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六年级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六年级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docx

ID:58723989

大小:114.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0-0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六年级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docx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六年级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docx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六年级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docx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六年级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docx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六年级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六年级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_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第_1章(单元)节2课时课题正负数的表示设计者刘俊俏第1页共6页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2.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数学思考:1.初步形成数感。2.发展和合情推理能力。3.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问题解决:1.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2.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他

2、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用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丰富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负数是小学阶段数学新增加的内容,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知

3、识与技能: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借助数轴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第2页共6页认识数轴、0。重点认识数轴、0。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具准备二次备怎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家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借助ppt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提出问题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二、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三、自

4、主探索,合作探究(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第3页共6页(5)引导学生观察数轴: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

5、5和-1.5处,应如何运动?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4122.50.51.52.填空。52(1)在直线上,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它们都比0(小);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它们都比0(大)。(2)在带有正负数的直线上,-1在-8的(右)边。(3)一条鲸鱼现在的位置是-200m,若它再下潜50m,则此时所在的位置是(-250m),再往上游100m,则此时的位置是(-150m)。五

6、、课堂总结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2.任何一个正数、0、负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一个点表示,直线上的点和数是一一对应的。在直线上,通常所有负数都在0的左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右边。第4页共6页六、布置作业请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第2题。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七、教学板书第2课时正、负数的表示上面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教学反思第5页共6页识别二维码免费加入荣德基官方VIP教师群我们免费为您提供以下服务:1,【点拨微课+家校联动辅

7、导助手】,线上授课、课后作业、课前预习学习利器2,【电子书+可下载PDF电子书版本】,荣德基教辅免费使用,打印出来使用更方便3,【典中点、点拨训练习题课件】,一线名师倾力打造,老师留作业首选4,各种免费领纸质书活动:教师免费领样书、好学生免费领《点拨》、教师子弟免费领《点拨》、医护子女免费领书等等第6页共6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