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术中对策

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术中对策

ID:15194431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术中对策_第1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术中对策_第2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术中对策_第3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术中对策_第4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术中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术中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术中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双下肢不等长的术中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7年12月357例全髋置换患者,男性149例,女性208例;年龄27~82岁,平均71.3岁。病因:股骨颈骨折114例,骨性关节炎172例,强直性脊柱炎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应用仰卧位,术前麻醉后摆放体位前后、术中直接触摸测量、对比双侧髂前上棘至髌骨上缘距离的方法,结合术中缝线标记、假体预安装后牵拉肢体、调节关节松紧等方法进行反复综合测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绝对差值为:95%的病例小于10mm,4.5%在10~15mm,

2、0.5%大于15mm。[结论]仰卧位下,术前、术中双下肢骨性标志的直接测量,简便、直观、科学、可靠,结合其他的辅助检测方法和手术者的实践经验,可有效的预防双下肢不等长。【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双下肢不等长;仰卧位;测量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手术适应证的扩展,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同时也带来手术并发症的增加。目前较为突出的是:手术后患者双下肢的不等长,其导致患者的满意度下降,甚至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如何控制手术侧的肢体长短,是当前骨科医生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本科自2005年3月~2007年12月对357例全髋置换患者精心手术,取得较满意疗效。6  1资料和方法  1.1

3、本组357例,男性149例,女性208例;年龄27~82岁,平均71.3岁。发病原因:股骨颈骨折114例,骨性关节炎172例,强直性脊柱炎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  1.2所有患者术前摄双侧髋关节前后位片,以双侧坐骨结节最低点水平连线为基准,分别测量双侧小粗隆与该水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结合比例尺折算并记录相对差值作参考。  1.3患者均采用全身或半身麻醉,仰卧位手术。麻醉成功后、摆放手术体位前,将患者髂前上棘置于同一垂直平面,选择双下肢一个术中容易对比观察的参照点,通常是双侧髌骨的上缘或下缘,自然并膝伸直位直接测量双下肢绝对不等长的差值,记录。摆放手术体位后:仰卧位时患

4、侧略垫高,保持两侧髂前上棘于同一垂直平面固定后,再次测量双下肢不等长的差值并记录。比较两者的相对误差。例如:患者为单侧先髋,摆放手术体位前其双下肢绝对差值为2cm,仰卧位固定后,患侧因相对抬高、肢体可能会进一步“缩短”,其双下肢直接测量的差值为3cm,因此该患者的相对误差值为1cm。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应最多延长患肢2cm,即术中完成假体安装时,仍应保留约1cm(3cm减2cm)的相对误差值,患肢仍应相对短缩1cm,这一点,术者在手术开始前应做到“心中有数”。6  1.4手术过程中,作者通常采用改良Hardinge切口,在剖开臀中肌前中下1/3时,于肌止点切缘对应处缝线标记,待

5、假体试模安装完毕,自然状态下测量切口两侧缝线的相对位移,作为判明肢体长短的辅助参考指标。另外,术者在安装髋臼假体时,应结合术前X线片,对假体置放的深浅、俯倾角的大小,及其可能带来的肢体长短变化要有充分考虑,相对应的安放股骨柄假体时,在保证柄的规格匹配前提下,以股骨头的中心与大粗隆的顶点在同一水平线为基准,参考髋臼的相对位置,选择相应长短的球头假体,试复位,并测试牵拉患肢,调节关节的松紧适宜,参照上述方法来综合调整双下肢的长短。  2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结合双髋前后位X线并直接测量双下肢的长短,双下肢不等长绝对差值为:95%的病例小于10mm,4.5%在10~15mm,0.5%

6、大于15mm。  3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绝大多数肢体是不等长的,绝对等长罕见。Turula等[1]认为下肢不等长在10mm以内一般不会引起临床症状,也不会引起髋关节肌力的明显改变,而下肢不等长超过106mm的患者因代偿性的骨盆倾斜脊柱侧弯易导致腰背痛等并发症[2],且术后患肢延长比短缩更为常见,这与术者担心术后关节脱位有关。而肢体延长后使偏心距增大,导致软组织的张力和关节的压力增加,患者关节功能受限并加快假体的磨损,最终缩短假体的使用寿命,临床上患者不满意率较高,甚至引发医患纠纷。  作者知道人工关节是医生参照患者的骨性标志,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及术者的经验来进行安装的。具

7、体影响术后肢体长度的因素为:髋臼安放的深浅、股骨柄打入的深度、球头假体的颈长等。最终肢体长短的误差应是上述因素的综合结果[3],如髋臼安装过深、偏高,对应的股骨假体打入时宜偏浅,以此来平衡患肢的长短,反之亦然,而球头的颈长仅作为微小调节,这与手术医师的经验关系密切。6  依照上述理念,作者采用了仰卧位[4],术前、术中直接触摸测量,对比双侧髂前上棘至髌骨上缘的距离,该方法简便、实用,可靠性高,重复性强。首先,术前患者麻醉后,自然仰卧、保持双侧髂前上棘在同一垂直平面,直接测量双侧髂前上棘到双侧髌骨上缘的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