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侯亮平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侯亮平

ID:66466421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1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侯亮平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侯亮平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侯亮平_第3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侯亮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人教2001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七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西安汇知中学侯亮平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的课文要求学生体会古人从大自然中领略和感受到的人文熏陶和审美观感。引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通过教学,从审美和认知两个角度提高学生对古代美文佳篇的阅读、感知、赏析、体味、领悟能力。掌握重点字词和基本句式,背诵美篇佳句。领略文中的美妙境界,体会作者的志趣。背诵默写,学习对偶佳句。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而且多直线思维,还不能全面看问题,而且品悟文字的精妙和把握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并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将“学习作者在

2、遭遇人生困境时仍能保持的豁达的心态”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篇文章不长,部分重点文言字词曾学过,课文注释也较详细,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不是很难,课堂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展开想像进入文本情景交融的境界,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为了突破重点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课前收集查阅关于苏轼的材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显得思路清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目标:1.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在读中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情感。3.

3、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仍能保持的豁达的心态。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仍能保持的豁达的心态。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仍能保持的豁达的心态。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查阅资料,了解苏轼生平及《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27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二篇《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宋代的文学家。3二、走近苏轼,课文解析:(一)初读课文,读音解释: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并注意正音及停顿。2、学生齐读,要求字正腔圆地读。3、谈所得:(1)文章讲了一件什

4、么事?(2)借助文下注释,串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相与步于中庭”。4、小结:通过初读,我们发现这篇短文字约意丰,记游所必须交代的人、事,仅用最简略、经济的语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却不再添枝加叶。看来确实当得起“精品”二字。(二)二读课文,理清文意:1、男生读课文,要求节奏分明地读。2、析妙句:(1)既为赏月,作者如何写月色?女生齐读文章描写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借助文下注解释句。4、谈所得:这个写景的句子妙在何处?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突显月色的清明。5、小结:“月色如水”这比喻并非自苏轼开始,但是苏

5、轼化明写为暗写,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清朗。难怪被称为“精品”了。(三)三读课文,知人论世:1、齐读课文,要求带点感情地读。2、设问:(1)经过前两次分析,我们发现这篇短文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那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出这篇短文所蕴含的情感意味了吗?作者在这篇短文中流露出什么情感了呢?(2)借助文下注解释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小结:罹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本是抑郁,但是作者在抑郁之中却能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张怀民一起有赏月的欣喜,又表现了作者一向旷达的胸襟。末尾处有两个反问,一句含蓄的议论却是

6、意味深长。3、拓展延伸: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其实始终都是在写人,从文中我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阅读以下诗句,让我们更加理解苏轼吧!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比好湖山。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小结:逆境中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豪放乐观!(四)小结:在为人上,他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他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他即使身处绝境,

7、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三、作业布置:1、 背诵默写这篇短文,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作业。2、推荐课后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