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213925
大小:749.25 KB
页数:1页
时间:2023-03-08
《无为而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无为而治所谓“无为而治”,就是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在《老子》一书中总结了一套统治术,如“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子对当时的社会变化和社会现实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互相争夺,原因就在于人们欲望过多、法令繁多,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讲究虚伪的仁义道德等。老子对仁义道德也进行了某些批评和揭露。他指出,之所以要讲仁义忠孝那一套,都是因为大道废弃,六亲不和,国家昏乱。因此,他认为,要使天下太平,没有争夺,就要取消知识,取消道德,取消新颖的器具和财货。他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指出,要使老百姓自然而然地生活,就不应搞什么知识,追求什么巧利等;只有去掉了这些,老百姓才会各得其所。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社会和政治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当然,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如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在人世间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其中也不乏愚民之意,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老子这种消极无为的政治态度,决定他对人生的看法也是消极无为的。在老子心目中,圣人应该是一个表面上处处不与人争,不为人先,守柔处下,少私寡欲,绝学弃智,浑浑噩噩,像初生婴儿那样,全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复杂的现实斗争中保全自己的生命,无忧无虑,达到精神上的最高境界。·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