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
2、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 【教学过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精品文档★ 一、导入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3、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 抓字眼,明诗意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精品文档★ 1.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不识庐山真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5、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精品文档★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
6、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