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谈楞次定律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方法 ——谈楞次定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电场和磁场是统一的电磁场的两个方面,高中教材已在前面分别研究了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性质,并学习了“电生磁”的现象与规律,初步认识了电磁之间的联系,电磁感应则在另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电磁现象的联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的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发展,又是后面学习“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等内容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在电学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电磁感应一章主要从两方面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通过实验研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遵循的普遍规律——法拉第电磁感应
2、定律,探索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由于楞次定律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学生理解楞次定律有较大的难度,所以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由于楞次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所以教材把楞次定律的内容放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之后,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和学生难以理解表述比较抽象的楞次定律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方法,经历探究过程,总结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楞次定律,并对定律内容有初步理解。并且在探究楞次定律后通过
3、应用楞次定律进行有关判断,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楞次定律,掌握应用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顺利突破这一难点。 二、教学方法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探究既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探究能力是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
4、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提高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对楞次定律的要求是: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根据这一要求,为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楞次定律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循着前人研究的思路来重新“发现”这一规律,在重新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动手实践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与媒体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楞次定律的内容。理解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能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楞次定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
5、、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运用实验、类比、比较及科学假说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楞次定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探究楞次定律的过程及楞次定律的含义。教学难点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及楞次定律的应用。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一年多高中物理的学习,已具有了比较高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归纳、概括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方法运用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所遵循的规
6、律。教具和媒体原、副线圈,电流表,磁铁,电池,开关,导线等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程序(一)提出问题 让学生连接好如图1所示的电路,然后将磁铁N极插入线圈、拔出线圈,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再将磁铁S极插入线圈、拔出线圈,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学生观察到:将磁铁N极插入线圈、拔出线圈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同;分别将磁铁N极和S极插入线圈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也不同,等等。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针对感应电流的方向提出问题,然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那些因素有关?怎样
7、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说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发现问题源于对现象的认真观察,提出问题则源于对新现象的质疑。(二)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想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并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出跟感应电流方向有关的因素可能有两个:磁通量的变化及原磁场方向。教学设计说明:通过提出猜想的过程,一是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判断、合理的推测并提出假说的能力,这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步骤。二是通过猜想,为下一步的研究确定
8、方向,克服了研究的盲目性。假设与猜想的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提出假定、猜测,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做出的假定、猜测作初步的分析和逻辑证明,形成假设与猜想。提出假定、猜测的过程是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过程,该阶段的思维常常是非逻辑性的、发散性的。而对假定、猜测作初步的分析和逻辑证明的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