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531727
大小:67.9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5-1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小节是全章学习的开篇课,也是本章学习的主线和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基础之在知识结构上,以后学习的几何图形很多要通过全等三角形来加以解决;在能力培养上,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在全等三角形教学中得以启迪和发展。因此,本小节的教学对全章乃至以后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先通过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引出全等三角形及其对应元素这些核心概念,然后直观演示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从中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真正体现“让鲜活的思想在数学课堂中流淌”,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研究几何的
2、意识,进而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学生情况分析本小节是在学过了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说理内容之后来学习的,这些内容为学习全等三角形奠定了基础。通过本小节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把学生原有的认知变为新知的生长点”,同时为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好基础。然而由于学生在图形识别能力上的不足,教材要求学生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也就成了学生有待突破的难点。(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能应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2)、能熟练
3、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依据是:新课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规定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2、数学思考目标1)、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力;(2)、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究、归纳、总结等过程题的能力。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获。,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和识图,获得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问依据是:新课标关于学生的学习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3、解决问题目标(1)、利用全等
4、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有关判断及计算,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体验同学合作,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促成四维目标的达成,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依据是:新课标关于“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合作学习、评价交流是学习数学的方法,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地”。4、情感与态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感受全等三角形的美,以及全等在生活中的较高使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2)、在探究和运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依据是:新课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总体目
5、标规定“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教学难点:能在全等变换中准确找到对应边、对应角。突破方法:利用老师动画演示、学生拼图实践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识别抽象的图形和知识点,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课堂结构设计根据教学内容以“概念、性质、应用”为侧重点,结合学生所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本节课采用以启发式、实验法为主,讨论法、阅读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各种教法于一体,做到步步有序,环环相扣,不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
6、、动脑。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设疑——实验——认识——实践——再认识”的教学模式,并采用“变式练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二)学法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看一看等动手、动脑的活动,主动探索,发现规律;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让学生养成“用归纳的方法探索规律”的良好习惯,同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三)教学媒体设计本节教学中,为了处理好图形的变换、对应的识别等问题,加之学生对图形的接受水平较低,我借助了多媒体演示。这样做不仅更直观形象,而且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把三角形的拼图与全等三角形的
7、探索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图实践,就会对相关结论印象更深刻。也就是说,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对应元素的找法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让学生“拼”出来的。这样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这一理念。教学设想:本节课我始终关注学生能否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按所给的条件进行探索,能否在活动中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发现结论,注重“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有思想的教学,有了思想才有了课堂的生命”。教学中既关注学生对“四基”的理解和掌握,并把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这四个方面加以区别对待。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8、情感与态度。本节课我选择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学生自我评价等多元化评价,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东西”贯穿于探索活动的全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