的车厢中,汗臭与尘烟弥漫着。这里没有灯,看到的只是些晃动的人形。语声嗡嗡,婴儿啼叫着,女人的尖喉咙不时地响彻整个车厢。他们是为黑暗而喧噪,他们是为闷热而焦躁;最使他们担心的是,不远的前面松江附近那一段徒步的艰难的旅程。这样熙攘的环境,竟打不断我们低幽的歌声。那酸心的回忆,牢牢地在我的脑里织着庞大的网,神经被回忆迷惑着,仿佛是置身在两年前逃亡的车厢中,心情也完全让离情别绪、悲愤与愁恨占有着,脑子里再也没有一点空隙去顾虑到前面那瞬息将至的艰难的途程;虽然片刻之前我还在焦忧不安着。沿途不见一线灯光,黑漆的天,黑漆的旷野,黑漆的车厢中越发地窒热,人们的心也越加惶恐起来。荆棘的路已迫在目前了。车停了,在极度紧张的氛围中,我瞪大着两只无用的眼睛,一个朋友把我这副笨重而背着包裹的身子扶下了五尺高的车梯,两个人几乎一齐滚倒在轮下。我们摸着黑,踏着满铺尖石子的坡道,踉跄地一步一滑地向前爬行。这样危难的途程,还是初次尝受呢。倘如那一段桥梁不被炸毁,倘如不为了防范敌机投弹,我们不是可以含着笑在光明中安然到达南京吗?这黑暗,这危难,都是谁给的呢?爬完这四里危途,又拥坐在车厢中,经过了极端的纷扰,车子才缓缓开行。这时,我的曾昏厥了的神经开始恢复了清醒,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头,那曾经一度被打断了的回忆,更清楚地串演着了。是同样的夜,同样的车厢,也是同样的季节,然而情景是怎样地悬殊呵!三年前②,在帝国主义铁蹄践踏着的松花江畔,因了不屈服,勃被吞进了虎口,受尽了残酷的折磨,侥幸的是没被虎牙嚼碎,他带着完整的肢体和更完整的意志归来了。然而,我们仍是无法逃避敌犬严密的监视的,勃被二次逮捕了。他受了一整日的刑讯,竟而巧妙地负着伤痛在黄昏时挣脱了敌人的绳索。一小时之后。我们跳上了逃亡的车子,含着辛酸的泪别了美丽的松花江,别了掩护我们逃亡的两位热情的朋友。开始向祖国流浪了。 汽笛的一声长啸,响碎了一对逃亡者的心。我们俩把头探出窗外,湿润着惜别的泪眼,贪婪地望着眼前飞过的一切景物。一切景物都将别了,几时我们才能再见呢?“别了——这里的山河,这里的原林……”凄切的歌声,就在这时响起。我们放大了喉咙,高亢地、激昂地歌唱着。让晚风把它送向天边,响彻在沉郁的夜空,夜空也为之凄恻了!一路上,车轮滚响着,我们和着这怒愤的音乐断续地唱着,没有交谈什么。是离情,是别绪,是悲愤与痛恨把我们围袭了。我们简直不像逃亡之客,我们的表面上似乎比一般旅客更沉静,更悠闲,因为我们是不断地唱着别离之曲的。这别离之曲一直把我们带进了暌别十二年的故乡。是多么欣欢的重逢呵,然而,又是多么悲惨的别离呵。瞬息之后,我们又继续踏上逃亡的征途。这美丽的故乡,这童年柔暖的怀抱,竟没有重温的机会,一醉的相逄哪,反把我们无限的愁思撩起。慈母的热泪与叮咛,把我们送出了河山变色的故乡,给慈母留下的是无尽长的迢遥的怀思,是漫漫长夜中的思儿的泪。事隔两年了,如今记忆起来,仿佛就在今日,我又在迫切地怀想着故乡了。两年后的今日,祖国复活了,抗敌的炮火燃炽了我怀乡的情绪。故乡呵,我们相逢有日了。侧听着疾驶过去那一列列的军车,我的心在激动。他们就是捍卫祖国的勇士,他们就是收复失地的先锋。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高唱着凯旋的歌子踏进故乡的土地重温着旧梦,那支悲凄的别离之曲将永不再唱了。虽然被两年前惨痛的回忆纠缠着,而且,距离故乡越发遥远了,却总还有着欣喜与兴奋温暖着凄怆的情绪;虽然这一段途程受了比两年前更多的危难,而幻想中闪耀着的火样的希望呵,如果能真的实现,即使再受些更大的折磨,我也心甘情愿的。随着车轮的隆隆,我的冥想起伏着,蔓延着,没有止境……是同样的夜,同样的车厢,也是同样的季节,然而,情景是怎样地不同呵!一九三七年“八一三”③后于武汉(有删改)[注]①白朗:辽宁沈阳人,现代作家。本文写的是作者从上海撤往武汉途中的感受。②指的是1934年,当时日本侵略者已占领东北全境。③八一三: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进犯上海,中日发生淞沪会战,战争持续了三个月,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被粉碎。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黑漆的天,黑漆的旷野,黑漆的车厢中”连用三个“黑漆的”,突出了环境特点,也巧妙烘托了当时人们的暗淡心境。B.“扶下了五尺高的车梯……几乎一齐滚倒在轮下”以细致的笔墨叙写了我们下车时的情景,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C.“勃被吞进了虎口”写出了勃当时情势的危险,“没被虎牙嚼碎”写的是勃没有被敌人杀死,成功逃离敌人,开始向祖国流浪。D.文中两次出现“同样的夜,同样的车厢……”,把作者在“八一三”事变前后所经历的生活交织起来,使文章结构更严谨。8.作者所记述的两次“逃”主要有哪些不同?请做简要分析。9.“别了——这里的山河,这里的原林……”在文中两次出现,有怎样的文学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7.C8.①两次“逃”,三年前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从敌人魔爪下痛苦地逃离家园,三年后是“八·一三”事变之后从奋起抗战的战场转移到南京,虽然都历经艰险,但“逃”的性质不同;②乘坐的是“同样的车厢”,嘈杂、昏暗、拥挤,然而情境不同——三年前是“危机四伏的旅程”,而三年后是“侧听着急驶过去那一列列的军车”,想象着这些“捍卫祖国的勇士”的英姿和胜利;③心情不同,三年前,回乡的梦已经好久不敢做,而三年后的“逃”,抗敌的炮火燃炽了我怀乡的情绪。9.①救亡歌曲的反复出现,构成本文内在感情的旋律,构成全文的情绪基调:沉郁而又悲怆。②由这歌曲而引起回忆,然后抒写三年前逃亡的情景。两年后全面抗战爆发,这次还唱这首歌,然而却是“欣喜与兴奋温暖着凄怆的情绪”了,并且希望不久的将来,能踏进故乡的土地重温着旧梦,永不再唱悲凄的别离之曲。③这样,由救亡歌曲的重复、对比,写出在全面抗战开始前后一种特定情绪的变化,给人们以激励和希望的艺术启迪作用。【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成功逃离敌人,开始向祖国流浪”错,据原文“……侥幸的是没被虎牙嚼碎,他带着完整的肢体和更完整的意志归来了。然而,我们仍是无法逃避敌犬严密的监视的,勃被二次逮捕了……”可知,“勃”在第一次逃离虎口后,紧着着又遭到第二次逮捕,在经受了一整日的刑讯后再次巧妙逃离,之后才开始流浪。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我们现在是身在祖国——身在祖国的车厢中,虽然一样是‘逃’,而情形与环境却和两年前的‘逃’完全不同”“三年前,在帝国主义铁蹄践踏着的松花江畔,因了不屈服,勃被吞进了虎口……他受了一整日的刑讯,竟而巧妙地负着伤痛在黄昏时挣脱了敌人的绳索。一小时之后。我们跳上了逃亡的车子,含着辛酸的泪别了美丽的松花江,别了掩护我们逃亡的两位热情的朋友。开始向祖国流浪了”“是多么欣欢的重逢呵,然而,又是多么悲惨的别离呵。瞬息之后,我们又继续踏上逃亡的征途”,两次“逃”,虽然都历经艰险,但“逃”的性质不同,三年前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从敌人魔爪下痛苦地逃离家园,三年后是“八•一三”事变之后从奋起抗战的战场转移到武汉。“是同样的夜,同样的车厢,也是同样的季节,然而情景是怎样地悬殊呵”,乘坐的是“同样的车厢”,嘈杂、昏暗、拥挤,然而情境不同。“然而,我们仍是无法逃避敌犬严密的监视的,勃被二次逮捕了。他受了一整日的刑讯,竟而巧妙地负着伤痛在黄昏时挣脱了敌人的绳索”,三年前是“危机四伏的旅程”,“侧听着疾驶过去那一列列的军车,我的心在激动。他们就是捍卫祖国的勇士,他们就是收复失地的先锋。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高唱着凯旋的歌子踏进故乡的土地重温着旧梦,那支悲凄的别离之曲将永不再唱了”,三年后是“侧听着急驶过去那一列列的军车”,想象着这些“捍卫祖国的勇士”的英姿和胜利。“虽然这一段途程受了比两年前更多的危难”,而幻想中却闪耀着火样的希望。两年前曾同故乡的母亲有“一瞬的相逢”,自那以后“即使是那样一瞬的相逢,也已绝了望”,回乡的梦“已经好久不敢作了”,而“两年后的今日,祖国复活了,抗敌的炮火燃炽了我怀乡的情绪”。在这一系列的对比中折射了时代风云的变化。【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救亡歌曲的反复出现,构成本文内在感情的旋律。“别了——这里的山河,这里的原林……”在第一个节段出现,如同乐曲开端第一组音符奠定全曲基调一样,它也构成全文的情绪基调:沉郁而又悲怆。由这歌曲而引起回忆,然后抒写三年前“含着辛酸泪别了美丽的松花江”开始逃亡的情景。那时是第一次唱这首歌,“我们放大了喉咙,高亢地、激昂地歌唱着”,“是离情,是别绪,是悲愤与痛恨把我们围袭了”。两年后全面抗战爆发,全国人民沉浸在“充满着希望的兴奋的怒潮中”,“祖国复活了”!这次还唱这首歌,然而却是“欣喜与兴奋温暖着凄怆的情绪”了,并且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高唱着凯旋的歌子踏进故乡的土地重温着旧梦,那支悲凄的别离之曲将永不再唱了”。这样,由救亡歌曲的重复、对比,写出在全面抗战开始前后一种特定情绪的变化。这种情绪的变化既是个人的,也是全民的。回首当年,这种激奋的情绪确曾鼓舞了许多知识分子投入抗战,并形成一股热潮。作家捕捉到这种情绪的起伏变化,用精巧的构思及时地表现出来,给当时在全国涌起的抗日热潮记下一个小小的侧影,尽了小品散文感应时代神经,给人们以激励和希望的艺术启迪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公子过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之:亲有天,用前训,礼兄弟。资穷困,天所福 也。今晋公子有三祚焉,天将启之。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之子也,实生重耳。成而隽才,离违而得所,久约而无衅,一也。同出九人,唯重耳在,离外之患,而晋国不靖,二也。晋侯日载其怨,外内弃之;重耳日载其德,狐、赵谋之,三也。《周颂》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荒,大之也。大天所作,可谓亲有天矣。晋、郑兄弟也,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平王劳而德之。若亲有天。获三祚者,可谓大天。若用前训,文侯之功,武公之业,可谓前训。若礼兄弟,晋、郑之亲,王之遗命,可谓兄弟。若资穷困,亡在长幼。还轸诸侯,可谓穷困。弃此四者以徼天祸,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弗听。叔詹曰:“若不礼焉,则请杀之。谚曰:‘黍稷无成,不能为荣。黍不为黍,不能蕃庑。稷不为稷,不能蕃殖。所生不疑,唯德之基。”公弗听。文公立七年,伐郑。郑人以名宝行成,公弗许,曰:“予我詹而师还。”詹请往,郑伯弗许,詹固请曰:“一臣可以赦百姓而定社稷,君何爱于臣也?”郑人以詹予晋,晋人将烹之。詹曰:“臣愿获尽辞而死,固所愿也。”公听其辞。詹曰:“天降郑祸,使弃礼违亲。臣曰不可夫晋公子贤明其左右皆卿才若复其国而得志于诸侯祸无赦矣令祸及矣尊明胜患智也杀身赎国,忠也。”乃就烹,据鼎耳而疾号曰:“自今以往,知忠以事君者,与詹同。”乃命弗杀,厚为之礼而归之。(节选自《国语·晋语四》,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曰/不可/夫晋公子贤明/其左右皆卿才/若复其国而得志于诸侯/祸无赦矣/今祸及矣/尊明胜/患智也/B.臣曰不可/夫晋公子贤/明其左右皆卿才/若复其国而得志于诸侯/祸无赦矣/今祸及矣/尊明胜/患智也/C.臣曰/不可/夫晋公子贤明/其左右皆卿才/若复其国而得志于诸侯/祸无赦矣/今祸及矣/尊明胜患/智也/D.臣曰不可/夫晋公子贤/明其左右皆卿才/若复其国而得志于诸侯/祸无赦矣/今祸及矣/尊明胜患/智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所福也”与“神弗福也”(《曹刿论战》)两句中的“福”字含义相同。B.“离外之患”与“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骚》两句中的“离”字含义相同。C.“劳而德之”与“惟吾德馨”(《陋室铭》两句中的“德”字含义不同。D.“据鼎耳而疾号”与“声非加疾也”(《劝学》)两句中的“疾”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叔詹认为郑文公应该对重耳加以礼遇,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耳德行高,有三种福,而且得到了上天的庇佑,其手下又有狐偃、赵衰这样的人才。B.重耳能够回到晋国继承国君之位,主要原因是他才能出众,努力提升品德,虽然逃离了晋国,但举动得体,久处于贫困之中却没有什么缺点。C. 重耳继位后带领军队攻打郑国,郑文公无奈之下拿出宝物请求讲和,但重耳因为憎恨叔詹向郑文公建议杀死他而索要叔詹,想要置之于死地。D.晋文公之所以下令不杀叔詹,而且还待以厚礼,将他送还郑国,根本原因在于叔詹是一个忠臣;不杀叔詹表现了晋文公对忠臣的肯定与敬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弃此四者以徼天祸,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2)詹固请曰:“一臣可以赦百姓而定社稷,君何爱于臣也?”【答案】10.C11.D12.B13.(1)抛弃这四种美德,就会招致天祸,这恐怕不行吧?请君王好好想一想。(2)叔詹再三请求说:“用我一个人可以救百姓,安国家,君主何必对小臣如此爱惜呢?”【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劝阻说:‘不可以这样。晋公子十分贤明,他的左右随从都具有做卿的才干,如果一旦返国即位,必然得志成为诸侯的盟主,那么郑国的大祸将无法解除。’今天大祸果然到来了。我当初尊重公子的贤明,预先觉察到祸患而加以遏制,这是聪明。”“臣曰不可”,“曰”是断句的标志,其后应断开,排除BD;“尊明胜患”,“尊明”与“胜患”,均为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A.两个“福”均保佑、福佑之意,名词作动词。B.两个“离”均为遭受之意。C.“劳而德之”的“德”意为感激,“惟吾德馨”的“德”意为品德,两个“德”含义不同。D.“含义不同”错误。“据鼎耳而疾号”意思是:用手抓住鼎耳大声呼喊。“声非加疾也”意思是:声音并没有加大。“疾”,均为大声的意思。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主要原因是他才能出众,努力提升品德……”错误。重耳“才能出众,努力提升品德,虽然逃离了晋国,但举动得体,久处于贫困之中却没有什么缺点”只是重耳四种美德之一,不能说是能够回到晋国继承国君之位的主要原因。 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弃”,抛弃;“徼”,招致;“无乃……乎”,恐怕……吧;“图”,考虑;(2)“固”,坚持;“赦”,救;“定”,安定;“爱”,爱惜。参考译文:重耳经过郑国,郑文公也不以礼待他。叔詹劝谏说:“我听说:亲近上天,遵循先君的教诲,对兄弟以礼相待。资助穷困的人,上天是会福佑他的。如今晋公子拥有三种福运的吉兆,这是上天将要开启福运给他。同姓的男女不结婚,怕的是子孙繁衍不昌盛。狐氏是唐叔的后代,狐姬是伯行的女儿,生了重耳。重耳长大成人而且才华出众,虽然逃难离国,但是举动得体,长久处于穷困之中而没有什么缺点,这是其一。一母同生的九个兄弟中,现在只有重耳还活着,虽然遭到陷害而流亡在外,但晋国国内却一直不安定,这是其二。百姓对晋侯怨声载道,日甚一日,国内外都离弃于他;重耳则天天注重提高品德,有狐偃、赵衰等为他出谋划策,这是其三。《周颂》上说:‘上天生成了岐山,文王的祖父大大拓展了它。’荒,就是扩大的意思。扩大上天所生成的,可以称得上亲近上天了。晋、郑两国是兄弟之国,我国的先王郑武公和晋文侯曾同心协力,辅佐周王室,一左一右辅佐周平王,平王非常感激他们。如果说亲近上天的话,获得三种福运吉兆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得天大助了。如果要遵循先王的训诲,晋文侯的功劳,郑武公的业绩,可称得上是前训。如果说对兄弟以礼相待,那么晋、郑两国同姓相亲,又有周平王的遗命,可称得上是兄弟。如果说要资助贫困,公子从小到大流亡在外,乘车周历各诸侯国,可称得上穷困。抛弃这四种美德,就会招致天祸,这恐怕不行吧?请君王好好想一想。”郑文公没有听从这番劝告。叔詹又说:“君王如果不能以礼相待,那么就请杀了他。有一句谚语说:‘黍稷如果不长,就不能开花。黍不能长成黍,就不能茂盛。稷不能长成稷,就不能繁育。种什么得什么,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有立德才是它的根基。’”郑文公还是不听。晋文公七年,攻打郑国。郑国用名贵的宝物来乞和,晋文公不答应,说:“你们把叔詹交出来,我就退兵。”叔詹请求前往,郑文公不答应,叔詹再三请求说:“用我一个人可以救百姓,安国家,君主何必对小臣如此爱惜呢?”郑国将叔詹交给了晋国,晋人将要烹煮叔詹。叔詹说:“我希望把话说完而死,那是我的心愿。”晋文公听他陈辞。叔詹说:“上天把灾祸降给郑国,抛弃了礼仪,违背了宗亲关系。我劝阻说:‘不可以这样。晋公子十分贤明,他的左右随从都具有做卿的才干,如果一旦返国即位,必然得志成为诸侯的盟主,那么郑国的大祸将无法解除。’今天大祸果然到来了。我当初尊重公子的贤明,预先觉察到祸患而加以遏制,这是聪明。现在不避个人的牺牲,挽救国家,这是忠贞。”说罢便去就刑,用手抓住鼎耳大声呼喊:“从今以后,忠心耿耿事奉君主的人,都要落得和我叔詹一样的下场。”晋文公于是下令不杀叔詹,待以厚礼,将他送还了郑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崔约下第归淮南觐省朱庆余远忆拜亲留不住,出门行计与谁同。程涂半是依船上,请谒多愁值雨中。堰水静连堤树绿,村桥时映野花红。回期须及来春事,莫便江边逐钓翁。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的内容很丰富:点明了送别之事、友人归乡之因、友人家乡何处。B.作者在第二句中询问友人怎样归乡、与谁相伴,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C.颔联写友人归程半是水路,归乡之后则正值雨季,请求谒告颇为不便。D.作者以所见连堤树绿、村桥花红的景色,烘托了友人归乡的陶然之乐。15.前人论此诗,认为首句已寓劝诫之意,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答案】14.D15.①作者以本诗尾联对友人进行了劝诫,希望他以求取功名为重,在省亲之后及时返回参加明年春天的科举考试,千万不要追随江边钓翁,产生隐居的念头。②诗的首句说的是友人要归乡探亲,作者苦留不住。句中之“留”,就是希望友人在下第后不要气馁,而要保持信心,继续努力备考,这就为结尾的正式劝诫做了铺垫。【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D.“所见”错误,这是作者想象出的友人家乡之景;烘托的也不是友人的“陶然之乐”,友人是在落第后归乡的,由此可知,其心情不应是快乐的。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题,须首先指出本诗的劝诫之意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读诗可知,劝诫之意出现在尾联。“回期”,即返回京城的时候;“来春事”,从题目的“下第”可知指的是春闱,这是文化常识,理应知晓。则这句是劝崔约早点回到京城准备参加考试。至于“莫便江边逐钓翁”则明显是劝崔约不要隐居。把这个意思解说出来就是第一点。首句确实含有劝诫之意,它表现在“留”字上。崔约要回,作者要留,为什么留?对此分析,就可得出第二点。当然,根据题目,还要指出第一句的“留”与尾联的劝诫的关系。(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因果关系强调了读书人应当胸怀宽广博大,意志刚强坚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传布仁的重任。(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一句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犹豫不决的样子,“___________”则指出了简单动作所展示的高超技艺水平。(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___________”,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的“___________”,都用到了“角”的意象。【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远③.犹抱琵琶半遮面④.未成曲调先有情⑤.梦回吹角连营⑥.四面边声连角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弘”“毅”“琵”“琶”“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从花间释放出来的花香已经令我有了几分的醉意。亮绿色的椭圆形叶子呈对状生长,簇生的花序从叶腋之中钻出,米粒般大小的桂花由5个管状花瓣联合组成。就是这些精灵般的小小花朵竟然释放出让人____的芬芳,真是妙不可言。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宋代洪适的诗句:叶底深藏粟蕊黄。站在桂树下,我细心捕捉着弥漫在空气中的浓郁花香。桂花在开放时,它的芳香清则袭人,浓则远逸。无论是在近处还是在远处,都能被它独有的香馨所笼罩,美妙之处使任何语言的形容都变得______。桂花显然没有迷人的花色: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更没有梅花历经霜雪而不凋谢的傲骨。那么,究竟什么是桂花的迷人之处呢?当然是它挥洒在空气中经久不散的优雅香气。桂花的花朵是那么渺小,可是有谁能小觑它呢?花有花魂。桂花的花魂就是它的花香。当它的花期一到,小小花朵吐露出迷人芳香,甚至在十里之外都能闻到。诚如唐代宋之问《灵隐寺》一诗所写: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真个是独占三秋压众芳啊。忽然之间,一阵轻风吹来,桂树上扑簌簌地落下一阵桂雨,树下土地瞬间就染上一层茸茸的金黄。我因眼前的芳华迷失了路途。于是。我仰卧在这桂花树下,一任如雨的桂花撒落在我的身上,我在不知不觉中入睡了……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接连两次使用问句,请简要说明它们的不同。 【答案】17.如醉如痴苍白无力18.(1)第一个问句是疑问句,承接前文写桂花没有迷人花色;开启下文桂花的优雅香气让它拥有迷人的魅力,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内容上突出了桂花香是它的独有的魅力。(2)第二个问句是反问句,突出了桂花香赋予桂花以灵魂,虽然桂花的花朵小,但谁也不能小觑它。【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形容桂花的香气,桂花香是很浓郁的,又有“让人”,可见是说桂花香让人陶醉,可填“如醉如痴”。如醉如痴: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第二空,语境是说桂花香气的美妙任何语言都形容不出来,可填“苍白无力”。苍白无力:没有力量,无力解决。【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特点及效果的能力。第一个问句是“那么,究竟什么是桂花的迷人之处呢?”,这是一个疑问句,承接前文“桂花显然没有迷人的花色: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更没有梅花历经霜雪而不凋谢的傲骨”,写桂花没有迷人的花色;开启下文“当然是它挥洒在空气中经久不散的优雅香气”,点明桂花的优雅香气让它拥有迷人的魅力。问句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内容上突出了桂花香是它的独有的魅力。第二个问句是“桂花的花朵是那么渺小,可是有谁能小觑它呢?”,这是一个反问句,答案寓于问话之中,意思是虽然桂花的花朵小,但谁也不能小觑它,从而引出了下文“桂花的花魂就是它的花香”的观点,突出了桂花香的意义。(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2年7月7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全长194.8千米。据测算,①,南水北调中线多年平均北调水量,将由95亿立方米增加至115.1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年多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540多亿立方米,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用上南水,受益人口超1.4亿。与此同时,水源区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也对汉江流域水资源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专家指出,汉江一旦遭遇特枯年份,丹江口水库的来水量在不影响汉江中下游基本用水的前提下,就难以满足充分向北方调水的需求。当北方大地被南水润泽时,② :水源地是否有充足的水,能让南水如此源源不断、“不舍昼夜”地北上?开源,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从哪里开源?③。如果将多年平均入库水量达374亿立方米、总库容339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90.5亿立方米的丹江口水库比作汉江流域的“大水盆”,那么,多年平均入库水量超4000亿立方米、总库容450亿立方米、调节库容221.5亿立方米的三峡水库则是长江流域的“大水缸”。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文中“不舍昼夜”和“大水盆”都使用了引号,请分析其原因及表达效果。【答案】19.一旦汉江遭遇特枯年份,丹江口水库的来水量在不影响汉江中下游基本用水的前提下,就难以充分满足向北方调水的需求。20.①工程建成后;②人们可曾想到这个问题;③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三峡水库21.①“不舍昼夜”是对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引用,所以要引起来,表示出处,从而表现南水源源不断地输入北方。效果:增强语言的文学色彩,使语言更美。②因为“大水盆”是比喻,在文中表达特殊含义,所以用引号。效果:用大水盆比喻水库,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中途易辙,第一句的主语是“汉江”,陈述尚未结束,第二句的主语就变成了“丹江口水库的来水量”,所以应把“汉江”移至“一旦”的后面;二是语序不当,“充分”应修饰“满足”。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横线前面说的是工程开工,横线后说的是建成后的作用,则横线处只能填表达“工程建成后”这个意思的句子。第二处,横线的后面是一个问题,则横线上的内容应引出这个问题,故可填写“人们可曾想到这个问题”之类的句子。第三处,横线前面是“从哪里开源”的问题,横线后用两个比喻突出三峡水库水源充足,则答案应是“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三峡水库”这样的句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对“不舍昼夜”的引号进行分析,可知“不舍昼夜”来自“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则其引号表示引用,这样的引用,比枯燥的陈述生动得多,所以增加了文采。对“大水盆”所在句子分析可知,这个“大水盆”指的是水库,则“大水盆”是比喻,有了特殊含义。而运用比喻,自然能够使表达生动形象。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贬任朗州司马,曾写下《秋词二首》,其一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柳宗元谪到永州后,曾写下《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元和十四年(819),朝廷召柳宗元回京。只可惜柳宗元多年抑郁,重病在身,无法上路。这年十一月他在悲愤交加中于柳州郁郁而终。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调回洛阳,仕途相对顺畅,至71岁才去世,而且写出了《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等大量传世名作。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精神气质不随俗,奋发进取正当时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愁,心上的秋也;悲,成了秋的素色。可初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两句诗,却被诗人的豁达和豪情所感染,心想这不随俗的精神气质之下必定有惬意完美的人生。出乎意料的是,此诗恰恰是三十四岁的刘禹锡在被贬到朗州时所写,而并非所谓春风得意之作,不禁更加感佩,这得有多么开阔的襟怀才容得下如此的世间失意呀!他一笔就涤荡了秋时的寂寥,解下了秋意的千古悲忧。让我们不得不欣赏那鹤冲云霄的气势,更感怀这奋发进取的豪迈。人活一遭就要活出自己的气质和风骨。他用他的经历和秋歌展示了一种人生应有的高扬精神,给我们传递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生即使失意也要如同振翅高举的鹤,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进取。我们会不由自主想到《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硬汉”精神,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每个人身上理应具有不屈的勇气和精神,保有强烈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 与《秋词》的热烈奔放不同,有相同经历的柳宗元却给我们带来了茫茫苍苍、寒意陡生的《江雪》。天地苍茫一叶舟,独钓江雪一孤翁。真真是孤绝千古啊。清高孤傲,卓尔不群,让我们以为那是在云端的生活,没有烟火气息。是诗人人间失意,离群索居,幽僻寂寥吗?不,那是灵魂在高处的清雅和执着。生命的挫折和险恶的环境,并没有摧垮这文学的丹青妙手,他用字字句句的雕琢来与这千疮百孔的俗世抗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冬雪中昂起头,逆境中有坚守,精神的家园不因挫败而荒芜,只留下高洁与纯粹。由此看来,无论是刘禹锡还是柳宗元,都活出了生命的坚韧和风骨。人生不易,可孤单,可沧桑,可磨砺,但无论遭遇什么,都要超然地边走边唱,无论情绪怎样起落,永远不要忘了坚守自己的精神高地,它是我们人生最后的阵地。命运夺走了贝多芬的善听的耳朵,他却奏出了世间最热烈澎湃的交响曲;十九载的塞外风霜沧桑了苏武的鬓发面容,他却没有放弃手中高扬的汉使旌节;仕途的波澜让苏轼六次大起大落,他却在跌宕中发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豪歌。两位诗人的结局看似不同,诗歌的意蕴看似相反,但从行动和品质上来看,又是辩证统一的。拥有青春韶华的我们,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磨难时,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继续自己的人生之路?要有不随俗的气质风骨,在行动上要不惧艰险、奋发进取,在思想上要有一方精神净土来支撑前行。人生的步伐永远不要因挫折而停滞,意气风发的青春的路程上,我们奋发进取正当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中提供了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柳宗元两人不同的人生际遇。其中重点突出了《秋词》《江雪》两首诗歌。刘禹锡的《秋词》历来为后人称道。诗人改变了古来悲秋的志士失志的实质,认为秋日完胜春朝。因而针对所谓的秋天寂寥之感,来歌颂秋天的生机和美好,意在告诉人们即使在人生的秋天,也要像振翅高举的鹤,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体现了不屈志士的顽强的奋斗精神。柳宗元的《江雪》描绘了天地间纤尘不染、万籁无声,一翁独钓江雪的画面,看似清高孤傲,少了些许烟火气,实则写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而我们人生的理想志趣恰恰在于坚守,在于一种执著的精神。此诗表达了诗人那种脱离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逸情操。因此理应从精神层面上加以领会,认识到这是人生境界中的精神高地,不应认为柳宗元向往离群索居的生活,不然就失之偏颇了。从二人贬谪后的经历看,可以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磨难时,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继续自己的人生之路?刘禹锡的经历告诉我们要不惧艰险、奋发有为,柳宗元的诗歌启发我们困境中自然要有一方精神净土,支撑人生。两位诗人的结局看似不同,诗歌的意蕴看似相反,但从行动和品质上来看,又是辩证统一的,人生的步伐不因挫折而停滞,而要乐观奋进;精神的家园不能因挫败而荒芜,理应高洁纯净。在行文思路上,鉴于材料的内容有两部分,可分两个层面来论证,可用并列式结构或对比式结构,重点论述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和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采用典型的例证、引证、比喻论证等,形象辩证地说理,突出新时代的新青年在品与行方面应有的精神气质和踏实作为。立意: 1.坚守精神高地,不畏艰险去奋斗。2.精神气质不随俗,奋发进取正当时。3.灵魂在高处。4.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奋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