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026810
大小:15.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7-31
《辩论通识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问题1、怎么样才能够突破跟提升呢?(就是要借鉴和吸纳别的学科的东西,就需要站在人类的整体跟宏观的思维把握才能够突破呀!)2、现代社会是不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与学科的交叉地带?是不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与学科的空白地带呢?这就是通才的创新。3、请问能做黑客的人,是不是说明他专业教育的成功?4、为什么那么多黑客制作病毒盗取你的银行卡密码等违法犯罪的行为?5、毕业找工作,想要脱颖而出,就需要怎么做?(同时李开复认为专业和成绩不能决定一切,要对一切融会贯通,懂得创新的综合性全方位人才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人才。)6、有一句话叫做:综合就是创新,交叉就是创新,渗透就是创新。请问对方辩友,你认为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何而来的呢?7、所谓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我们多一个选择多一个机会,难道不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吗?8、我们说今天社会讲创新那些新到底出现在哪里?是出现在那些跨学科,跨领域的地方,那么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您的专才是怎么个跨法!能不能跨好呢?9、现代社会分工是细化了,但是分工的细化,是不是突出了整合性的要求?这不仅是系统能告诉我们的,也是辩证法告诉我们的,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专才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的?10、不同学科相互交叉、沟通、融合、综合的地方。那么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们是不是要比那些窄口径的专才们更具有实现创新的能力呢?11、我想请问对方辩友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社会变动性是一个最大的特点。请问对方辩友专才如何适应?通古今之变,识天下之计。今天的热门产品,从iPod到Xbox,没有一个不是跨领域合成的结晶。通识教育是潜移默化影响的,不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挤总是会有的*跨领域融合者:重要的不是深度的解析,而是跨领域的合成这个时候不同分工之间是不是需要有沟通?不同学科之间是不是需要有融合呢?那么具有广阔知识平台、丰富知识储备的通才和只具有单项技能、单项知识的专才相比,谁更能在不同分工之间实现沟通?谁更能在不同学科之间完全融合?是通我记得江泽民在“七.一”讲话时说: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第一、对方辩友老跟我说“专门专门专门”我就很奇怪了,我今天专门是来辩论的,对方辩友告诉我说:“你专门辩论的专才!”我明天专门回去读书,对方辩友说了:“你专门读书的专才!”我明天专门去吃饭,对方辩友说:“你!专门吃饭的专才!”这是怎么回事呢?假如我是通才,我跟你合作,我能够了解你的知识,我能够更理解呢,难道我不能跟你更好地沟通?难道我们不能更好地把工作做好吗?通才具有整体性宏观性思维,才能够合作得更好呀!我终于明白对方辩友为什么认为通才不需要了,因为他认为,通才根本就实现不了,通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要把国图所有的书都看完,才叫一个通才。那我们今天的通才教育岂不是最大的悲哀?没有广泛的基础,就建不起高楼,即使建起来的高楼也有可能是危楼。对方辩友老说:多学一门东西不叫同通,叫专!那我就搞不懂了,如果说我方一辩喜欢一个女孩子,你说他专。他喜欢两个女孩子,你又说他专,他喜欢100个是不是还是专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