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论自相空的探究

入中论自相空的探究

ID:5999744

大小:290.2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入中论自相空的探究_第1页
入中论自相空的探究_第2页
入中论自相空的探究_第3页
入中论自相空的探究_第4页
入中论自相空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入中论自相空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入中論》自相空的探究林崇安(法光雜誌,211期,2007)一、前言對於佛陀所說的「諸法無我」,歷代大論師們有不同的探索和發揮,都值得參考,不應偏廢。中觀宗應成派的一個不共的主張就是諸法自相空。自相是「自己的義相」的省略。自相空是「以自相空」的省略。以下先列出月稱論師的《入中論》中有關「自相空」的偈頌,而後參考宗喀巴大師的《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來探究「自相空」這一重要的論題,最後略探自相和空性的源流。二、入中論的相關偈頌(一)略標「變礙等無性,是為自相空。」(二)廣說(1)根法自相色相謂變礙,受是領納性,想謂能取像,行即能造作,各別了知境,是為識自相。蘊自相謂苦

2、,界性如毒蛇。佛說十二處,是眾苦生門。所有緣起法,以和合為相。(2)道法自相施度謂能捨,戒相無熱惱,忍相謂不恚,精進性無罪,靜慮相能攝,般若相無著,六波羅蜜多,經說相如是。四靜慮無量,及餘無色定,正覺說彼等,自相為無瞋。三十七覺分,自相能出離,空由無所得,遠離為自相,無相為寂滅,第三相謂苦,無癡八解脫,相謂能解脫。(3)果法自相經說善決擇,是十力本性。大師四無畏,本性為堅定,四無礙解相,謂辯等無竭。與眾生利益,是名為大慈。1救護諸苦惱,則是大悲心。喜相謂極喜。捨相名無雜。許佛不共法,共有十八種,由彼不可奪,不奪為自相。一切種智智,現見為自相。餘智唯少分,不許名現

3、見。(三)總結若有為自相,及無為自相,彼由彼性空,是為自相空。(以上的偈頌採用法尊法師譯文,以下的解說依據藏文《入中論善顯密意疏》重新校譯)說明:根法、道法、果法是指從色一直到一切相智(一切種智)的般若一百零八法類。根(gzhi),法尊法師譯為因,此字有時譯為所依、事、依處。根法有五十三法類,屬於雜染法;道法和果法有五十五法類,屬於清淨法。此處偈頌一方面列出主要法類的自相,一方面標出自相空。三、《入中論善顯密意疏》的解說(一)自相和自相空《入中論善顯密意疏》有下列四段的解說值得探究:1「此諸自相,是指內涵意義,而不一定周延,是標舉各各自性之主要者而說。」2「從色

4、乃至一切相智(種智)之諸『義相』,唯是能標彼諸法之自體性,與正因所破之『自相有』(以自相存在),有大差別。」3「色蘊之義相謂變礙,『等』字含攝乃至一切相智之一切染淨諸法各自之義相,此等實事以自己之體性存在是為無有,此是自相空。」4「若有為法之自相及無為法之自相,彼等自相即由彼自性空,是為自相空。」探究:1自相是「自己的義相」的省稱。在因明學上,「義相」和「名標」關連在一起,每一名標只有一個義相。這是相當於每一名詞只有一個定義。義相大致同於定義;DebateinTibetanBuddhism一書中,將義相英譯為definition,名標英譯為definienda。

5、名標和義相必互相周2遍。任何一法都有其各自的義相,稱之為自相。義相和定義是人為的,因為是從諸法標舉出各各自性之主要特點,所以不一定周延。2所以,從色一直到一切相智,都可以人為地找出義相,用以標出諸法各自的基本性質,因而各法有其「自相」。中觀宗應成派以正因(正確的理由)所破的是「自相有」(以自相存在),而不是「自相」(自己的義相);「自相」和「自相有」有很大的差別,不可混而為一。3色蘊的義相是「堪為色」(傳統上翻譯為變礙);從色蘊到一切相智,五十三雜染法類和五十五清淨法類,諸法都有各自的義相。但是這些法都不是以自己之體性存在,都不是以自相存在,都是自相空。4一切法

6、不外是有為法和無為法。有為法和無為法也有各自的義相(自相),但是彼等自相即以彼自性空,都不是以自性存在,也都不是以自相存在,都是自相空。(二)廣說根、道、果的自相依據《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述根法、道法、果法中諸法的自相如下:(1)根法自相色蘊之自相:變礙。受之自相:具有苦、樂、捨三種領納之性。想之自相:執取青黃等外像,與苦樂等內像之差別;「像」為境之細差別。行之自相:造作,謂除四蘊外餘有為。識之自相:各別了知色、聲等境。蘊之自相:苦。界之自相:能令有情執取於輪迴,如同毒蛇捉取於他而作損害。處之自相:佛說「能生眾苦,是苦生門。」緣起之自相:因緣之和合。說明:以上

7、簡略舉出五蘊、界、處、緣起的義相,界可分十八界,處可分內外六處,緣起可分十二項目,界還可分地、水、火、風等六界,此處省略之。3(2)道法自相布施波羅蜜多之自相:身、受用、善根完全放捨之心。尸羅之自相:從無有煩惱之熱惱,獲得清涼。忍辱之自相:不瞋恚,即能忍耐心。精進之自相:攝持無罪之善法,勇悍為性。靜慮之自相:攝一切善法故,於善所緣心一境性。般若之自相:不貪著,為趣涅槃,於任何法都不貪著,破實執故。四種靜慮、慈等四無量及餘空無邊處等四無色定之自相:具有無瞋恚之相,因為彼等由離瞋恚乃能得故。三十七菩提分法之自相:能獲得出離解脫。空解脫門之自相:實執所得諸分別垢不能染

8、故,具有遠離之相。無相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