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30606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0
《浅谈生本教学下的小组合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生本教学下的小组合作浅谈生本教学下的小组合作浅谈生本教学下的小组合作浅谈生本教学下的小组合作一、分组刚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除了期末数卷上的分数,我对他们一无所知,为了让各个小组的水平相当,在向一年级老师了解了学生的大体情况后,我又经过一个星期的留心观察,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第一次分组。为了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四人是一个整体,也为了吸引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兴趣,我先让小组成员自己协商,为本组起一个喜欢的组名,并且要说出取这个名字的意义。说实话,对于说组名意义这一点,我并不抱太大希
2、望,毕竟孩子的理解认知能力有限。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许多小组的组名不仅好听,而且也非常有意义。如旋风小队,他们的寓意是学习要有旋风般的速度;天天向上小队,他们的理解是每天都有进步;互相帮助小队,是希望自己的队员能互相帮助,表现出色……通过为小组取队名这个小小的活动,我发现学生们对这种学习方式很感兴趣,同时我也看到了蕴藏在孩子们身上的潜力,这让我对今后的学习活动充满了信心与期待。小组分完后,根据我的了解,我为每组指定了一名小组长,这个小组长并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但他一定是组织能力最强的,而且
3、还要稍稍有一些霸气的,因为我觉得早期的小组合作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制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就逐渐了解了哪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哪些学生爱表现自己,哪些学生不爱发言,性格内向,哪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随后,我又进行了第二次分组。这一次分组尽量让每个小组的水平与实力达到均衡。主要侧重的是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因为学习能力强的可以带领本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表达能力强的可以教会本组学生说完整且有条理的话。为了使小组成员更富有凝聚力,是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是小组的主人,我又让小组成员自己讨论做
4、了如下分工;合作学习时,组长负责分工,确定发言顺序。一名组员负责记录,一名组员负责控制本组学生交流的音量,以免出现乱哄哄的局面。一名组员负责整理,做总结性发言。当然,做总结性发言的可以是小组中的任何成员。除了上,在下各个组员也有不同的分工:有的负责本组同学的纪律,有的负责本组的卫生,有的负责本组同学间物品的摆放,有的负责收发本组的作业。尽量做到明确到个人,让小组中的每个孩子都有事做。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不稳定性,他有可能一段时间在学习状态,也有可能一段时间不在学习状态,这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
5、行调整。二、培养小组长小组长在整个小组团队起着核心作用。负责本班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在小组交流时安排好谁先发言,谁后发言。遇到意见分歧时,及时组织本组学生讨论,达到意见的统一。小组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组员都有当上小组长的机会。只要在堂上表现积极主动,都会成为小组长。这样既激发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又调动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我也时常对小组长进行一定的培训,指导他们如何组织好本小组学生的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对工作、对本组同学的责任心。三、运行小组小组组建好后,我着手把重点放在了小组合作的
6、运行上。通过几次上,我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当我布置好本堂的教学任务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时,学生的反应不能让我满意:有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高谈阔论,谈笑风生,说了许多偏离教学内容的话;有的学生讨论时与本组同学发生争执;还有的小组只是成了性格外向,学习好的学生的独角戏……表面上学生簇拥在一起,气氛高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被调动起了,学生似乎成了堂的主人,但收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发现诸多问题后,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虽然孩子
7、们很喜欢这种学习形式,但他们并不清楚该怎么合作,怎么交流,怎么倾听,怎么展示,怎么表达。这就需要我们慢慢地引导,耐心的指导。于是我选了一个小组,让他们在我的指导下我全班学生做小组合作学习的示范。抓住小孩子模仿能力强的这一特点,让他们边看边学习。我先让小组长分好工,确定好交流的顺序。组内开始交流时,我会让学生说上“我觉得”“我认为”之类模式的话,而且告诉他们说话时要语速适中,音量适中,要说完整的话。交流时,我让每位组员认真听,明白表达的意思。如果谁有问题,可以在交流结束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有意
8、见分歧,组长要负责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可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再解决不了,可向老师寻求帮助。通过这样的训练,他们逐渐掌握了这种合作学习形式,每个小组都知道怎样进行交流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每个小组基本会交流了。四、评价激励小组评价和激励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主动性。根据我班的特点,我采用了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范围很广,既有针对上的评价,也有针对下的评价,既有针对学生在校内表现的评价,也有学生在校外表现的评价,既有智力因素的评价,也有非智力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