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36895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4
《探究型学习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型学习教学设计方案主题:《记承天寺夜游》探究型学习设计适用八年级下年级 所属语文学科情境
2、 任务
3、 成果
4、 资源
5、 评估 情境:首先让学生,伴着音乐《明月几时有》观看有关月色的景观图片,并启发学生颂吟有关月亮的诗文。月是美妙的,月也成为文学上一个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愿借月抒怀。今天就让我们和北宋的大文豪苏轼一起赏明月,抒情怀。任务:(一)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认识苏轼,体会他旷达的胸襟。2.培养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二)通过本活动,学习者将完成下列任务: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识记常用的
6、文言词语。2、诵读、品味文章描写月色的语句,体会其清幽宁静的意境。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成果: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提高阅读朗读能力。能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提高合作和探究的能力。过程:(一)学生课前预习1、阅览相关材料,收集关于作者生平和关于“记”这种文体的相关知识。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3.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有关苏轼图片的资料,引出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所获得的有关苏轼的了解和认识。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
7、,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作者和解题: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以及“记”这种文体。明确: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写于他被贬在湖北黄州之时。在文中我们看不到一般人被贬官的挫折、苦痛和郁闷,我们却只看到夜晚游历快乐和闲适。似乎是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
8、意的。说明: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学生示范朗读,评赏朗读的效果(注意情感的曲折有致)。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并加深了对基础字词的理解。(四)第二环节:通过以上的朗读,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学生分组展开讨论:1.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一方面作者
9、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2.为何寻张怀民?心有灵犀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水→水草→影※4.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5.结合全文内容,思考“闲人”含义。(学生小组讨论,推举代表交流。
10、)被闲置的人和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同时理解了作者在面对人生逆境时的旷达胸怀。6.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谈谈苏轼、陶渊明、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说明: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7.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
11、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学生讨论出现的情况:(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2)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4)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
12、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