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探究型教学设计.doc

《草原》探究型教学设计.doc

ID:56307786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1

《草原》探究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草原》探究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草原》探究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草原》探究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草原》探究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Miniquest设计模板《草原》探究型教学设计版本:苏教版适用年级:六年级所属学科:语文 教者:杨红霞情境

2、任务

3、成果

4、资源

5、评估情境:播放录像,把学生带入大草原绮丽的风光中: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正悠闲地吃草、散步;小丘线条柔和、颜色碧绿。远处的小河像一条明晃晃的长带迂回曲折……面对如此美景,岂有不爱之理?(这样,用音乐、图像渲染的情境,带给学生的是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入其境,爱其美”,在感到喜悦、快乐的同时,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任务: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

6、、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4、背诵一、二自然段。过程:1、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文要学会的生字新词,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和展示学习情况。2、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反馈如何解决。3、教师引导疏理问题的脉络,以提供多媒体展示。(显示草原的美以及草原人民的热情。)4、多媒体展示:

7、草原美景、草原人迎客、草原人好客、草原人送客,感悟文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学生先说说自己收集的图片)5、师生互动,梳理文章的写作方法,多媒体显示。6、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的段落,并说说喜欢的原因。(交流、展示、激励)7、自我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背诵第一、二自然段,比一比。8、展示自己写的表达对草原热爱的习作。成果:1、利用多媒体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特殊功能,可一下子把“草原风情”——草原上的精华景点场面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农村的孩子绝大多数没见过草原,因此教学时,我采用多媒体

8、教学。2、上课的过程中,我努力让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通过自己投入地诵读,让孩子们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感受课文中作者描述的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借助音乐,以及与文字内容相符的美丽的草原图片,学生走进语言文字里了,就如身临其境一般来到了草原,和作者在交流感受着草原的无限秀美。3、通过学生的朗读并结合图片让学生感悟、理解。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语言文字”产生了自己的读书见解,对草原的景美、作者的语言美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学生经历了这一读书过程,心中自然产生了诸多感受,再安排配乐吟诵这个环节,学生

9、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朗读出来,用有声语言再现美,表达美。多媒体的应用,减少了繁琐而徒劳无功的讲解,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资源:多媒体教室、教科书、参考书、课件ppt、投影搜索引擎:百度搜索草原的资料和图片评估:评价项目权重评价内容和评价价值分工协作10分优秀(8-10分)良好(6-8分)须努力(6分以下)小组成员有明确分工,任务分配合理,有小组分工职责明细单。小组成员有较明确分工,任务分配较合理,有小组分工职责明细单。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任务分配不合理,无小组分工职责明细单。信息来源20分能

10、使用适当的搜索引擎,从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并合理地选择信息、使用信息。能从网络、书籍中获得信息,并较合理地选择信息、使用信息。能从网络和其他渠道获得信息,但信息选择不正确,信息使用不恰当。信息加工30分准确合理地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能合理地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不能准确合理地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 成果要求30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一、二自然段,流利说出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通过语言、环境的描写,表达自己对草原的热爱。能熟练地背诵第一、二自然段,能较流利说出对“蒙汉情深

11、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能用一定的描写方法写写自己对草原的热爱。基本能背诵,不能说出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在写文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对草原的热爱。总结结论10分能够完整、清晰、全面、正确地向全班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较完整、清晰、全面、正确地向全班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能较完整、清晰、全面、正确地向全班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注:80-100为优秀60-79为良好60分以下为须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