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0.xx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其与社会支持的

1450.xx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其与社会支持的

ID:6663931

大小:9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1-21

1450.xx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其与社会支持的_第1页
1450.xx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其与社会支持的_第2页
1450.xx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其与社会支持的_第3页
1450.xx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其与社会支持的_第4页
1450.xx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其与社会支持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1450.xx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摘要本研究以420名xx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人际信任量表》(IT)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为研究工具,考察xx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现状和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处于中等略高水平;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差异;人际信任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人际信任度的高低依次是大二=大三>大四>大一;大一新生的人际信任度最低,而且与其他三个年级的人际信任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大三学生的人际信任也都与大四学生的人际信任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相关。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151引

2、言信任是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具有多维度的特点。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早研究“信任”并为它下定义的是多伊奇(Deutsch,1958)。他将信任定义为:个体根据预期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相应行动的过程,虽然他明白倘若该事件并未出现,其行动带给他的坏处比此事件如期出现所可能带来的好处要大。后来的学者J.Rotter(1967)将“信任”的定义缩窄到“人际信任”的范畴,即仅指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信任而不包括对事件的信任,代表性的说法如:信任是个体对对方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认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1]。人际信任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改变和发展的。事实证

3、明,在资源匮乏或相对匮乏的社会中,人类个体存在着利益冲突,获利的趋向使人们表现出竞争、敌意、争斗、破坏等行为[2]。当然,人们之间如果只存在竞争行为,人类将走向毁灭。所以人类个体又必然要进行合作,共享资源。人们要在竞争中进行合作,就需要人际信任。有关研究表明,信任可减少处于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由于时空分离所造成的距离感,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增强组织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3][4]。人际信任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热点课题。近十几年来,国内人际信任的研究也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管理学领域兴起。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对人际信任的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围绕

4、人际信任是什么以及如何发展出来的,探讨本土的人际信任的结构,这也是研究成果最为丰厚的领域。关于“人际信任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一个总的共识是认为信任的基础是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一致性。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韦伯的研究,他区分了两种信任方式——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前者以血缘性社区为基础,建立在私人关系、家族和准家族关系之上。后者则以信仰共同为基础。中国人的“信任格局”是以“亲”为主。这是因为在人际关系的既定成分中,以直系亲属之间的关系所隐含的角色义务及责任最清楚明确,面且隐含的顺从压力也最大[5]。人们交往的过程是一个“拟亲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5、把陌生人拉入自己的信任区内,把非亲非故的“陌生人”转变为“自己人”15。二是,以社会制度为出发点,认为信任是社会结构及制度的必然产物,从而对有关人际及组织信任在工商及企业组织中的运作及功能的研究比较普遍。如林丽、张建新的《人际信任研究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等。三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探讨人际信任在不同群体中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这也是近年来研究发展的趋势[6],如罗任、周茜、谢海燕的《xx高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分析》[7]和伍明辉、宋凤宁的《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8]等。以往关于人际信任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中学生。大学阶段是个体人际信任

6、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合作精神、共处意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9]。本研究将探讨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的差异,从而了解人际信任在大学生中的现状,为拓宽学校思想教育的内容和角度提供依据。社会支持的概念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精神病学的研究,它一直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弹性资源,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关系。社会支持具体是指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组织)所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早期的研究者将社会支持作为个体从他人或网络中获得的

7、一般或特定的支持性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个体应付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与危机,后来开始探讨社会支持与个体身心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0]。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由两个因素构成,分别是:实际社会支持和领悟社会支持。实际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实际获得的支持,是个体在面临压力时周围人实际提供的帮助行为;而领悟社会支持则是指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期望和评价,是对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的信念[11]。而实际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又一般可分为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两类。前者指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后者指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还有的研究者认为个体的社会支持还应包括个体对支持

8、和利用情况[12]。已有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的互惠合作以及彼此间获得的社会支持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