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080787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9
《我最欣赏一堂课------享受其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最欣赏一堂课享受其中——执教《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几点思考《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卖木雕的少年》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中国曾向非洲国家进行过很多援助,宏观上讲,这篇课文表现了中非人民的友谊。关于本课的设计,有几点思考:一、注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学习方法。1.渗透解词方法。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
2、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学中,我老师重视词语教学,注意渗透解词方法。比如,教学“构思新奇”一词,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爱不释手”,让学生懂得通过语素分析,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2.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对文本的理解,拓宽文本视野。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这和本课的背景有关,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20世纪60、70年代援助过非洲,给非洲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学生并不知道这一历史背景,我能在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有关
3、中国和非洲密切交往的资料,并告诉他们搜集和文章相关的资料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课文,强调这一方法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性。3.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情感。例如,在体会“我”的遗憾时,能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能体现“我”遗憾的句子。在品读句子的同时,抓住“构思新奇”、“爱不释手”、“语无伦次”等词语,体会木雕的精美,“我”很喜欢却不能带走时的遗憾心情,为少年真诚的赠送木雕埋下伏笔,作好铺垫。4.教给发散思维方法,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少年想什么,想象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想象,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5.读写结合。“阅读是为了更好的写作。”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
4、,体会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通过补白想象,揣摩少年的内心,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更好地刻画少年的品质。在感情朗读对话的基础上,学生的内心已经有了丰富的语言,再让他们写几句话夸夸这个黑人少年,让读写更紧密地结合起来。⒍特殊作业纸的设计。在作业纸中,我设计了拓展阅读和小练笔的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非洲,进行更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有限的课堂引向无限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去。二、组织学习,教给方法我执教的《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中的重点目标是:“通过抓住人物描写的语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该教材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我们来找出描写
5、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我在执教此课时,没有让学生仅仅抓住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语句,而是要求学生找出描写少年的语句,这里还包括描写少年的神态、外貌等语句。特别是本篇课文中描写少年的神态有“遗憾”一词,该语句是理解本篇课文的难点。我觉得,这样处理教材,更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描写语句的体会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中,在学习第5-9自然段时,进行了说话的训练,引导学生读文时思考:“此时此刻,文中的‘我’在想什么?卖木雕的少年在想什么?”教给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即透过人物的言行等描写的语句,走进其内心世界,真正读好、读懂文章的内容。在学习第11-
6、15自然段时,进行了写话的训练,表达出“远远地望见‘我’时,少年兴奋起来,心想:。”“终于将小象墩送到‘我’手里时,少年心想:。”“看到‘我’掏出钱包要付钱时,少年心想:。”借此练习,读写结合,读文与掌握读书方法结合,写写少年送象墩时的内心世界。为了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引导学生可以将语句的练习选其中一个写一写。课堂上,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一些学生可以完成两个甚至三个语句的填写。课后的作业其中有一项我推荐学生阅读两篇课外短文,仍然让学生用在课堂上习得的读书方法阅读,即边读边体会人物当时会想些什么,进而真正读懂文章的内容。这样,一堂课,由课上的读书活动,到课后的拓展延伸,用同样的读书方法
7、一以贯之,让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三、辅助手段,促进研读本课的学习,背景资料的引入很有必要。学生理解这个故事背景有一定难度,如果不知道背景资料,很难真正读懂课文内容,自然读不懂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注意在恰当的时候引出了课文描写的故事背后的一些资料,用时不多,效果突出。在读第5-9自然段,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时,学生认为少年当时的内心想法是为了卖出木雕、为了赚到钱,因为他们从课文中描写少年语言的语句中读出来的。显然,学生在不知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