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第2讲知能演练全面提升

专题一第2讲知能演练全面提升

ID:6080038

大小:2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2

专题一第2讲知能演练全面提升_第1页
专题一第2讲知能演练全面提升_第2页
专题一第2讲知能演练全面提升_第3页
专题一第2讲知能演练全面提升_第4页
专题一第2讲知能演练全面提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一第2讲知能演练全面提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1.(2014·陕西长安一中模拟)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A.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B.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结合题干可以看出,汉武帝时期,丞相任免频繁,结局不一,但多数是不正常的,说明丞相的位置、权力受到挑战,皇帝对丞相心存疑虑,于是通过频繁更换以达到削弱其权

2、力的目的,故应选A项。B、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均排除。2.(2014·浙江宁波模拟)“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  )A.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B.大多在中央官员中选置产生C.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D.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知郡中正由

3、各郡长官推选,而且是现任官员兼任,故C项正确。3.(2014·江苏南京模拟)《旧唐书》载:“长庆、大和中,(狄兼谟)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中央官职)。开成初,度支左藏库(掌管财政的机构)妄破渍污缣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前不理。兼谟封还敕书,文宗召而谕之曰:‘嘉卿举职,然朕已赦其长官,典吏亦宣在宥。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敕为艰。’”由此不能看出(  )A.给事中隶属于门下省B.给事中可以否决皇帝旨意C.体现了皇权独尊的地位D.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唐代给事中有封驳权。结合唐代三省制

4、,拥有审议、封驳权的是门下省,故A项符合史实。唐代门下省的五品官给事中有封驳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滥用皇权的制约,D项正确。给事中只有封还诏书的权力,但没有否决权,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故仍体现了皇权的独尊,C项正确。B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4.(2014·湖北武汉调研)《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5、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解析:选C。三司分割了相权,加强了君权。从“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分析可得知,C项正确;A项“全部”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D项材料无从体现。5.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科目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6、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唐朝的科举制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是科举制的特点;②③根据材料判断,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应是进士科难于明经科,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是说三十岁才考中明经,实在是太老了。五十岁的人考中进士,算年轻了。6.(2014·广东十校高三联考)汉景帝时,窦太后欲立皇后兄王信为侯,景帝和丞相周亚夫以高祖刘邦“非有功,不得侯”之约予以拒绝。

7、此记载反映景帝时面临的最突出的政治问题是(  )A.汉朝实行以功封侯制度B.西汉王侯威胁中央C.西汉初期丞相位高权重D.汉窦太后垂帘听政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景帝和丞相周亚夫均决绝太后的分封诸侯的主张是因为此时因汉初分封诸侯所引发的“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所以答案选B。A项属于政治制度而非政治危机,C、D两项在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均排除。7.(2014·广东广州调研)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

8、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高超,后代难以超越C.宋代打破坊市界限,疏于维修城郭街道D.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唐宋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不同。州县政府属于地方政府,而宋代州县政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