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学习.doc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学习.doc

ID:57648233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30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学习.doc_第1页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学习.doc_第2页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学习.doc_第3页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学习.doc_第4页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学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学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生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参与者、合作者、交流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树立主体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提供多种多样的探索机会,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现将谈谈自己在新课标中实施的几点做法。一、合理构建合作小组,让学生自己发现合作学习的重要而有效的形式是“学习互助小组”。小组成员的搭配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合作小组通常在四至六人之间为宜。我在深入了解全班学生学习的情况之后,根据接受知识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将

2、学生大体分为“快而准”、“快而不准”、“慢而准”、“慢而不准”四种类型。在组建学习小组时都有四种类型的学生,同时兼顾不同性别和不同性格,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学困生的知识得到帮助,实现互助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当然,也根据合作目的及具体情况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合作小组,如同桌两人、前后四人等合作形式,在合作参与中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发现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例如,我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让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并让他们说出与“1÷2”相等的算式,从中选出“1÷2=2÷4=3÷6”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1÷2=2

3、÷4=3÷6”改用分数表示,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看,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没有变?从右往左看呢?联想“商不变的性质”,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发现分数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质?这时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先是同桌小声地互相说,后来声音有小变大,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在引导学生举例验证的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追问:“这个结论中的‘相同的数’是不是什么数都行呢?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发现,若分子、分母都乘以零,分子、分母都会变成零,而零不能做分母;若分子分母都除以零,就违背了零不能做除数的规定。所以,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一

4、定要补充“零除外”的规定。二、确立小组合作机制,让学生自己尝试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所以确立合作机制,调整合作体系显的尤为重要。小组内设的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代表等角色。合作前进行分工,合作中各负其责且灵活互补,使他们都能在合作中担当起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到群体合作的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供给每个合作小组一套特别的画圆工具:一个图钉、一条线、一个铅笔头,让学生

5、自己想办法画圆。由于用这套工具画图看似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一个人难以完成,即便是合作,在操作过程中也还有许多小技巧,稍有不慎,就难以画出一个理想的圆。因此,在画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互相配合,积极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深刻地体会了画圆时各元素的作用。为深入研究圆心、半径、直径,积累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的能力。三、及时把握合作时机,让学生自己创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数学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创设人人参与的环境,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善问知识的欲望,给予人人成功

6、的机会,使学生在老师的导学点拨下自觉、刻苦的学习,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自由选择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唤起他们的创新意识。这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学生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都最好及时地安排小组合作。例如:在一次练习中,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按规律填数:2、3、5、()、()。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比一比,看哪一组想出的办法最多。这时,学生以合作信息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他们在充分讨论,有效合作的基础上跃跃欲试,积极思考一

7、共想出了四种答案:(1)2、3、5、(7)、(11)(2)2、3、5、(8)、(12)(3)2、3、5、(8)、(13)(4)2、3、5、(9)、(17)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一般会填第(1)、(2)两种。(1)因为2、3、5均为质数,故下面两个数依次为7和11;(2)因为2+1=3,3+2=5,所以后两个数是5+3=8、8+4=12中的“8和“12”。而(3)、(4)两种填法在以往的数学中很难看到。(3)因为2+3=5(第三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