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视角下文本意义的增值研究—以影视片名翻译为例-论文.pdf

解构主义视角下文本意义的增值研究—以影视片名翻译为例-论文.pdf

ID:58307324

大小:294.6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2

解构主义视角下文本意义的增值研究—以影视片名翻译为例-论文.pdf_第1页
解构主义视角下文本意义的增值研究—以影视片名翻译为例-论文.pdf_第2页
解构主义视角下文本意义的增值研究—以影视片名翻译为例-论文.pdf_第3页
解构主义视角下文本意义的增值研究—以影视片名翻译为例-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构主义视角下文本意义的增值研究—以影视片名翻译为例-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1卷第2期浙江传媒学院学报Vo1.21N0.22014年4月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ofMediaandCommunicationsApril2014解构主义视角下文本意义的增值研究——以影视片名翻译为例黄晓琴摘要: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打破了传统的意义解读模式,认为一切符号意义是在一个巨大的网络中被暂时确定,在不断地区分和延搁中出现新的意义,文本意义永远具有不确定性。影视翻译文本更具“开放性”和“异质性”,特别是在片名翻译中意义增值绝非伴生现象,而是译者为了达到传播效果而进行的主观创造。为了更加符合译语受众的审美要求、情感认知和文化认同,影视翻

2、译在坚持情感共鸣、文化接近、信息减损三大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了意义增值。关键词:德里达;影视翻译;意义增值作者简介:黄晓琴,女,副教授,硕士。(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552(2014)02-0103一O4在文学阐释和翻译研究中主要有两大分歧。一是认为文本意义就是作者的原创动机和意向,翻译就是对这种动机和意向的还原;另一种观点认为文本具有动态属性,意义具有不确定性,不断更新和延宕,翻译是一个多方合作、互动的解释过程,具有创造意义。意义问题是翻译的核心问题。如何追溯作者的原意,把握意义的客观性,实现

3、意义重构成了翻译的最高追求,同时也成为极大的困惑。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不管信息输出和接受的环境有何不同,翻译始终都是一种符号转换和意义再生的过程。无论是意义层面,还是形式层面,单纯的“忠实”,甚至“等值”的标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莱布尼茨曾说过:“我不相信世界上存有一种语言,它可以用同样的力度和对等词汇来翻译其他语言。”⋯随着跨文化传播发展势头日益迅猛,当下的影视翻译已经成为实用翻译的一大主流。但是影视翻译的研究还是基本停留在技巧和策略讨论的层面,没有从根本上去探讨运用这些技巧和策略的内在因素。本文试图从解构主义的分析视角出发,分析文本阐释的特征,探讨影视翻译的意义增值

4、现象。一、解构视角下的文本意义及其翻译长期以来,传统语言观认为语言是存于自然的,每个词语与物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语言符号和语言的意义也是一一对应,文本存在一个客观的、确定的意义,人们可以透过语言,其意义一目了然。基于这样的语言观,翻译的主要任务是“从语义到文本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研究也自然而然地把对“意义”的诠释基于“原著中心论”之上,预设了一个完美的、理解的、意义对等的信息传递范式。语言具有透明性,文本中的意义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作者和译者之间、原文和译文之间存在着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翻译是对原语文本的追溯、理解和复制,在这个过程中应不造

5、成信息流失。翻译的任务无非是重构原文的意义并使其在译文中得以再现。索绪尔的符号理论认为,外界事物的一切都具有“能指”和“所指”两重意义。语言是符号系统,“能指”和“所指”构成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是形成语言意义的重要概念。不同的语言符号的指称对象相同,也就是说事物的“能指”即“所指”时,其意义也就对应。但是,“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完全是人为的、随意的、约定俗成的。索绪尔的理论为语言的动态研究奠定了基础,使得语言研104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第21卷究突破言语表达的静态规约意义,发展到了对文本的动态意义的解读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解构主义思想为主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文本研究和

6、意义观打破了传统的意义解读模式,文本的封闭性、意义的规约性和单一性观点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对文本和意义的动态解读。其中,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为文本解读和意义探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解构主义认为文本意义不是建立在一种恒定和稳固的结构基础上,文本解读要打破文本的既定结构和认知范式,使文本结构无序化;打破一个特定模式的文本意义解读权威中心,使文本意义“边缘化”。因为在解构主义者眼里,不存在所谓的语词和本源的恒定意义,一切符号意义是在一个巨大的网络中被暂时确定,而不断地在区分和延搁中出现新的意义。一旦结构被打破,系统被瓦解,整体被破碎,一个文本就可以在延搁中诞生出无尽的意义。德里达认为,

7、“在文本里,能指不断激增,意义不断延搁,永远没有最终的界线,文本必然是一种运动中的、能指不断增值的文本,而不是也不可能是结构主义心目中的那种固定、封闭的文本。这样,文本视为一种增值力、生产力:它在活动和动作、生产和转换。”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通过“意义链”来代替“结构”,所有的“所指”都是“能指”无限区分的结果,意义是一条无限延伸的能指链,这种“意义链”是无限制的,非目的性的。文本通过“互文性”形成一种阐释的循环。因此,文本意义永远具有不确定性,对文本的解读也永远充满期待和想象。近年来,尽管翻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