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ID:83326780

大小:41.7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3-07-19

上传者:老李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谈到地理分布,如果我们承认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气候及地理的变化,以及由于诸多偶然而未知的散布方式,生物曾发生过从某一地区向另一地区的大规模迁移;那么根据遗传变异学说,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许多有关生物分布上的重要事实。为什么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呢?其原因在于,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在同一块大陆上,在极为不同的条件下,每一大纲中的大多数生物是有明显联系的。这使每一个旅游者都会感到惊奇,但对我们来说,所有这些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它们是同一祖先和早期迁入者的后代。根据前述迁徙理论,加之在多数情况下的生物变异,我们借助于冰期事件便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在最遥远的山区,在南北温带中会有少数植物是相同的,而其他许多植物也是很相似的;同时也容易理解,为什么虽然有整个热带海洋的间隔,南北温带海洋生物中仍有些也极为相似。虽然两个地区具有适于同一物种生活的相同的自然条件,但如果两个地区长期隔离的话,它们之间的生物存在极大的差异,人们也就不必为怪了,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一切关系中最重要的。而且,在这两个地区,在不同的阶段内,从其他地区或者这两个地区之间彼此接受的迁移来的生物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所以,这两个地区中生物变异的过程也就必然是不同的。

1根据这种迁徙的观点,以及随之而来的生物变异,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海岛上仅有极少量的物种栖息着,而其中的许多还是特殊的地方性类型。我们清楚地看到为什么那些不能横渡广阔大洋的动物类群,如蛙类和陆栖哺乳类,没有在海岛上居住;另一方面,为什么那些能够飞越海洋的动物,如蝙蝠中的一些新的特殊类型却在远离任何陆地的海岛上被发现。海岛上有特殊类型的蝙蝠存在,但却没有发现任何陆生哺乳动物的事实也是特创论根本无法解释的。按照遗传变异学说,在任何两个地区若存在着亲缘关系很近的、有代表性的物种的话,就暗示着相同的祖先类型曾经居住在这两个地区。并且无论在什么地方,若有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栖息在两个地区,我们必然还会在那里发现这两个地区所共有的物种;无论在什么地方,若有许多亲缘关系密切的特征性物种出现的话,那么属于同一类群的一些可疑类型和变种也同样会在那里出现。各个地区的生物,必然与其最邻近的迁徙源区的生物有关,这是一个极为一般性的法则。我们可以看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胡安·斐尔南德斯群岛以及其他美洲岛屿上的动植物均与其相邻近的美洲大陆的动植物有着惊人的联系。同样的,佛得角群岛及其他非洲岛屿上的生物与非洲大陆上的生物间也存在着这种联系。必须承认,靠特创论无法对这些事实做出解释。(节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综述和结论》)材料二:通过历时五年乘坐贝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他确信进化的发生、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直到读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这一在1838年就得出的全新的进化理论,直到21年后才被公开发表。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常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外界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的理论需要汇集大量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达尔文推迟发表理论的原因很复杂,不可简单解释,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达尔文恐惧什么?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在专业上还没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一种异端学说来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他的异端学说又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2达尔文虽不是道德漠然之人,但他并不关心清除西方思想中有关自然的深度偏见。延迟理论发表,理性的读者应该能够理解。(摘编自斯蒂芬·杰·古尔德《自达尔文以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达尔文在阐明自然选择理论的同时,摆出具体事实质疑特创论的观点,认为特创论无法解释诸多生物学上的现象。B.特创论根本无法解释在远离陆地的海岛上没有蛙类和陆栖哺乳类等动物居住的踪迹,却有特殊蝙蝠存在的事实。C.达尔文发现进化论时才29岁,那时他的专业还没有确立,还需要不断充实、完善支撑他进化论理论的大量材料。D.达尔文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产生影响,但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有效。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长期隔离,即便具有适于同一物种生活的相同自然条件的两个地区的生物也会存在差异。B.如果在任何两个地区发现了亲缘关系很近的、有代表性的物种,那就说明它们有相同的祖先。C.达尔文虽经过实地考察,但直到读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才确信进化的发生,确立进化理论。D.达尔文得出的进化理论就是哲学上唯物主义的结论,这一“异端学说”让他当时感到很害怕。3.下列对材料有关观点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英国的爱尔河,发现100%的石斑鱼雄鱼变雌鱼,还有部分平眼鱼出现雌化现象。这说明环境会引起生物变异。B.特创论认为地球上各种生物都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因此不会存在物种的变异、变种等现象。C.南极洲气候酷寒,长年被冰雪覆盖,四周为大洋所包围,地理位置特殊,因而生物具有独特性,不可能与外界同祖。D.达尔文是一位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古尔德不认可该说法。4.有同学对自然条件相同的两个地区却产生并不相同的生物变异的现象感到疑惑。根据材料,请你解释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5.古尔德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答案】1.C2.A3.D4.

3两个地区长期隔离,在不同的阶段内,从其他地区或者这两个地区之间彼此接受的迁移来的生物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所以,这两个地区中生物变异的过程也就必然是不同的。5.①延迟发表自己的生物进化论。②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C.“达尔文发现进化论时才29岁,那时他的专业还没有确立”错,材料二原文为“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在专业上还没地位”。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能力。B.“那就说明它们有相同的祖先”错,材料一原文为“就暗示着相同的祖先类型曾经居住在这两个地区”。C.“但直到读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才确信进化的发生”错,材料二原文为“他确信进化的发生、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直到读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D.“达尔文得出进化理论就是哲学上唯物主义的结论”错,材料二原文为“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观点的分析和推断能力。D.“古尔德不认可该说法”错,“该说法”指代错误,选项中指代“达尔文是一位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而材料二原文为“类传记常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外界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的理论需要汇集大量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达尔文推迟发表理论的原因很复杂,不可简单解释”,文中古尔德否定的是将达尔文推迟发表理论的原因仅仅归于“达尔文是一位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利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4依据材料一“虽然两个地区具有适于同一物种生活的相同的自然条件,但如果两个地区长期隔离的话,它们之间的生物存在极大的差异,人们也就不必为怪了,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一切关系中最重要的。而且,在这两个地区,在不同的阶段内,从其他地区或者这两个地区之间彼此接受的迁移来的生物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所以,这两个地区中生物变异的过程也就必然是不同的”可概括出答案:两个地区长期隔离,在不同的阶段内,从其他地区或者这两个地区之间彼此接受的迁移来的生物的比例是不同的。【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依据材料二“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可以概括出“温和”的两个方面。(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周大勇的生活杜鹏程太阳向陇东高原上喷火,路上的烫土发烧。高原下边的川道里有一条小河。河里有些战士边洗澡边打水仗,他们欢乐的喊声,远处都能听见。经过近一个来月的行军打仗,周大勇脸色黝黑,筋肉更结实,精力也更旺盛了。他过一棵棵的大树边的时候,总要停住脚站一站。他想从树叶的空隙间,瞧瞧那叫着“旋黄,旋割!”的鸟儿是什么形样。他拣了块石头扔上去,也不见鸟儿飞起来。“孩儿,你就有这份闲散心肠!来,吃一碗凉面!”周大勇走进连部驻扎的院子,听见有人叫他。房东老太太端一碗凉面,站在那里,笑嘻嘻的又和善又亲热:“你再要虚情假意地说‘不吃’,我就要把你赶出我的门。看你敢不敢!”周大勇满脸稚气,调皮地瞪大眼,说:“老妈妈,你说服不了我的肚子!刚吃了晌午饭,肚里连口凉水也添不进去。饭不吃,情分领啦!”老太太恼啦:“这才叫领空肚子人情!你不吃就不吃吧。从今向后,不管你,也不管是你们连部的人,都不准帮我们担水呀,劈柴呀,割草呀!你们谁来动手做活,我都不答应!”周大勇贴着老太太的耳朵说:“老妈妈,王指导员回来,我们一道去你家里吃饭,只要你能管得起,我就吃十八碗!”“那就好!”老太太看周大勇衬衣上有个钮扣吊着。她从针线包里拿出个针,说:“孩儿,我给你缀两针。”她边缀边说:“孩儿,瞧你这四棱四整的个子,机灵的眉眼,你办工作定是能行的!”“能行?好你老人家哩!”“我说,你们该不会再走了吧?”“这可说不上来!”

5老太太说:“你们要开走了,丢下我们这老的小的不管,咱们毛主席晓得了,能跟你们了得?”她缀好钮,用牙咬断线……老太太缀钮扣的动作跟说话的神气,唤起了周大勇孩童时期的生活印象。那天是端午节,又是他十岁的生日。家里刚分到田地,还分到几件土豪劣绅的衣服。头一天,娘把分到的一件细布长衫给他改做成一套衣服。他乐得睡不稳,天不明就爬起来,穿上新衣服。娘还给他胳膊绑上了红布条,说这算是一个红军了。他乐得粽子也不吃,雄黄酒也没喝,就跑去池塘边用泥巴打仗,比赛爬树。新衣服让泥染得花里胡哨,被树枝扯得稀烂。娘把他一阵好揍啊!他性子强,躺在院子里一直哭。娘把他的衣服洗了,坐在院子里缝补。不忍心看他哭,把他抱拢来,边补衣服边讲故事-很久以前有个活神仙,神通广大,心肠又好。有一年,天上没雨,河也干了,庄户人活不了,都求他来搭救。他把自己的手指割破,把血朝空中一洒,大雨唰唰下,河水潺潺流。……周大勇听后,成天想找活神仙去学法,连做梦都梦见他,一直到参加工农红军。亲人的音容,古老的传说,家乡的流水景物,连家乡给了他的苦难,都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中。像周大勇这些人,不仅没有因长期的战斗生活消磨掉那些朴素的记忆,而且是更强烈。因为他感觉到这记忆中的事物,是包含着辛酸的生活,沉重的劳动,美好的愿望和那不能遏止的生命力量。指导员王成德从团政治处开会回来,看见周大勇背朝门坐在桌子边写日记。他夺过日记本,翻了几页看:六月二十一日环县城郊今天团政治委员报告了陇东战役的情况:我们野战军,激战半月多,消灭了许多敌人;陇东分区除庆阳城外,全部收复……会上,有几个干部眉眼皱得像喝了黄连水,直喊困难,说什么部队疲劳得撑不住。有的人还说:“我们营里有不少战士,在河边洗衣服,洗着洗着,就打瞌睡滚到河里去了。”因此,要求休息一个时期。李政委回答得妙:“我们到这世界上来,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战斗。……同志们,战斗的生活告诉我们:伟大的目的会产生无穷的精力,艰难困苦会增加人民战士的光荣。……”走!打!这就是目前生活中的一切。六月二十二日环县城郊今天读完《铁流》。工作紧张,读书时间少。有时候,我睡觉前读十来页。工作一忙我就把学习丢开了,这是要不得的坏毛病。为了坚持学习这件事,在山西作战的时候,李政委把我狠狠地剋过一顿的。他说:“这是一个缺点,一定要克服。战胜自己的缺点,哪怕这个胜利很小,也可以十倍地加强你的毅力。你如果让任何小缺点战胜了你,那你就缺乏克服更大困难的力量了!”我不能坚持学习,这就表示:我的缺点已经战胜了我很多次。没有比让缺点战胜自己更可怕的事……

6王成德一页一页翻着周大勇的日记。周大勇纯真的眼睛盯着王成德说:“不好吧!说呀,是不是?瞧你的眼睛,嘿,想奚落我?”王成德没吱声。他想起了前些时候李政委说过的几句话:“对周大勇这样的人说来,生活是很单纯的:战斗、学习、前进,一共六个大字。”他望着一旁,自言自语地说:“不错,一共六个大字!”(节选自《保卫延安》,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战士们洗澡时打水仗、周大勇驻足逗鸟,既写出了战士生活的闲散,也体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B.小说写家里刚分到田地、娘给周大勇绑红布条算是一个红军,既揭示社会环境,也说明娘是周大勇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C.小说写周大勇母亲给他讲“活神仙”的故事,意在说明当时百姓把生活寄托在虚幻的想象中,表现他们迷信、落后。D.周大勇在日记里记录了听报告情况和自己学习感受,可以看出当时战事紧张及周大勇是一个爱学习、追求进步的青年。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先写周大勇因与老太太对话而引发对自己孩时生活的回想,再叙写指导员看日记,全方位表现了周大勇的生活。B.小说通过老太太“强硬逼饭”“细心缀扣”等具体描写,突出了以老太太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与革命战士之间深情厚谊。C.小说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李政委其人其事,但通过周大勇的日记从侧面表现出李政委对周大勇成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D.小说扎根于生活土壤,通过一系列丰富而细腻的日常生活场景呈现,在日常生活中塑造革命,在革命中烛照日常生活。8.小说标题是“周大勇的生活”,文中却写到“像周大勇这些人”“对周大勇这样的人来说”,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小说将回忆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简要说明。【答案】6.D7.A8.不矛盾。周大勇是人民战士的一个典型、一个代表,他成长的过程,就是所有人民战士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个不能摧毁的坚强的革命战士的成长过程。9.①回忆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可以丰富人物形象。②回忆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可以让文章在时间的顺序上产生往复的效果。③采用现实与回忆交织的叙述手法,可以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读者的共鸣。

7【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A.“写出了战士生活的闲散”错。应是体现了战士们对生活的热爱。B.“也说明娘是周大勇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错,从“周大勇听后,成天想找活神仙去学法,连做梦都梦见他,一直到参加工农红军”来看,周大勇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是“活神仙”。C.“意在说明当时百姓把生活寄托在虚幻的想象中,表现他们迷信、落后”错,写周大勇母亲给他讲“活神仙”的故事,是为了表现母亲对他的疼爱。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A.“全方位表现了周大勇的生活”错,文本只是撷取与周大勇相关的丰富而细腻的日常生活,来展现其一个侧面,而不是全方位的表现。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的构思及主题的能力。结合老太太与周大勇的谈话“从今向后,不管你,也不管是你们连部的人,都不准帮我们担水呀,劈柴呀,割草呀!你们谁来动手做活,我都不答应”“老妈妈,王指导员回来,我们一道去你家里吃饭,只要你能管得起,我就吃十八碗”来看,不仅是周大勇在帮助老百姓,而是周大勇全连的战士都在帮助百姓;结合王成德回忆李政委说过的几句话“对周大勇这样的人说来,生活是很单纯的:战斗、学习、前进,一共六个大字”来看,不仅是周大勇,还包括其他战士都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自己不断的成长。所以,周大勇就是人民战士的一个典型、一个代表,他的成长体现着一个普通人怎样成为一个不能摧毁的坚强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而这也是所有战士成长的历程。所以小说的标题与文中写到的“像周大勇这些人”“对周大勇这样的人来说”不矛盾。【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叙述方式的特点及作用的能力。现实中周大勇对老太太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成熟;而回忆中的周大勇会和母亲耍性子。所以,这样的叙述手法可以丰富人物形象。同时,文本周大勇对老太太的帮助是现实,十岁时的端午节是回忆,周大勇背朝门坐在桌子边写日记是现实。所以,回忆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可以让文章在时间的顺序上产生往复的效果。

8而且采用现实与回忆交织的叙述手法,可以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读者的共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张舜民,字芸叟,邠州人。尝游京师,求谒先达之门,每听欧阳文忠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行义文史为多,唯欧阳公多谈吏事。既久之不免有请曰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今先生多教人以吏事所未谕也公曰:“不然。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王安石倡新法,舜民上书言:“便民所以穷民,强内所以弱内,辟国所以蹙国。以堂堂之天下,而与小民争利,可耻也。”时人壮之。元丰中,朝廷讨西夏,陈留县五路出兵,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王师无功,舜民在灵武诗有“白骨似沙沙似雪”,及官军“斫受降城柳为薪”之句,坐谪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会赦北还,司马光荐其才气秀异,刚直敢言,以馆阁校勘为监察御史。上疏论西夏强臣争权,不宜加以爵命,当兴师问罪,因及文彦博,左迁监登闻鼓院。台谏交章乞还职,不听。召拜殿中侍御史,固辞,改金部员外郎。徽宗立,擢右谏议大夫,居职才七日,所上事已六十章。陈陕西之弊曰:“以庸将而御老师,役饥民而争旷土。”极论河朔之困,言多剀峭。徙吏部侍郎,旋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改同州。坐元祐党,谪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复集贤殿修撰,卒。舜民慷慨喜论事,善为文,自号浮休居士。其使辽也,见其太孙好音乐、名茶、古画,以他日必有如唐张义潮挈十三州来归者,不四十年当见之,后如其言。绍兴中,追赠宝文阁直学士。论曰:权臣之当国也,士大夫知拂之必斥,附之必进也。而吴时忤王黼,舜民诋新法,其大节皆可取。《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故君子贵乎知几。(节选自《宋史》)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既久之/不免有请曰/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今先生多教人以吏事/所未谕也/B.既久之/不免有请曰/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今先生多教人/以吏事所未谕也/C.既久之/不免有请曰/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今先生多教人以吏事/所未谕也/D.既久之/不免有请曰/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今先生多教人/以吏事所未谕也/

9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忠,古代朝廷赠封给已故大臣的一种谥号,文中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B.元丰,宋神宗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一位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C.河朔,河指黄河,朔指北方。文中“河朔”即指黄河以北地区,也称着“河内”。D.《易》即《易经》,与《诗》《书》《礼》《乐》《春秋》合称“六艺”,如《师说》中“六艺经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舜民善于质疑。他京城游历时常听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等人的言论,独对欧阳修论及的“吏事”提出疑义。B.张舜民性格刚直,喜欢直言。朝廷军队征讨西夏无功,他在灵武时写诗予以批评讽刺,也因此遭遇贬谪。C.张舜民勤于政事。他担任右谏议大夫时,为陈述陕西的弊政,连续七天上奏六十多封奏章,言辞十分严厉。D.张舜民颇有预见。他见辽太孙喜欢中原文化,认为辽太孙不超过四十年就会归附北宋朝廷,结果正如所料。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2)权臣之当国也,士大夫知拂之必斥,附之必进也。14.张舜民为何“诋新法”,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概括。【答案】10.C11.B12.C13.1.你们都是当今杰出的人才,以后必定为官理政,自然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2.有权势的大臣主持国事,士大夫知道并违背他一定会被贬斥,附和他的人一定会升官。14.变法会使国君臣子变弱,百姓变穷,丧失国土。变法会损害百姓的利益。【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凡是读书人来见先生,没有不想听道德文章的,现在先生教的最多的是居官的道理,这是我不明白的。“先生”是“见”的宾语,应在“先生”后断开,故排除AB;“道德文章”是“闻”的宾语,应在“者”的后面断开,故排除D。故选C。

10【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一位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错。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为陈述陕西的弊政,连续七天上奏六十多封奏章”错。原文“徽宗立,擢右谏议大夫,居职才七日,所上事已六十章”,可以看出,他上奏六十章是在做右谏议大夫七天的时候,不是为了陈述陕西弊政。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时才”,当今杰出的人才;“临事”,为官理政;“知”,了解。(2)得分点:“当”,主持;“拂”,违背;“进”,升官。【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文中“便民所以穷民,强内所以弱内,辟国所以蹙国”的意思是:与民方便是使百姓贫穷的原因,国内势力强大了是使国君臣子势弱的原因,开辟国土是使国土丧失的原因。由此可概括为:变法会使国君臣子变弱,百姓变穷,丧失国土。文中“以堂堂之天下,而与小民争利,可耻也”的意思是:凭借强大的国家,却和小小的百姓争夺利益,只是可耻的。由此可概括为:变法会损害百姓的利益。参考译文:张舜民,字芸叟,邠州人。曾经云游京师,要求拜见前辈官员,每次听欧阳文忠(欧阳修)、司马温公(司马光)、王荆公(王安石)的言论,在道德文章方面的多,只有欧阳修多讲居官的事情。时间久了,免不了就问他:“凡是读书人来见先生,没有不想听道德文章的,现在先生教人最多的是居官的道理,这是我不明白的。”欧阳修说:“不是这样。你们都是当今杰出的人才,以后必定为官理政,自然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大概只有文学能使自己受益,政事可以恩及万物。”王安石提倡新法,张舜民上书说:“与民方便是使百姓贫穷的原因,国内势力强大了是使国君臣子势弱的原因,开辟国土是使国土丧失的原因。凭借强大的国家,却和小小的百姓争夺利益,只是可耻的。”当时的人都很赞赏他。

11元丰中,朝廷讨伐西夏,陈留县兵分五路出击,环庆将领高遵裕征召张舜民掌管机密文字。国家的军队无功而返。舜民在灵武诗中有“白骨似沙沙似雪”,和军官“斫受降城柳为薪”的诗句,获罪被贬为监邕州盐米仓,改任监郴州酒税。正赶上张舜民被赦免回来,司马光因他才学优异与众不同,刚正秉直,敢于直言,凭借掌管校勘书籍而充当监察御史。他上书论述西夏擅权的大臣的争权斗争,不应让他们加官进爵,应当兴师问罪,因为涉及到文彦博,被贬为监登闻鼓院。台谏交互向皇帝上书请求让他官复原职,皇帝不听。召见他授予殿中侍御史,张舜民坚决推辞,改任金部员外郎。徽宗即位,授予张舜民谏议大夫,他在位才七天,所上书的事情已经有六十章。陈述陕西的弊端:“用平庸的将领来支配有才能的人,驱使饥饿的百姓让土地荒芜。”极力阐述了黄河以北的困难,言辞比较严厉,切合实际。调任他为礼部侍郎,回来以龙图阁待制管理定州,改任同州。因元祐党获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又做了集贤殿修撰,死了。张舜民志气昂扬喜欢讨论国事,擅长写文章,自号浮休居士。派他出使辽国,看见辽国的太孙喜欢音乐、名茶、古画,判定以后一定有像唐代张义潮带领十三州来归降的人,没超过四十年果然发生了这件事,后来像他说的那样。绍兴中,追赠他为宝文阁直学士。评论说:有权势的大臣主持国事,士大夫知道并违背他一定会被贬斥,附和他一定就会升官。吴时不顺从王黼,张舜民骂新法,他的高远宏大的节操是可取的。《易经》说:“夹在了石缝中不到一天被救出来,占得吉兆。”所以君子的可贵之处是看出事物变化的征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了绿水缭绕、秀丽可爱的自然环境,诗人用“鸥”表达隐逸思想,与黄庭坚的“此心吾与白鸥盟”意趣相同。B.“花径不扫”“蓬门始开”表现诗人所居罕有人至,既承接首联,又引出下联,表达诗人的寂寞和对友人来访的欣喜。C.颈联从由客至转写待客,诗人用“无兼味”“只旧醅”既表现自己当时家境的贫苦,又表达了自己对客人的盛情与歉意。D.

12尾联诗人想象与“邻翁相对饮”的场景,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将宴饮的气氛推向高潮,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16.明人陆时雍用“村朴趣,村朴语”评价本诗,请结合首联和颔联作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舍南舍北”这一方位词将绿水缭绕、春意盎然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皆”字则写出了乡野春水上涨之野趣。此外,首联中对“群鸥”的描述,也表现了诗人乡居的隐逸之趣。②颔联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表达有客来访的欣喜,增强宾主接谈的农村生活实感。此外,“花径”“蓬门”都是乡居的真实景象,在此乡居景象中迎接客人,更是说明两人情谊早已脱离心机与立意,而全是淳朴的自然情谊,这也显示了“村朴趣”。【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表现自己当时家境的贫苦”说法有误。“无兼味”“只旧醅”是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时抱歉酒菜欠丰盛的客气话语。这一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并非是作者为了表现家境贫困。【16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但见群鸥日日来”,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为贯穿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在颔联中,作者描写有客来访的欣喜,并没有采取过于繁杂的语句,而是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农村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更显宾主情韵深厚,感情淳朴。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综观全诗,语势流畅,除“盘飧”“兼味”“樽酒”之外,其馀语句都没有太大的障碍,尤其是尾联虚字(“肯与”)和俗语(“呼取”)的运用,更显“村朴语”。另外,诗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他律诗字斟句酌的风格确实不大一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3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中秦始皇认为山河险固,加之“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就可以安定,子孙帝业得以万世传递。(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激流奔腾、山谷雷鸣的磅礴雄伟之势。(3)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深刻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答案】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③.飞湍瀑流争喧豗④.砯崖转石万壑雷⑤.废池乔木⑥.犹厌言兵【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弩、何、喧豗、砯、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夕阳下的一座山丘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从杂草中露出头来的鼠麴。()。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摒弃了一切浮夸,地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地负担着一切。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目不转睛茕茕孑立默默无闻俯拾皆是B.聚精会神孑然一身一言不语俯拾皆是C.目不转睛孑然一身默默无闻比比皆是D.聚精会神茕茕孑立一言不语比比皆是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随身带来的纷扰,觉得都被这幅图像而自然而然地凋落了,变成了深秋的黄叶。B.我随身带来的纷扰,觉得都被这幅图像而变成了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C.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自然而然地凋落了,变成了深秋的黄叶。D.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了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分别简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14【答案】18.B19.D20.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菌子的色彩斑斓和旺盛的生命力。【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目不转睛”,指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聚精会神”,集中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语境指村女缝补很认真,没有盯着看的意思,故选“聚精会神”。第二空,“茕茕孑立”,孤独无依的样子;“孑然一身”,意思是孤零零一个人。语境强调的是一个人“担当着一个大宇宙”,没有孤单无依的意思,故选“孑然一身”。第三空,“一言不语”,一句话也不说;“默默无闻”,形容没有名声,不为人们所知道。语境强调沉默,故选“一言不语”。第四空,“俯拾皆是”,形容到处都有,很容易取得;“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语境指的是草间的菌子非常多,容易得到,故选“俯拾皆是”。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前文“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从杂草中露出头来的鼠麴”是作者描绘的景象,与“我看见这幅图像”衔接,排除AB;“纷扰”先变成“黄叶”,然后“凋落”,更符合事理逻辑。排除C。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红如……,青如……,褐如……,白如……”,运用四个相同的句式,构成排比,结构整齐,朗朗上口;把“草间菌子的色彩”比作“胭脂”“青苔”“牛肝”“蛋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在太阳的照射下,草间菌子的不同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5淀粉是面粉、大米、玉米等粮食的主要成分。长期以来,农业种植是生产淀粉的唯一途径。但是农作物生长周期长,人类消耗淀粉的速度也远超自然界产生淀粉的速度。随着科技进步,①这一颠覆性的技术把缓慢的农业种植生产淀粉的过程,变成高效的集中化的工业过程。②,一立方米的生物反应器每年可以生产相当于5亩(1亩≈667平方米)玉米地年产量的淀粉;而通过实践研究,它的效益比理论统计还高。同时,相较于植物合成淀粉,③;人工合成淀粉速率约是植物合成速率的8.5倍,而且合成过程大大简化。如果未来人工合成淀粉成为发展趋势,这将有可能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同时也会避免农药、化肥等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碳中和的生物经济持续,增加人类粮食安全水平。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增加人类粮食安全水平,促进碳中和的生物经济持续发展,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B.保持碳中和生物经济持续发展,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人类粮食安全水平。C.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促进碳中和的生物经济持续发展。D.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保持碳中和的生物经济持续发展,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C22.①人工合成淀粉②按照目前的技术参数推算③人工合成淀粉速度更快【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1)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应在“环境的负面影响”前加介词“对”。(2)搭配不当。“增加……水平”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提高……水平”;(3)语序不当。三个分句应该先是“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才能“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进而“促进碳中和的生物经济持续发展”,这样才符合逻辑顺序。只有C修改正确。故选 C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16第一处,根据前文“这一颠覆性的技术把缓慢的农业种植生产淀粉的过程……”以及后文“人工合成淀粉速率”“如果未来人工合成淀粉成为发展趋势”等内容推断,“这一颠覆性的技术”应该指的是“人工合成淀粉”,故应该填入“人工合成淀粉”。第二处,根据后文“而通过实践研究,它效益比理论统计还高”推断,前面的“一立方米的生物反应器每年可以生产相当于5亩(1亩≈667平方米)玉米地年产量的淀粉”应该是说在理论方面,“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和自然界的淀粉生成速度之间的比较,既然是比较,就要依据一定的技术参数,这个技术参数根据文章内容推测应该是目前的技术参数,故可以填入“按照目前的技术参数推算”这样的内容。第三处,根据“相较于植物合成淀粉”“人工合成淀粉速率约是植物合成速率的8.5倍”可知,人工合成淀粉速度要比植物合成淀粉快,据此可以填入“人工合成淀粉速度更快”。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们有舍生取义、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精神;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有艰苦奋斗、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中华民族悠悠历史进程中,锻造、铸就的伟大精神,使我们的民族得以赓续,使我们的国家得以强盛。如今,我们更应彰显精神的荣光,承前启后,开创未来,谱写中华民族崭新的篇章。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精神的荣光”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材料式话题作文题。材料中列举了多种形式的精神力量:爱国、担当、工匠、创新……同时明确指出了“精神”赓续民族、强盛国家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应遵循的方向——彰显精神荣光。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要做成一件事、完成一个目标,既需要强大的行动力,更需要坚毅的精神力量。精神能支撑起人类的信念,挑战生命的潜能,完成艰巨的任务,实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危急关头显斗志,艰难困苦见精神,无论是三个人轮流骑一匹马的长征路上小战士,还是军功章锁入箱底深藏功与名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抑或是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教书人,伟大事业总是依靠精神的力量才得以绽放光芒。在时光的河流中跋涉,精神的力量弥足珍贵,激励人发愤图强,引领人砥砺前行。

17题目要求以“精神的荣光”为主题来行文,可写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写精神力量在事业中的巨大作用,可以写某种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重要意义,可以写革命精神、英雄精神的榜样力量,也可以展望以雄健的精神闯关夺隘的辉煌未来……行文要有一定的高度,不仅要谈到精神对个人的影响,更要辐射到整个社会、国家、民族,要适当援引论据,形成极强的说服力。立意:1.继承红色传统,发扬革命精神。2.小我成就大我,锤炼奉献精神。3.敢想敢闯敢拼,铸就奋斗精神。4.追寻信仰与理想,精神光辉照前程。

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