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80210
大小:27.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1-03-01
《让文本解读更敞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编者对话——让文本解读更敞亮 文章选编进教材,已经区别于一般的文本,其阅读的价值发生了变化,成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仅要遵从作者的写作意图,需要从编者的角度出发,揣摩编者的选编意图,这样的解读才更为全面更为敞亮。 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着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如果与作者对话,有的老师认为应该要读出“凄婉”,童年的自由恰恰与她现实的凄惨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不少老师课文结束的时候总要加上“凄婉”的尾巴,挖掘作者的悲惨命运,以“凄婉”的感情基调收尾。这样的解读可不可以?我觉得完全可以,因为遵循作者的写作意图本身就
2、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样的解读在我看来是有遗憾的——忽略了与编者对话的过程。作为选文,编者做了取舍,入选后就带有了编者的意图——作为课文应该要承载的。苏教版将此篇文章放到了“亲亲依依”这一主题单元中,毫无疑问,“我”与祖父的亲情就是不能忽略,也是不该忽略的,那种只见“园子”不见“祖父”的解读是有偏颇的。同时这一单元也洋溢着“爱”的主题,让孩子们只感受这篇文章中传递的“自由快乐”,感受童年的欢快美妙,应该是编者的目的所在,课后思考题中也有明显的编者意图体现,除第一项是一贯的描红临写外,另外两项都与“快乐”相关:一是摘抄写得有趣的句子,另一是选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大家分享。从这个角度来讲,我
3、更欣赏将这篇课文解读为“追求童年的记忆,珍惜美好的童年”一类文章,没有必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背后去寻找“凄婉”的影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