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的思考

无为而治的思考

ID:24860022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无为而治的思考_第1页
无为而治的思考_第2页
无为而治的思考_第3页
无为而治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无为而治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为而治的思考  案例现象:  班上有一位名叫刘雨轩的男生,是一名典型的双差生。  1、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自束能力较差。经常借故逃学,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以上种种的原因导致该生在学习上经常与各门功课的老师产生摩擦,而该生对于老师的教导、谈心等教育措施始终保持着淡漠的态度,平时沉默寡言,课上无声无息,对于老师的建议不反驳也不接受,也没有改进,基本处于被老师放弃的阶段。  案例分析

2、:4  这一案例除了该生明显厌学的现象外,但还有下面的特征表现得比较突出,如:虽然不喜欢说话,但还是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重视,对于老师的关心还是有所体会,只是不会明显的表现出来;由于自我的约束能力差,因此导致长时间的行为习惯不良,无法完成自我心态与行为方式上的调整;由于长期处于落后位置,所作努力对于自己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作用,也让该生对自己的转变失去持续的动力;而老师对于该生的反映批评多过表扬的做法,也让该生对于老师始终保持一种敌对的态度,从而对教育、对学校有较高的逆反情绪。  采取措施:  有位家长对不安分的儿子说:

3、“我小时候家里孩子多,你爷爷奶奶忙,谁管我啊,我能走到今天,不就是靠自觉吗。现在我们就你一个孩子,所有的关心都给你,你却一点不懂得努力,你怎么就那么不自觉呢?”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正是因为你小时候没人管,才学会了自觉;你儿子不自觉,恰是因为他太“有人管”了。该他自己想的和感受的,父母和老师都替他做了,他哪里有机会学习自我管理呢?  其实在当下,很多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因为管得少,恰是因为管得太多了。尤其是对于那些我们所谓的“问题学生”,尤其是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和时间,没事找来谈谈话,有事就要叫家长,如此“关注”的结果,往往对于

4、孩子的自我成熟和发展却起着恰恰相反的作用,这时,“无为”可能是更有效的手段。  1.交流自然化  办公室交流,属于非常正式的谈话,很多学生在被老师叫的过程中就马上建立起了自己的“防卫意识”4,尤其是经常性被老师教育的学生,这种意识尤为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后续的教育工作其实是很难开展的。因此,在和金志超的交流中,怕他产生逆反情绪,我都尽可能的避免将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单独谈话的模式。一般来说,我会很随意的在出操的路上,去饭厅的路上或者在回家途中很随意的和他聊一聊,所聊的内容也是生活中的琐事较多,涉及学校学习等行为习惯的较少,一

5、般占5%所有。这样的谈话方式,很快获得了该生的认同,也和老师有了进一步的感情交流,从而才能达到后续的教育结果。  2.教学轻松化  课堂上,金志超看起来又在睡觉了。是叫他站起来,还是大骂一顿呢?毫无疑问,两种方式对于他来说,都是无关痛痒的(已经站习惯、骂皮实了),但是却会进一步将该生推至老师的对立面。于是,我经常性的做法是拍拍他的肩膀,站在他旁边讲课5分钟,这样,在老师轻松的提点中,他还是能认识到老师的要求的,基本也能坐好,开始记笔记,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几次下来,学生的逆反情绪少了,对老师的要求也清晰了,课上表现逐渐都

6、有所改善。  3.任务明确化  不要给孩子扣帽子,怕就怕在“我就是差生”在孩子心理生根。但是,如何能扭转这种局面在于我们对于“后进生”的要求要明确化。作业没有完成,那就解决作业没有完成的问题,不要在此基础上扩大化,涉及面越广,教育越难达到目的。对于金志超,我们的任务简单明确之后,我发现,他完成的质量也在逐渐提高,从而自己也能收获一定的成就感,学习的兴趣也有了逐步的提高。  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真的无为,而是在教育中以学生的发展和天性的理念为前提,给与孩子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空间。整天揪着孩子耳提面命的老师,一定不会是孩

7、子喜欢的老师。只有权威才有资格对别人进行不间断的指令和监视。而就人的天性来说,没有人喜欢自己眼前整天矗立一个权威。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手下的“听差”4,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  案例反思:  这位同学的现象,存在于很多学校、很多班级里。出现了这些情况我们就不应该回避它,而是应当正确地面对它,首先要承认问题的客观存在,然后是思考它,最后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生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儿童

8、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地成长。因此生活中家长不能用“管”来约束这份天性。同时儿童不是一块石头,成人想怎么雕刻就怎么刻。假如一定要把老师比喻为一个雕刻师,那教育这种雕刻所留下的痕迹则是雕刻与被雕刻双方互动形成的。作为雕刻者的老师如果看不到这种互动性,漠视儿童的感觉,以为在受教育方面,儿童就是块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