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01067
大小:1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03
《部编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零点五分》公开课教学设计(两课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零点五分》教学设计设计思路:《零点五分》是本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准备运用1个课时对课文进行讲解。本文内容贴近生活,文字通俗易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3个生字,可以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思考的意识。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一提起分数,大家是不是就“几家欢喜几家愁”了呢?大家不
2、用紧张啊,今天我们不测验。虽说分数不一定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但小小的零点五分却能反映出不同人对不同事物的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教材中的一篇略读课文《零点五分》。既然是略读课文,想一想,我们以前都是怎样处理略读课文的?(读课文导读,按照导读告诉我们的步骤和方法来学习)下面我们就来读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二、阅读课文,梳理文脉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不熟悉的字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刚才读了课文,现在老师要看看书上的生词你们自学得怎样:搔伶俐骄傲自大同学们,你们明白这几个字词的意思吗?谁有疑问?请同学们快快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位置,读一读,想一想,联系句子
3、和上下文理解理解。为了0.5分去找老师论理,老师不觉得你骄傲自大才怪呢!骄傲自大:指盛气凌人,过分抬高自己。回顾单元学习内容,明确略读课文学习方法,便于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先认准字形,为后面的朗读做铺垫;同时发挥学生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子勇搔了搔头发:“妈妈说的有道理。”搔:用手指甲轻刮。子勇的口齿伶俐起来,话又多又快。伶俐:聪明;灵活。3.说得真好,同学们自主识字的能力真棒!只要我们认真细心地读书,就会有所收获。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你们的自学成果。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先小组内交流,然后说给同学听。妈妈鼓励子
4、勇去找吴老师交流关于“零点五分”的想法,并经过与吴老师的交流,子勇找回了“零点五分”。同学们概括得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理一理文章的思路。4.理清文章思路。请几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为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我们发现这篇文章的段落有点多,全文共十七个自然段,有的段落只有一句话,很是不好理清文章的脉络。后来呀,老师读了好多遍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给文章划分段落,文中有个最明显的时间标志,看谁眼睛最亮,帮我找出来。第二天……对了,同学们的大眼睛都这么雪亮,把文章先分成这样的两大块就容易多了,最后一自然段,我们是不是也要单独列为一段啊?因为它讲的是什么?采取合作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
5、,启发学生自主对课文进行研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及合作学习精神。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以学生自由读文、浏览读文、默读课文三个层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重点,让学生在每次阅读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对了,这最后一整段都是子勇的心理活动。现在文章的脉络已经理清楚了,那我们先来看看子勇第一天经历的事情。我请两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位扮演子勇,一位扮演妈妈,我来读旁白。其他同学要在心里给两位同学评分,看谁表演得最好,最符合人物性格。我们这两位同学简直可以去当小演员了,把人物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在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妈妈鼓励子勇去找老师,有几点理由?
6、请大家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我。有两点理由:第一,把自己真实想法告诉老师,或许能了解老师的想法;第二,去找老师,是考验一下自己的勇气。接下来,我们再请两位同学吧,把“第二天”发生的事情朗读一下。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可见课前预习得很全面。那么大家思考:第二天子勇去找老师了吗?发生了什么事情?子勇刚刚鼓起勇气要去找老师“论理”,吴老师却主动找到子勇,表示同意子勇的看法,并给他加上了0.5分。在第二部分一开始,子勇同学心里的两个“小人”就开始打架:说?不说?说吧,怕老师说自己骄傲;不说吧,又的确显得自己没有勇气。同学们,如果你是子勇,你会怎么做呢?通过总结各段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了较为全面
7、深入的理解,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五分钟后,我们来小小辩论一下,开始准备。跟老师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我们说还是不说?辩论结束,哇,我们两方的军团辩论得相当激烈啊,你们个个能言善辩、表现出色,老师都自惭形秽了。同学们,通过辩论,我们知道:当跟老师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一定要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老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你们说是不是?最后一段,老师来读。大家想一想,通过全文阅读,你能体会子勇的心理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