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考研微生物的生长ppt课件.ppt

微生物考研微生物的生长ppt课件.ppt

ID:59471108

大小:1.25 MB

页数:88页

时间:2020-09-14

微生物考研微生物的生长ppt课件.ppt_第1页
微生物考研微生物的生长ppt课件.ppt_第2页
微生物考研微生物的生长ppt课件.ppt_第3页
微生物考研微生物的生长ppt课件.ppt_第4页
微生物考研微生物的生长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考研微生物的生长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3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1、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式。2、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3、物理、化学手段用于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及原理。重点: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难点:如何利用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的对数生长期来计算细菌的代时和代数。第一节微生物生长的测定第二节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第三节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概念(与动植物生长概念的差别)微生物生长的常规测定方法(原理和操作)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标准生长曲线)及控制技术(连续培养的概念与方法)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方法/原理)√√√二.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

2、三.以生物量为指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一.微生物生长概述要求: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概念及常规测定方法(原理和操作)第一节微生物生长的测定生长growth:有机体的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表现为细胞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积加大。繁殖reproduction由于细胞分裂而引起的个体数目的增加。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生长往往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多细胞微生物(如某些霉菌)细胞数目的增加(菌丝细胞的不断延长或分裂)如不伴随着个体数目的增加,只能叫生长。只有通过形成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使得个体数目增加的过程才叫做繁殖。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条件适合时,生长与繁殖始终是交替进行的。从生长到繁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

3、程,这个过程就是发育development。一.微生物生长概述微生物在自然界总是混杂地生活在一起,要想研究某一种微生物,必须把研究对象从混杂群体中分离出来。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稀释倒平板法pourplatemethod涂布平板法spreadplatemethod平板划线分离法streakplatemethod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单细胞(单孢子)分离法纯培养技术纯培养(pureculture)——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1、稀释倒平板法2、涂布平板法操作较麻烦,对好氧菌、热敏感菌效果不好!使用较多的常规方法,但有时涂布不均匀!3、平板划线分离法(S

4、treakPlate)特点:快速、方便。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连续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小的样品)4、选择培养分离抑制大多数其它微生物的生长,使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更快,数量上升直接挑取待分离的微生物的菌落获得纯培养。为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某种微生物,可以根据该微生物的特点,包括营养、生理、生长条件等,采用选择培养的方法进行分离。*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直接分离*富集培养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根据所要分离的菌种的特性选用培养基:①分离真菌用马丁氏培养基,pH偏酸;分离放线菌用高氏1号,pH中性偏碱。②根据不同菌对化学试剂的敏感性:分离放线菌,培养基中加10%酚,抑制细菌、真菌;从土壤中

5、分离真菌,加链霉素,抑制细菌生长。③根据分离对象的营养特征:分离能发酵纤维素的菌株,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分离固氮菌,用无氮培养基。5、单细胞(单孢子)分离法采用显微分离法在显微镜下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毛细管法:用毛细管提取微生物个体,适于较大微生物显微操作仪:用显微针、钩、环等挑取单个细胞或孢子小液滴法:将经过适当稀释后的样品制成小液滴,在显微镜下选取只含一个细胞的液滴来进行纯培养物的分离。第一节微生物生长的测定二.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1、培养平板计数法2、膜过滤培养法3、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三.以生物量为指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1、比浊

6、法2、重量法3、生理指标法在微生物学中提到的“生长”,一般均指群体生长。1、培养平板计数法二.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测定微生物的活菌数viablecount稀释平板测数法diluteplatecount以CFU(colonyformingunits)表示稀释培养测数法(又称最大概率法,MPNmostprobablenumber)(参见实验教材)2、膜过滤培养法测定含菌较少的空气和水中的微生物数目水中的细菌总数:124个/100ml将定量的样品通过滤膜过滤,菌体被阻留在滤膜上,取下滤膜进行培养,然后计算菌落数,可求出样品中所含菌数。菌数低的样品(如水)→膜过滤→培养→菌落计数(二

7、)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3、显微镜直接计数法采用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数量进行直接计数(计算一定容积里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三.以生物量为指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1、比浊法在一定范围内,菌悬液中的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数越多,光密度越大。因此,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菌悬液的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