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460116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22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4《图形的放大和缩小》(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5页的内容,完成随后的“练一练”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每生准备直尺,铅笔,师准备课件、课堂
2、作图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张照片,大家想不想看?出示图片一:因为图片很小,学生无法看清。问:看到什么?提问:怎么样才能看清楚些呢?(生答“放大”)2、初步感知“形状不变”。出示放大后的三张图片:老师经过处理,将原来的照片放大了三张,大家看看,看到这三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自由发言:图1只放大了长,宽没变,照片的形状变了。图2长没变,宽放大了,照片的形状改变了。图3的长放大了,宽也放大了,形状和原来的照片最像。师:看来,图形的放大也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规律
3、。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究――图形按比放大与缩小。1、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图形按比放大”。师:我们先研究图形放大的规律。出示放大后与放大前两张照片图。师:为了便于大家集中注意力研究图形放大的规律,我将这两张照片画面隐去。现在是两个……?(长方形)课件: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发现?(先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学生回答预设:(1)关于“2倍”。学生回答出“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2倍”,教师应及时引导:像这样“2倍”的关系还有吗?(放大后长方形的宽是原来长方形宽的2倍)并要求学生将两句话整合说完整。(2)关于“2:1”。学生回答出“放大后的长
4、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长的比是2:1,放大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宽的比也是2:1”。师指出: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对应边长的比是2:1。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解释认为比较重要的词句。(3)将“2:1”与“比值2”联系。提问:2:1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前项表示什么?后项表示什么?)“比值等于2”表示什么意思?(放大2倍)在前两者回答基础上揭示完整的表述语句:“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2、研究“放大的比”的特征。(1)如果把原来的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这里的3:1表示什么?如果把原来的长方形按
5、5:1的比放大,这里的5:1表示什么?(2)学生举例:你能举出一些“表示图形放大”的比吗?(3)这些比有什么特点?(比的前项比后项大,比值大于1。)(4)如果把图形按这样的比变化,是把图形怎样变化?(放大)你是怎么想的?比的前项表示变化后的图形,比的后项表示原来的图形。小结:像这些前项比后项大,比值大于1的比,都表示图形的放大。3、研究“缩小的比”的特征。过渡语: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放大的规律,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把一个长方形按1:2的比变化?你能想到什么?(是把图形缩小)问:如果把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长方形的几分之几?长和宽
6、各是多少厘米?学生举例:你能举出一些“表示图形缩小”的比吗?问:这些比有什么特点?(比的前项比后项小,比值小于1。)你是怎么想的?比的前项表示变化后的图形,比的后项表示原来的图形。4、对比表示图形放大的比与缩小的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原来图形的边长份数看作后项,放大或缩小后图形的边长份数看作前项;不同点:按比放大的前项大于后项,按比缩小的前项小于后项。)追问:如果将一个长方形按“1:1”操作,它表示什么意思?(即不放大也不缩小)三、初步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进行操作。过渡语:刚才,我们研究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规律,下面我
7、们动手来操作画一画,或许还会有新的发现。1、练一练(1)学生拿出课堂检测单,课件同步呈现。(2)在检测单独立完成操作,并在组内交流。(3)小组长汇报交流。小结:画图时,先要把放大后的长和宽各是几格算好,然后再绘图,最后别忘了标上有关数据,这其实也是在检验自己画得是否符合要求。2、画出放大后图形1:3的比缩小后的图形。小组交流汇报。师:观察每道题的三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大小变了,但形状没有变。)四、全课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六、板书设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