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ppt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ppt

ID:58981229

大小:51.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9-27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ppt_第1页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ppt_第2页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ppt_第3页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ppt_第4页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段兆兵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章绪论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理论体系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高等教育的概念一、对高等教育的不同界定“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学的核心概念。由于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各国的具体情况也有差异,它的形成在不断变化,职能在不断丰富,因此,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学者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二、高等教育的内涵(一)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即按专业类别培养人才的活动(三)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与职业性教育的有

2、机结合的教育高等教育概念可定义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第二节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一个人如果不理解过去不同时代和地点存在过的不同的大学概念,他就不能真正理解现代大学。”因此,有必要回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审视其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归纳其最基本的特征。一、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一)古代的“高等教育”古代西方的“高等教育”发源于古希腊雅典,发展于“亚历山大大学”,终结于“罗马大学”,总体上可视为西方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古代的“高等教育”的特点1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高等教育”的中心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过

3、程中。2具有“官办”、“私办”或“官私合办”多种形式,但以官方的资助和支持兴办为主。3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比较注重道德与论理教育。4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灵活,交流、启发、互动的论辩是常用的方法。5学术研究和教学育才结合得比较紧密。(二)欧洲中世纪的高等教育代表性的大学主要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萨勒诺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此后,西欧许多国家又纷纷成立了一些大学。较著名的有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学,葡萄牙的里斯本大学等。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特征第一,已初具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学习、研究高深学问,围绕学科、专业来组织教育活动。第二,大学拥有自治权。第三,大学是具有“国

4、际性”的学术机构。第四,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授予相应的学历或资格证书。这是现代大学学科划分和学位制度的最初起源。第五,中世纪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学,高等教育(HigherEducation)概念可以直接用“大学教育”(UniversityEducation)来指代。(三)近代高等教育法、英、德是“早发型”的,俄、美、日是“后发型”的;法、英、德是“源”,俄、美、日是“流”。近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区分开来并衔接起来2、学校、学科、课程的设置反映工业化和地方工商业发展的要求3、在各大学尚有不同程度自治的前提下,国家开始对大学加大干预力度4、大学的职能进一步扩展

5、,如何正确处理科学研究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关系问题,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洪堡的大学精神以洪堡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19世纪初期成为德国大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洪堡近代大学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认为新大学的本质是“客观的学问与主观的教育相结合”。大学应该保证学生通过探索纯粹的客观学问来获得教养。第二,大学理应保持“孤独与自由”的原则。第三,在新型大学中必须将教学与科学研究统一起来。1809年,按照洪堡办学理念创立了柏林大学。(四)二战后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大发展、大调整,由注重发展数量逐步过渡到注重提高质量2、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3、高等教

6、育结构更加合理,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4、出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和“学生消费者至上”的现象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一)古代的“高等教育”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大体上经历了萌芽(夏商周)、形成(春秋战国)、建制(两汉)、发展(唐宋)、衰落(元明清)等几个阶段。不同时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商代和周代教授贵族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即所谓“六艺”的教育,并出现了“上庠”、“右学”、“避雍”、“泮宫”等具有高深学问传授功能的机构,它们与执政的官府相混,是一种政教难分的学习场所。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是一种“官学”。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礼崩乐坏”,“官学”也渐废弛,于是出现儒、墨、道、法等诸子

7、百家学术争鸣、百家齐放的局面。“私学”盛极一时。如孔子。战国时,设于齐国都城临淄稷门的“稷下学宫”,齐国的官学,有数千学生。教师政治地位高,生活待遇优厚,兼容并包,来去自由。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不少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如孟子、荀子等,在这里传道、解惑,并展开争鸣,自由辩论。汉代公元前124年,设立太学。太学学员被称为“博士弟子员”,老师被尊称为“博士”;入学年龄不限;他们均出身于皇室或贵胄家庭,前途都是做官,故初建时只有博士弟子员50人,到后来竟增加到数万人。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