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问题探析

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问题探析

ID:6077818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2

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问题探析_第1页
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问题探析_第2页
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问题探析_第3页
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问题探析_第4页
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问题探析  2012年底,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但是在实践中,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加剧,严重影响事业的健康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出台,有利于事业单位增强风险意识,促进单位建立完善

2、防范财务风险的机制,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应以经济效益为前提,而应以公共服务为目标来设计和建设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部门设置、职能权限等会受到外来制度和规定的约束,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空间相对企业来说要小;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来源、资本结构、会计处理等方面与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内容相对简单。(一)内控意识薄弱,认识不清8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确保内控体

3、系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内控知识缺乏基本了解,内控意识不强。更有个别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到内控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也不清楚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控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控体系的有效运作需要有相关制度的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会对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营运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当前,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关会计岗位的设置不够严慎,未能体现岗位之间的制抑关系,个别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甚至会计、出纳、资产

4、管理等不相容岗位一肩挑的现象;二是内部控制制度所涉及的范围没有涵盖到单位的所有人员和多个业务环节,尤其是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薄弱的现象在事业单位比较突出。(三)固定资产控制环节薄弱8自从事业单位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以后,在固定资产购置方面得到了一些控制,但是在使用管理环节上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重购轻管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不做可行性分析,盲目购置。如某单位花几十万元盲目购某朝洋设备,购入后,适用范围不符而闲置,迷信洋设备,花国产设备三倍价格购买进口设备,浪费了资金;二是有些单位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建立

5、定期财产盘点制度,结果是账上有的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有的已经损坏变卖,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三是还有些单位未将购置的资产及时入账,未登记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导致责任不明。(四)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之间协调性差受原有的行政体制的影响,很多事业单位在建立之初没有做好相关机构的构建计划工作。具体表现在:组织机构没有针对各单位的实际需求来设置,岗位职责不明确,从而导致各单位不能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内部控制工作不能够涵盖到整个单位的经济业务,其他非内部控制的直属部门,如财务、审计、检查等部门缺乏合作意识,沟通联系较少,协调配

6、合性差。在不少单位审计机构的设置处于纪检监察或财务部门领导之下,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从而不能够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五)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8部分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不能够对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常运作作出真实合理的评价。产生有章不循,内控制度成为“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摆设。随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改革,传统的审计已经不能够满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需要。在对事业单位进行考核时多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要考核依据,考核机制的设置缺乏科学性。更缺乏对业务过程的控制和监督,无法达到事前、事中的控制,

7、使内控制度在“既成事实”面前失去作用。二、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由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实现事业单位的服务目标。因此,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当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掌握控制,贯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投资评审、绩绞评价全过程,覆盖单位的所有工作职能和事项。(二)重要性原则完

8、善的内部控制,不仅要把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置于全面的监控中,还要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问题进行重点控制。(三)制衡性原则8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应在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以及业务流程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或部门方能完成。在横向上,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至少应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在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