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负重超等长训练动作下肢各关节角冲量和做功研究

不同负重超等长训练动作下肢各关节角冲量和做功研究

ID:5985098

大小:3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30

不同负重超等长训练动作下肢各关节角冲量和做功研究_第1页
不同负重超等长训练动作下肢各关节角冲量和做功研究_第2页
不同负重超等长训练动作下肢各关节角冲量和做功研究_第3页
不同负重超等长训练动作下肢各关节角冲量和做功研究_第4页
不同负重超等长训练动作下肢各关节角冲量和做功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负重超等长训练动作下肢各关节角冲量和做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负重超等长训练动作下肢各关节角冲量和做功研究  摘要:目的:测试不同负重超等长训练髋、膝、踝关节角冲量及做功,分析负重对下肢各关节角冲量及关节做功贡献度的影响。方法:对16名健康男性篮球运动员进行不同负重下肢超等长训练,采用VICON和三维测力台采集每个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经逆向动力学方法计算下肢净关节力矩,并由此推导下肢各关节角冲量及做功。结果:离心阶段下肢各关节角冲量与负重均呈正相关;向心阶段髋关节角冲量与负重正相关,膝、踝关节角冲量与负重不相关。无负重及小强度负重超等长训练动作膝关节贡献度最大;大强度负重时髋关节贡献度最大。结论:下肢三个关节中

2、髋关节肌受负重影响最大,是大强度超等长训练的主要目标肌。膝关节肌是无负重及小强度超等长训练的主要目标肌。实践中应根据下肢各关节贡献度确定目标肌,采取相应强度的超等长训练。关键词:负重;超等长训练;关节角冲量;关节做功;关节贡献度中图分类号:G8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2-0059-05作者单位:1.13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治疗技术教研室,河北沧州061001;2.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上海200438定量的分析下肢多关节运动动力学的方法可测量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计算出下肢净关节力矩(netjointmomen

3、t,NJM)、关节角冲量、关节功率、关节做功等变量并进行比较。为了明确下肢单个关节动力学在整个下肢伸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将下肢各关节做功之和看作下肢做功,求出各关节做功与下肢做功的比值,便可得出下肢各关节贡献度[1-2]。这种方法被广泛的用于跳跃、蹲、行走、速滑等运动的研究中[3~5]。上述研究都是在动作条件恒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实际上同一目标动作可以在位移、运动速度、外部阻力等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完成。例如不同高度跳深(落地速度发生变化)膝关节峰值NJM与下落高度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6]。不同负重上台阶动作髋、膝、踝关节角冲量均与外部阻力呈正相关[7]。Fl

4、angan[2]在其报导中观察到不同负重蹲起动作下肢伸展的向心阶段,髋关节做功对下肢做功具有最大贡献度,与外部负重线性相关,而膝、踝关节贡献度较小且不随负重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可见一种运动的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时,关节动力学随之产生相应改变。原地垂直纵跳(countermovement13jump,CMJ)是常用的下肢超等长训练方法,加载不同负重,即CMJ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时下肢关节动力学是否随之改变,相关报导较少。故本研究采用不同负重作为外部条件变量,以CMJ作为基本动作,对受试者进行下肢超等长训练,观察CMJ动作从开始至脚尖离地动作周期过程中髋、膝、踝关节NJM

5、、关节功率、垂直地面反作用力(vertiaclgroundreactionforce,VGRF)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负重CMJ离心及向心阶段髋、膝、踝关节角冲量与负重的相关性;计算髋、膝、踝关节做功对下肢做功的贡献度,比较不同负重对各关节贡献度的影响。为不同负重超等长训练的实践应用提供较为科学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受试者为16名男性篮球运动员。运动年限为5年以上,无下肢关节肌肉损伤史。年龄、身高、体重分别为:(17.25±1.04)y、(192.25±5.22)cm、(89.92±8.77)kg。1.2仪器设备训练设备为负重超等长

6、训练器。运动学数据使用VICON(英国,WORKSTAION5.1)采集,采样频率为12013Hz。8个红外摄像头感应标记点位于左侧髂结节、髂前上棘、大转子、膝关节内上髁、膝关节外上髁、内踝、外踝、第一跖指关节、第五跖指关节、脚尖的MARK标记。动力学数据由KISTLER三维测力台(瑞士,9287B)与运动学数据同步采集,采样频率为1200Hz。1.3测试方法及数据分析首先测量每个受试者下肢的一次最大重复(onerepetitionmaximum,1RM)值,即能够一次成功推举的最大重量:要求受试者估测自己做颈后负重深蹲(膝关节约90°,双脚与肩同宽,杠铃杆中

7、点处加海绵包裹置于颈后)只能完成一次完全站立所举起的杠铃重量,测试过程中可选择自己习惯的下肢动作策略(即髋、膝、踝三个关节屈曲角度的不同结合方式)。正式测试前受试者做2~3组、每组8~10次低于10%1RM估测值负重的CMJ进行热身,之后分别以1RM估测值的10%~90%为负重试举,每种负重试举一次,随后调整负重直到受试者不能完全站立为止,将能够成功举起的最大杠铃重量记录为1RM。一周后返回实验室,肩扛杠铃,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于测力台,分别以0%、10%、20%、30%、40%、50%、60%1RM杠铃作为不同负重条件,听到口令后下蹲至膝关节约90°位置时快速尽

8、力向上跳起完成CMJ,每个动作重复3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