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和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效果比较

关节镜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和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效果比较

ID:5992046

大小:3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30

关节镜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和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效果比较_第1页
关节镜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和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效果比较_第2页
关节镜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和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效果比较_第3页
关节镜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和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效果比较_第4页
关节镜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和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效果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节镜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和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效果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节镜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和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与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损伤关节专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的3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前15例患者采用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ST/G),为ST/G组;后15例患者采用4股半腱肌单独重建(ST),为ST组。术后1年评价其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屈膝力量(Biodex肌力训练评测系统)和稳

2、定性(移植物直径、KT-1000、拉克曼征及轴移试验)。结果5例ST组患者因肌腱长度不足剔除,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ST/G组移植物的直径显著小于ST组[(7.5±1.0)mm比(8.7±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s和180°/s角速度下的峰力矩和各个膝关节屈曲度下的力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薄肌移植并不会明显影响术后屈膝力量及膝关节功能。基于手术技术要求及患者条件所限,更倾向于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关键词]半腱肌-股薄肌联合重建;半腱

3、肌重建;膝前交叉韧带[中图分类号]R6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1673-7210(2013)10(c)-0075-04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使患者可以重新做旋转运动,同时无明显的再断裂风险。文献报道骨-髌腱-骨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生物力学强度优于腘绳肌重建[1],故部分学者认为骨-髌腱-骨方式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金标准”[2]。但由于骨-髌腱-骨重建术后的并发症很多[3],因此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ST/G)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腘绳肌移植的最大影响就是屈

4、膝力量减弱[4-5],这就导致了是否需要移植股薄肌的争论。一些学者认为股薄肌在高度屈曲膝关节时起重要作用[6],另外,在单独半腱肌移植后,股薄肌可发生代偿性肥大,可以部分抵消因半腱肌移植而导致的屈膝力量减弱[7],故只移植半腱肌可以防止屈膝力量减弱,而也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半腱肌单独移植相比,同时进行半腱肌-股薄肌联合移植在屈膝力量上没有显著差异[8-9]。理论上,4股半腱肌重建(ST)由于具有更大的移植物直径和更好的生物刚度,可以提供更好的膝稳定性[1],而其最显著的缺点是与骨隧道相比,长度可

5、能不够[10]。11为了验证股薄肌是否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屈膝力量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纳入2007年1月~2012年1月的30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并对其进行了随访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运动损伤关节专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30例患者(30膝)为受试对象,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前15例患者为ST/G组,后15例患者为ST组。本次研究通过了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伤

6、侧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1.2诊断标准①症状:有外伤史;伤后膝关节肿胀,后可消退;走路打软腿,自觉行走不稳;②体征:拉克曼征(+),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膝关节穿刺液为血性,符合其中一项或几项;③MRI显示为前交叉韧带断裂或部分断裂;以上指标以MRI诊断为准。1.3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两侧膝关节均无受伤病史;③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能完成随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1.4排除标准11①两侧膝关节曾有受伤病史;②关节软骨损伤程度超

7、过NoyesⅡA度[11];③半月板损伤需同时修复;④病程超过1年;⑤同时合并踝或髋关节病变;⑥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1.5手术方法1.5.1移植物获取取胫骨结节内侧3~4cm长斜切口,显露鹅足,寻找半腱肌4~5个的分散止点,ST组用取腱器套取半腱肌,向近端均匀滑行,同时向远端牵拉,取出半腱肌,测量其长度,ST组长度需>26cm,ST/G组同时套取半腱肌和股薄肌,同法取出。助手清理残端肌肉,ST组半腱肌两端编织缝合,将肌腱对折两次后,于第1次对折处同样行两束编织缝合;ST/G同样在两束肌腱两端

8、行编织缝合,取两束四股。两组采取同样的预牵张措施,15~20N力在预牵张器上进行15min的预牵张。1.5.2手术流程胫骨导向器定位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处,保留残端,注意导针以与胫骨平台成45°角打入导针,根据已取肌腱的直径选取比其小1mm的空心钻钻通胫骨隧道。股骨隧道采用“经胫骨技术”(transtibial11technique),但在准备胫骨隧道前就已确定了股骨隧道的进针点,以更接近解剖重建。常规骨隧道准备完毕后,测量隧道长度,选取合适长度的Endobutton钢板。ST组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